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緊張的都記不住兩分鐘接了多少頭,連我叫她,她都聽不見哩。
考上接頭工,她早上班,晚下班,為了練好技術,抓緊時間,還經常把紗帶回去練。
有段時間練掐頭,紗條把她的手指頭都勒出了紅殷殷的一道血,還是堅持練,才練出一手硬功夫。
你的手藝不錯,不也是在實踐中磨練出來的嗎?”
郭彩娣回想當初自己也不會接頭,也是一天天苦練出來的。
她的氣消了一半,但湯阿英還是和她不同,有組織上的培養和支持。
她說:
“這個問題,你說的有道理,我自己也有點體會。
”
秦媽媽知道她關心另一個問題。
她接着告訴郭彩娣:
“組織上确實在培養湯阿英……”
郭彩娣沒等秦媽媽說下去,以為這個問題道理在她一邊了,秦媽媽親口承認了。
她插上去說:
“我早就看出來了。
”
正在郭彩娣得意的時刻,秦媽媽卻說:
“組織上也在培養你……”
郭彩娣眼睛睜得大大的,露出驚詫的光芒:
“也培養我?”
“當然也培養你。
你在政治上很進步,在生産上又是能手。
群衆對你的印象很好,你和群衆的關系也不錯,黨支部早就培養你了。
張小玲為啥經常找你談心呢?是黨支部給她的任務,幫助你,培養你。
黨支部讨論阿英入黨的會議,為啥請你列席呢?這也是培養你。
這次測定試驗,選你和阿英參加,也是在生産上培養提高你們兩人的能力啊!”
“哦,”郭彩娣恍然大悟,高興地說,“你不說,我還不曉得,以為黨支部隻是培養湯阿英一個人哩,差一點錯怪了人。
”
“廠裡的工人,黨支部和工會都在培養,不過對你和湯阿英她們是重點培養,成為典型,好帶動大家一道前進!”
“我明白了。
過去,我亂猜疑是錯誤的。
”
“你有意見說出來,很好;解釋清爽了,好辦事體。
”
“我走了。
”郭彩娣興奮地站了起來。
“在這裡吃了飯再走。
”
“不,我要早點回去休息,打算明天提前到廠裡去,做好測定試驗的準備工作。
”
經過一再的試驗,韓雲程收集到各方面的材料,在試驗室裡反複和郭鵬研究,他的臉上慢慢露出了笑容。
他準備再寫一個報告送給行政,同時也抄給工會。
還沒有等他起草,餘靜約了梅佐賢,一同來到了試驗室。
餘靜一直關心車間試驗的情況。
她親自下車間摸情況,聽反應。
她知道今天試驗結束了。
等不及韓雲程來彙報,和梅佐賢一道來找韓雲程了。
韓雲程手裡拿着記錄,見了餘靜和梅佐賢走進來,笑嘻嘻地迎上來說:
“你們兩位來了正好,不必等我把報告寫好,可以先談談。
”
“有點苗頭啦?”梅佐賢笑着問。
這兩天徐總經理在忙着歡迎民建中央大員,又去聽中央大員的勞資關系的報告,根本沒有時間問廠裡的事。
徐總經理不問,梅佐賢樂得清閑,何必自己找那些麻煩,為啥不享享福呢?他正想出去散散心,到啥地方輕松輕松,恰巧餘靜走了進來,約他一同上試驗室。
餘靜滿腦筋的總是工作呀,開會的,這個不懂得生活享受的怪人,忽然麻煩到他的頭上來了。
他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廠長嗎,怎麼可以不關心關心生産哩。
他見韓雲程那麼興緻勃勃,也顯出很關心的神情,輕松地這麼問了一下。
“苗頭?大有苗頭。
”
“韓工程師,”餘靜問,“試驗的結果怎麼樣?”
“我正要談這個。
從試驗的結果看,問題比較清楚了。
測定的結果表明,看五百錠斷頭率是一百三十根,看八百錠斷頭率是一百五十二,相差不大。
特别能說明問題的是湯阿英和郭彩娣兩個人的記錄。
湯阿英執行巡回五十三次,每落紗平均斷頭率是一百五十三根:郭彩娣執行巡回四十次,每落紗斷頭率是三百零五根,兩個人相差一百五十二根。
我們另外還做了一個試驗,把五十二号的紗車左車部的皮圈,皮輥的清潔工作做好;右車部不做,可以減少斷頭八根,以一千錠計算,每落紗斷頭率可以減少四十根。
”韓雲程一邊看記錄,一邊計算,說得趣味越來越濃,“因此說明看錠能力提高,對執行郝建秀工作方法不矛盾,相反的,掌握了工作法,像郝建秀這樣,卻是減少斷頭,少出白花,是生活做好的一個關鍵!”韓雲程一口氣說下來,最後才喘了口氣,興奮地問郭鵬,“你說,我這個分析對啵?”
“完全對。
”郭鵬看韓雲程說得頭頭是道,試驗做得件件如意,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溜溜的味道。
他看見梅佐賢坐在寫字台旁邊,扶着頭,聽得很出神的樣子,連忙誇耀地補了一句,“我們提出做這幾個試驗,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經過測定,果然是這樣。
”
“還來不及和郭主任仔細研究,現在他的看法和我一樣,關鍵的問題讓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