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8

首頁
    韓兄現在的言行,确實要仔細考慮。

    ” “興盛不提合營的事,政府方面會不會有意見?”馬慕韓從北京回來,曾經找廠裡代理人座談了一次,希望代理人好好工作,給代理人“打”了一下“氣”,順便征詢對合營的意見。

    他想在企業内部統一認識,争取做公私合營的典型,準備在座談會上表示态度,提高自己的地位。

    他對中央首長鼓勵工商界不但要搞好企業,還要多多積累資金,希望私營企業“生兒子”①,這一點,他也感到很大的興趣。

    他考慮和史步雲合資開辦新廠,因為沒有和史步雲商量,就沒有和任何人提起。

    馮永祥這麼一說,他覺得馮永祥多事,使他為難。

    他反問道,“工商界進步分子怎麼當法?” -------- ①“生兒子”即私營企業增開新廠。

     “這個麼,”馮永祥搔着鬓角,一時回答不上來。

    他也反問道,“不提合營的事,就不能當進步分子嗎?老兄。

    ” “進步分子不能單憑說空話,總得有行動的表現啊!” “除了合營,就沒有别的行動表現嗎?” 馮永祥這麼一問,馬慕韓覺得面前的道路寬闊了,但有哪些路子呢?一時又看不清楚。

    他說: “我願意聽你的意見。

    ” “大力宣傳總路線,擁護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打通工商界的思想,加強民建在工商界的核心作用……工作有的是。

    這能說是不代表工商界嗎?這能說不是積極分子嗎?” “你的意思是原則贊成,具體不動。

    ” “話可以這麼說,也可以不那麼說。

    中共既然提出總路線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問題,工商界當然不能反對,何況你老兄是工商界的後起之秀,又是積極分子,又是領導人物,更不能反對!首先要帶頭擁護一番,合營的事,可以慢一步。

    所以,可以說原則贊成,具體不動。

    但是,宣傳,擁護,思想工作,核心作用,這些難道不是具體行動嗎?因此也不能說是原則贊成,具體不動。

    這叫做原則裡面有具體,具體裡面又有原則。

    該動則動,不該動不能輕舉妄動,要有個界限。

    ” “隻講空話,興盛不申請合營,政府是阿木林,看不出來嗎?” “你這話隻有一半對,而且隻是一小半,大半不對。

    不申請合營,政府當然了解。

    可是興盛申請合營,不比一般廠商,不僅在國内有影響,在國際上也有影響。

    外國不少人曉得中國有個馬慕韓,有些外賓到上海參觀訪問,不是要到你家裡來談談嗎?所以興盛合營不合營,還不能單憑你老兄的主觀願望,這一着棋子,要等政府走。

    政府從全局考慮,啥辰光該合營,自然會暗示你的。

    ” “政府真會這樣考慮嗎?”馬慕韓給馮永祥說得心動了,特别是最後那兩句,叫他捉摸不定。

    過去,要是政府有意見,馮永祥有時直截了當地告訴他。

    今天的口氣,有點像政府的意圖,又有點不像。

     馮永祥沒有正面回答馬慕韓的試探,模棱兩可地推到唐仲笙身上: “問仲笙兄就清楚了。

    ” 唐仲笙一向知道馮永祥和政府首長最接近的,從馮永祥嘴裡說出來話十之八九沒有錯。

    他不假思索地說: “祥兄的話,不會錯。

    ” “早合營遲合營,興盛的事倒好辦,就怕别人搶在興盛的前頭,那我臉上就沒光彩了。

    ”馬慕韓毫不隐蔽地說了出自肺腑的話。

     “這一點提的正确極了!”馮永祥眉宇間不禁流露出得意的神情,馬慕韓終于叫他說服了。

    他大聲地說,“慕韓兄真不愧是領袖人物,深謀遠慮,高瞻遠矚,胸襟開闊,思考周密。

    黨和政府方面,由我負責,那些大廠商申請合營,老實說,瞞不過馮某人。

    黨和政府的首長,有時還要征求征求鄙人的意見。

    工商界方面,仲笙兄是閣下的得力助手!” “有你們兩位幫忙,我就放心了。

    ” 馮永祥又推薦了兩位: “棉紡業方面,還有徐義德和江菊霞,可以給你通風報信。

    ” “這兩位嗎?”馬慕韓搖搖頭。

     “怎麼樣?他們兩位都是消息靈通人士,和棉紡業同仁聯系得很密切。

    在棉紡業你找不出比江菊霞消息更靈通的人士。

    ” “江菊霞倒不錯,就是徐義德這位仁兄有點靠不住。

    ”“昨天他的口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