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個别敲門不是辦法,怎麼敲法也不了解。
”
--------
①坐飛機指公私合營,坐火車指并廠,乘輪船指聯營。
馬慕韓聽她的話,心裡冷了半截:小小江菊霞居然想和馬慕韓争奪領導,這一定是史步雲暗中支使的,否則她沒有這麼大的膽。
她伸出頭來也好,先聽大家的口風,他不忙開腔。
他睨視了潘宏福一眼,潘宏福坐在潘信誠的後面長靠椅上,今天顯得特别沉着,穩穩坐在那裡,不大說話。
“‘聯合國’路線,這個想法好。
’金懋廉說,“我們私營行莊也是全行業合營的,問題解決的徹底,對中小戶也有幫助。
我了解上海有些小廠,隻有一兩千錠子,單獨合營根本不夠條件,聯營倒是一個辦法。
慕韓兄究竟是領袖人物,氣派大,看的遠,想的周到。
中小戶聽到這個消息,一定很高興。
”
“那也不見得!”潘宏福在馬慕韓的盼望中開口了。
馮永祥向潘信誠探聽對聯營的意見,潘信誠沒有表示态度,說這是個新問題,腦筋裡從來沒有考慮過,要好好想想。
馮永祥走後,潘信誠對潘宏福說:馬慕韓要坐轎子,想叫别人擡他。
潘家坐慣轎子的,不是轎夫,從來不給人擡轎子的。
潘家企業要合營,到時機自己單獨會申請,不必勞馬慕韓的神。
今天來以前,潘信誠又再三囑咐兒子講話要小心,多聽少說,不要亂開口。
潘宏福遵守父命,心裡憋得實在慌的不行,忍不住說了一句。
他還想再說下去,潘信誠用胳臂碰了碰他。
他隻好把嘴緊緊閉上了。
潘信誠自己開口了:
“中小戶的情況恐怕還是德公熟悉,他在區裡經常和他們接近。
”
徐義德現在并不準備講話。
因為潘氏父子在座,對馬慕韓這個龐大的聯營計劃一定有意見的,他可以躲到第二線,冷眼看潘家和馬家的一場好戲。
潘信誠一點名,頓時把他推到最前線,無處躲避。
他想了想,說:
“中小戶的情況,多少了解一點,很不全面。
各廠情況不同,問題相當複雜。
永樂和聚豐合并以前,每廠一年賺二十億到三十億,合并以後,隻賺十八億。
為啥?福利工資向高的方面看齊,開銷反而比以前增加了。
大同紗廠高經理說:‘我們大同四個廠之間的關系也複雜,有些問題很難統一,私私合并的困難就可想象。
’高經理這段話很值得注意。
不過,我個人倒認為:中小廠雖說關系複雜,但是不能因噎廢食,有些困難,也不是不能解決,主要問題還在大戶。
上海私營廠靠近一百萬紗錠,集中在幾家大廠裡,中小戶數目不少,錠子有限,幾個大戶同意了,聯營的事就差不多了。
不知道我這點淺見對不對,請信老指教。
”
潘信誠微微笑了笑:
“怎麼要我指教?我整天蹲在家裡,外面的行情不熟,還是聽聽大家的意見吧。
”
柳惠光生怕得罪任何人,連忙聲明:
“隔行如隔山,我對棉紡業是門外漢,隻好聽你們的高見了。
”
他望着馬慕韓。
馬慕韓的眼睛不斷轉動,想摸潘信誠的底。
徐義德推到潘信誠身上,他以為可以看出苗頭來了,不料又被潘信誠輕輕推到大家身上了。
唐仲笙看出馬慕韓焦急的神情,他出來幫了一手:
“看上去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大戶的意見,一個是領導,是由同業公會統一領導好呢?還是成立增産節約委員會?特别是第一個問題解決了,全業聯營的事就差不多了。
我對棉紡業情形雖然不大了解,我倒贊成全業聯營的好,氣派大,造成聲勢,可以擴大影響。
”
“全業聯營的确是個好辦法,各廠之間,條件不同,關系自然複雜,籌備時間可以盡量拉長一點,”馮永祥大聲說道,“問題一個個解決,水到渠成,到火候再向政府提出合營,這樣順理成章。
問題是大戶,早兩天我曾經登門拜訪信老,談起這件事,不了解信老這兩天考慮的怎麼樣?”
潘信誠給馮永祥問得躲閃不開,而且把早兩天談的事也拉了出來,他沒法回避了:
“這的确是件大事,能夠辦起來當然不壞,這麼多的同業,聯合起來,恐怕不大容易,不妨向各方面多醞釀醞釀。
政府的态度還不大清楚,現在提出去全業合營,會不會引起政府誤解,也可以考慮考慮。
潘家企業合營是沒有問題的。
”
宋其文一聽潘信誠的口氣,深知弦不能拉的太緊,便站了起來,右手放在胸脯上,說:
“慕韓老弟建議很好,總算有點眉目了。
信老說的對,要多方面醞釀醞釀,辦事切忌草率。
企業聯營的事,我們機器業也可以醞釀醞釀。
隻要動起來,事情就好辦了。
棉紡業聯營的事,就算我們民建分會提出來的,請慕韓老弟和江大姐共同負責,你們贊成啦?”
大家都贊成。
馮永祥舉起兩隻手來,說:
“我雙手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