雖然是空的,也就與衆不同了,與衆不同的商品總是受人歡迎的。
這樣,老巴奪的卷煙事業就飛快地發展起來了。
從隻雇傭七八個中國工人的小作坊(謝萬春就是這時來的),很快就發展成為七八十人的小工廠,産品銷路也沖出了哈爾濱市區的範圍,從滿洲裡直至奉天、大連都有人抽老巴奪的大白杆了。
老巴奪的雄心一天比一天大,他把工廠搬到比道外整潔的道裡中國十二道街。
他蓋起了新廠房,從英國買進了電動的切煙機(裝煙還是用人工),工人從七八十人又發展到四五百人。
财富使老巴奪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殘忍。
他數着一萬想兩萬,數着兩萬想四萬,他的工廠本可以用飛快發展來形容了,但他還嫌慢,他恨不得一下就變成一個大型的煙草托拉斯,和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煙草公司_英美煙草公司相競争。
他拼命地蓋廠房,添機器。
道裡的廠址他嫌小,又搬到南崗山街@。
無限的擴展和幾次的折騰,使他的财政收支失去了平衡,他的現金都用沒了,連買原料的錢都成問題了。
怎麼辦呢?隻有在另一種商品——工人身上打主意了。
他想方設法延長工人的勞動時間,壓低工人的工資,把發放工資的時間從月初延遲到月末。
如果說他在開小作坊的時候還能和工人握手的話,這時他手裡拿的卻是敲骨吸髓的棍棒了。
物極必反,不平則鳴,工人們起來鬥争了。
開始是自發的,零星的,此起彼伏的。
可是很快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産黨把鬥争的旗幟舉起來了,使自發的零星的鬥争成為有組織的、統一的、大規模的鬥争。
很快就發展成為全體總罷工,老巴奪卷煙廠停産了。
在這場鬥争中謝萬春始終和工人弟兄站在一起,沖鋒陷陣。
開始,老巴奪還想利用他們間的特殊關系争取他、軟化他,甚至收買他。
但謝萬春是生根在工人之中的,是和群衆血肉相連的。
他不但嚴詞拒絕了老巴奪,還當衆揭露了他。
謝萬春很快就成了群衆的領頭人。
當工廠因為罷工而停産以後,老巴奪找到了謝萬春,憤恨地說:“當初你救了我的命,現在你又要掐死我,恩仇兩頂,我和你從此一刀兩斷!”
謝萬春說:“當初我不是為了救你一個猶太人,現在我也不打算掐死你這個老已奪,我和你沒有個人恩仇。
我隻是要你不把我們中國工人當成機器!用我們的口号來說:我們要生存的權利!”
“等着吧,明天我就給你!”
第二天,工廠大門口貼出了一張開除工人的告示,在一長串人名中第一名就是謝萬春。
但是這張告示等于一張廢紙,因為财源枯竭的老巴奪,已經沒有力量再使機器轉動起來了。
他出這張告示隻是為了洩憤而已。
老巴奪猶如一條病魚,正在他翻騰掙紮的時候,一條大魚遊過來了,大嘴一張,滋溜一聲,老巴奪被吞進去了。
這條大魚就是英美煙草公司。
英美煙草公司是英、美兩國資本家合辦的煙草托拉斯,總公司設在倫敦,子公司分工廠和銷售機關遍布世界各地,中國的分總公司設在上海。
青島、天津等地都有分号。
他們對突然崛起的老巴奪煙廠早已注意上了。
正當他們對老巴奪那咄咄逼人之勢感到威脅的時候,老巴奪忽然在工潮的聲浪中停産了。
細一打探,原來他錢光脈斷,隻剩下一個空殼。
于是他們就乘虛而入,經過一段緊張的談判,老巴奪原有的工廠、機器等折價四十萬元,英美公司投入現金六十萬元,按四六分成。
為照顧老巴奪的面子,老巴奪的廠名仍舊保留,但前面要加上英商二字,這樣全名就成為“英商老巴奪父子煙草有限公司”。
所以又添上父子二字,是因為談判一完,老老已奪就上巴西治内傷去了,把兒子小老巴奪留下了。
挂上新牌子的煙草公司為籠絡工人,不但撤回了老老巴奪開除工人的告示,還答應了工人的起碼要求。
工人們複工了,謝萬春也又進了煙廠,在激烈的鬥争中他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在風雨飄搖中一直于到現在。
現在他和他的老伴謝大嫂——當年的遲素芬,頭發都花白了,可是精力還很旺盛,他們覺得越活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