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

首頁
    了方宇。

    他現在在滬江紗廠裡工作好像忽然增加了一股不可估量的動力,推動他積極工作。

    最近一陣子,他在考慮薪水以外的收入怎樣安排:做幾套漂亮西裝吧,穿出去怕惹人刺眼;買點美鈔存起來呢,現在買進和将來賣出都有些困難,如今外鈔不能在市面上流通;日用品呢,倒容易買進賣出,隻是沒有多大的油水,甚至一進一出還得貼補一點;考慮來考慮去,沒有個好主意。

    解放以前,國民黨反動派漫無限制地發行鈔票給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他無論如何不能讓鈔票在家裡過夜,最後他買了幾兩黃金才算解決。

    他剛才對管秀芬說自己積極是為了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稅收,内心感到慚愧。

     湯阿英沒有發現方宇臉色的變化,她很高興聽到方宇能夠說出這樣的話,點了點頭,對管秀芬說: “方駐廠員蠻不錯啊!” “那當然,”管秀芬望着方宇把一大堆的棉紗包打完印,轉過身來打他背後靠倉庫大門右邊那一堆,說,“現在是人民政府的駐廠員啦,不好好工作,小組要批評哩。

    ” 方宇見湯阿英管秀芬她們在恭維他,越發顯得謙虛,彎了彎腰,對她們說: “現在工作和從前當然不同啦,過去舊政府,我們做起事來,老實講,是磨洋工:簽個到,吃些早點,看份報紙,喝喝濃茶,聊點閑天,就差不多快下班哪。

    現在嗎,一是一,二是二,不敢含糊。

    不過,和老區來的人一比,我們這些留用人員還談不到哩。

    ” 管秀芬識破他謙虛語句裡隐隐含着自滿的情緒,有意刺他一句: “我看你已經不錯啦!” “差的遠哩,差的遠哩。

    ” “嘴上别謙虛啦!”管秀芬又刺他一句。

     方宇的臉紅紅的,順着一堆棉紗包走過去打印。

     棧務主任馬得财也感到方宇的變化,說: “方駐廠員可積極哪,簡直是變得像兩個人啦,特别是最近,有啥事體找到他,沒有一個不答應的。

    ” “上海解放了,有共産黨和毛主席的領導,和過去不同啦。

    ”湯阿英感動地說。

     “在新社會裡誰都得變,哪個也要進步,不進步,大家會推着你走的。

    ”管秀芬瞅着方駐廠員的背影說。

     一輛大卡車已經裝滿了紗包,堆得高高的,向大門外開去;另一輛大卡車又停到倉庫門口,搭上跳闆,運輸工人把打了稅務局的印子的棉紗一件件往車上運,嘴裡發出勞動的歌聲:咳喲咳啊,咳喲咳啊…… “對啊,”馬得财對管秀芬說,“就連我這匹老馬也得變啊。

    ” 方駐廠員從那頭又順着打過來,舉起紫藍色的右手: “老馬說的對,在新社會裡誰都要變,”他望了管秀芬一眼,說,“你不能拿舊眼光看我,我們留用人員也要進步哩。

    ” “進步當然好,誰還會反對你進步不成!” 管秀芬還過去一句話,堵住了方宇的嘴。

    他啞口無言。

     鐘珮文走過倉庫門口,一眼叫馬得财看見,他高聲說道: “鐘珮文同志,新社會大家都進步,你給我們編個歌子,好不好?” 鐘珮文站了下來。

    管秀芬告訴他剛才談話的情形。

    他把頭一搖,說: “我不會。

    ” “滬江紗廠的作家,”方宇笑着說,“别客氣。

    ” “别開玩笑了,誰是作家?”鐘珮文一聽到别人說他是作家臉就紅,心裡卻很高興:真的能當上個作家那才好哩。

    “誰是作家?我們的鐘珮文同志。

    ”方宇把語調放得很慢,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念的,“我昨天還在黑闆報上看到你寫的工人積極生産的文章哩。

    ” “那算不上作品。

    ” “可是我們還寫不出來哩。

    ” “隻要學着寫,誰都可以寫。

    ” “不,你有寫作的天才,你将來一定是個大作家。

    ” 管秀芬指着方宇對鐘珮文說: “文教委員,方宇成了一個算命先生了,他能算出你的未來。

    你得好好謝謝他。

    方宇今天加班加點,工作可積極哩,你倒是給他編個歌子,教大家唱唱。

    ” 方宇叫管秀芬點破,有點不好意思,連忙謙虛地說: “我這塊材料不值得編歌子,要編,還是請我們文教委員編個工人的歌子。

    ” “啥歌子我也不會編,”鐘珮文還是有點不好意思聽人家的奉承話,他想起早一會湯阿英向餘靜介紹譚招弟到滬江來做臨時工的事,便說:“你還不快點回去通知譚招弟去,阿英,遲了,廠方也許不要了。

    ” “你不說,我倒忘了。

    我還要到郵局寄錢哩。

    ” 湯阿英拔起腳來走了。

     管秀芬問湯阿英: “你給誰寄錢?” “我家裡,梅村鎮,發了工資,該昨天寄的,今天再不寄去,爹在鄉下要着急了。

    ” “那快去吧。

    ” “是呀!”湯阿英加快了步子,匆匆忙忙走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