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

首頁
    兩次了,三十一條也看過多少遍了,可是沒有一個人會想到這一條注定了工商界的命運,要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哩!” 宋其文立刻把話收回來: “我不是說你要反對。

    ” “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還是造化,要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我們就完了。

    ” 柳惠光無事就蹲在利華藥房的樓上小心經營他的西藥業,史步雲和馬慕韓上了北京,他更少出來和工商界朋友碰頭。

    今天聽了馬慕韓的一席話,他忐忑不安,惦記利華的前途。

    聽到唐仲笙這麼一說,他的根根神經都緊張起來了。

    他問唐仲笙: “這是啥意思?” “周總理在總結裡不是說:過渡時期就是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各方面都要改造。

    可見得不單是我們資本主義工商業要改造,其他方面也要改造。

    ” “這麼說,我們是改造的對象,不是革命的對象了。

    ”江菊霞說。

     “江大姐說的一點也不錯。

    ”唐仲笙繼續發揮地的自以為是的見解,娓娓而談,“我們民族資産階級還是四大階級之一,是革命的動力之一,在民主革命中出過力量,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也有貢獻,不然,國旗上為什麼也有我們一顆星呢?” 馬慕韓給唐仲笙的話做了補充: “過渡時期的改造,還不是最後的改造,現在并不取消私人資本主義所有制,隻是節制資本,是不完全的資本主義,不讓它自己泛濫,投機倒把罷了。

    ” “社會主義改造實質上就是社會主義革命。

    ”馮永祥想到趙治國那封信後,到處奔走,把消息透露給幾個工商界上層代表人物,同時又四處探聽消息。

    他像是突然懸在半空中,頭不着天,腳不着地,深深感到無依無靠了。

    隻要民族資産階級存在一天,民族資産階級離不了他,有事要經過他和政府溝通。

    而政府也需要他反映一些工商界的思想情況,做一些說服一類的工作。

    民族資産階級不存在,他就失去了發展的前途。

    他衷心地希望社會主義遲一點到來,但社會主義卻像是海上的巨浪,從遠方滾滾而來。

    他感到個人的力量太單薄了,隻有民族資産階級團結起來,或許可以推遲滔天的巨浪遲一點慢一點到來。

    他說:“我們不能把問題看的太天真了。

    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是誰?當然是民族資産階級。

    動力是工人階級。

    既然要革民族資産階級的命,統一戰線裡當然沒有民族資産階級了,還講啥團結呢?” 潘信誠認為他認識馮永祥以來,這回算是講了一次正經話。

    他微微點了點頭。

    金懋廉也覺得馮永祥比唐仲笙究竟高明,看問題深刻的多了。

    他說: “這樣在道理上就說透徹了。

    ” 唐仲笙不以為然,他搖頭說: “問題還不是那麼簡單。

    統一戰線還是包括民族資産階級的,這次政協會議不是請工商界代表參加了嗎?不要忘記我們民族資産階級的代表還參加政府工作哩!周總理也說了:階級消滅,個人存在。

    雖然也可以說是革命,卻和一般革命又大不相同:所以叫做改造。

    ” 江菊霞說: “這是不流血的革命。

    ” 柳惠光聽到“革命”兩個字就有點膽顫心驚,他說:“不流血革命?我看是理發店刮臉,動不得,一動就流血。

     我們隻有服從,不能反對。

    ” 唐仲笙接上去說: “所以叫做和平過渡。

    ” “我們在北京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無痛分娩法。

    ”馬慕韓笑着說。

     “無痛分娩法?”潘信誠意味深長地微微笑了笑,說,“這名字叫得好稀奇!” 徐義德聽了馬慕韓和大家的談論,心漸漸安定一些了。

    他發覺那天約梅佐賢和家裡人一同商量布置,未免有點孟浪,沒有查一下共同綱領第三十一條,就輕舉妄動,弄得全家不安,幸好工商界的朋友不知道,特别是史步雲和馬慕韓他們及時回到上海,他設想去香港的事還沒有申請。

    不然的話,他就要贻笑于工商界和政府首長了。

    但是仍然要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卻是美中不足。

    他聽馬慕韓的口氣,察覺他非常得意上北京見了毛主席,有意無意之中在說服工商界。

    他的企業不是親手創造,不過托庇先人的餘蔭,自然沒啥痛惜,說不定還在中央首長面前打了包票,一心想做工商界帶頭的骨幹分子。

    他見潘信誠流露不滿意的情緒,便火上加油: “無痛分娩法嗎?恐怕隻是站在産婦旁邊的護士不痛,據我了解,沒有一個産婦分娩辰光不痛的。

    ” “痛不痛,問我們江大姐就知道了。

    ”馮永祥給唐仲笙一解釋,覺得自己說法太絕對了,站不住腳,正愁沒法岔開,徐義德的話給他一個機會脫開去。

     “我也不是産科醫生,我哪能曉得?” “在座隻有一個人有資格發言,你說,痛啵?” “阿永又拿我開玩笑了,在座許多老老,你不問,問到我頭上,真是奇怪。

    ” “老老各方面的經驗都比你豐富,但是,有一件事卻無論如何不能和你相比:老老沒有生過孩子。

    ” 大家哄堂大笑,連潘信誠聽後也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