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多好哩!”
“對啊!”鐘珮文點點頭,說,“我也覺得拿這些鈔票給資本家太便宜他們了。
”
譚招弟得到鐘珮文的支持,她的精神更抖擻了。
“私營廠是三隻輪盤拖隻老黃牛,國營廠是四隻輪盤一齊轉。
①把私營廠沒收了,改做國營廠,勞資關系沒有了,工人和國家的關系更密切了,腐蝕,破壞工人階級的人沒有了,也不用‘五反’了,集中力量來生産,工人便能發揮更大的積極性了。
管理制度也可以改進了,發展生産,增加産量,大家都可以買到又便宜又好的工業品,農民兄弟有了便宜的工業品,農業也可以發展了。
”
--------
①三隻輪盤指黨、工會和青年團;四隻輪盤指黨政工團;老黃牛指私方企業。
“照你這麼說,還可以鞏固工農聯盟哩!”湯阿英認為譚招弟把問題看的太簡單了。
“上海有多少工廠?有多少商店?你們曉得啵?”鐘珮文認為除了餘靜報告裡說的理由以外幹部可能也是個問題,便說,“上海私營工商業,大大小小有十六萬五千戶,全沒收了,國家一時哪裡有這許多的幹部管理?沒收了,沒有幹部管理,資本家一定不願意再管了,那不要亂了套嗎?”
“全國算起來,工商戶就更多了。
”湯阿英說。
“幹部?”譚招弟想這倒是一個問題,接着以為這也不是一個了不起的問題。
她說,“那麼,搞公私合營就不要幹部了嗎?國家要搞公私合營,一定要準備大批幹部,就像‘五反’那樣,派出一個一個檢查隊去。
把私營廠沒收了,讓那些準備搞合營的幹部來搞國營,幹部不是有了嗎?沒收了,國家還可以節省幹部哩!”
“還可以節省幹部?”趙得寶聽出了神。
“是呀,稅務局不用派駐廠員了,勞動局也不用管勞資糾紛了,統戰部不需要了。
楊部長可以當國營廠的廠長,那是刮刮叫的好幹部。
統戰部還有葉月芳她們,也是很有才學的幹部。
這不都是幹部嗎?國營廠培養幹部快,國棉一廠二廠,有的車間主任都當了廠長了。
過不了兩年,又可以培養出一大批幹部來。
幹部有的是呀!”譚招弟越說越有理。
“像秦媽媽這樣的老工人派出去也可以當個幹部哩!”
譚招弟從鐘珮文的話裡得到了啟示,說,“私營廠裡還有我們的人哩,有黨有工會,還有青年團啊!”
趙得寶搖搖頭說:
“私營廠有這些組織的隻是少數,大多數都沒有這些組織,别說黨和團啦,有的連工會的組織也不健全,有名無實。
”“為啥不快點發展?我們廠裡原來隻有幾個黨員,一發展,現在不是有好幾十個了嗎?團員更多,有二三百了。
”譚诏弟說。
“發展黨團員,不能出次品,要慢慢慎重選擇培養哩。
我們廠裡發展,不是一天兩天發展起來的,經過了五反和民改,快四年啦。
”
“隻要政府肯沒收,幹部有的是。
”譚招弟說,“要是不夠的話,我們工人也可以湊個數,黨要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一定聽黨的話。
”
“黨提出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你為啥不聽呢?”趙得寶笑着問。
譚招弟從耳根子一直熱到臉上,差點回答不上來,想起剛才說的話,又理直氣壯地說道:
“你不是要我們讨論的嗎?我們提個意見,給黨考慮考慮,要是黨決定了,我們一定做。
”
“過渡時期總路線就是黨中央和毛主席決定的。
”趙得寶說。
“這個我曉得,”譚招弟說,“我不過提提意見。
”
“我倒想起了一個辦法。
”鐘珮文看到車間那些記錄,有不少人要求沒收,還提出辦法。
他個人認為幹部問題解決了,就好辦了。
他說,“要是把上海十六萬五千戶私營工商業都沒收,幹部确實不好解決。
百人以上的大工廠,上海隻有幾千家,這些廠的生産任務是國家給的,生産計劃完成靠我們工人,先把這些廠沒收了,我看幹部資金都沒有問題。
”
“别的廠怎麼辦呢?”譚招弟問,她不滿足隻沒收大廠。
“一步一步地來吧。
”
“有些廠的老闆一定有意見。
”湯阿英了解中央政策沒有這樣規定,她認為這麼做不妥當,“為啥沒收這些廠,不沒收那些廠呢?”
“幹脆一塌刮子沒收,誰也沒有意見。
”譚招弟嫌分批沒收太慢了。
“全沒收,你當然沒有意見,廠也不是你的。
沒收百人以上的廠理由也不充分。
”湯阿英搖搖頭。
“那麼,你說呢?小鐘。
”譚招弟問。
“我想了幾條理由,不曉得對不對,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鐘珮文說到這裡看了趙得寶一眼,他沒有表情,在靜靜地聽他說話。
他大膽地說,“說的對,你們舉個手;說的不對,黑闆上的字,擦掉重來。
我再聽大家的意見……”
“别噜裡噜蘇的,快說吧。
”譚招弟有點不耐煩了。
“逐步沒收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