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首頁
    二月二十六日,上午,“道觀”。

     “你是說,你懷疑五鬥米教與這一次的細作事件有關系?” 馮膺拿着荀诩的報告,皺起眉頭表示自己的态度。

    荀诩答道:“是的,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五鬥米教曾經被曹魏情報部門當做秘密管道使用,沒有理由不認為他們會再利用一次。

    在第五和第六枚竹簡上您可以查到相關的背景資料。

    ” 馮膺陰沉着臉沒有回答,而是機械地翻開了第五枚竹簡。

     五鬥米教是當年張魯統治時候流行于漢中的宗教,教主張魯自稱為“師君”,教内中層管理人員稱為“祭酒”,而普通的信徒則稱為“鬼卒”。

    五鬥米教信徒遍及漢中全境,根深蒂固。

    張魯投降曹操遷居到關中以後,五鬥米教遭到了蜀國的嚴厲打擊,但卻頑強地在民間生存下來。

    漢中地區仍舊有許多信徒們搞地下集會,來遙拜已經被曹操封為阆中侯的張魯。

    等到張魯死後,他的兒子張富繼承了阆中侯的爵位,漢中的信徒們認為他是教宗的繼承人,轉奉他為新的師君。

     “目前張富就在洛陽居住,假如曹魏派細作前來的話,應該會打着他的旗号來換取信徒們的合作。

    ” 荀诩恭敬地把雙手垂在兩側,希望能換取這位主管的首肯。

    沒有他的批準,靖安司沒法采取大規模的行動。

     馮膺把竹簡擱到了案幾上。

    “這份報告我會考慮的,但現在我們恐怕更加需要的是審慎。

    ” “為什麼?”荀诩大聲問。

    馮膺不喜歡他這種直言不諱的态度。

    硬梆梆地回答:“你忘了嗎?上次勉縣隻是逮捕了一名涉嫌殺牛的五鬥米信徒,結果就導緻一個村的信徒圍攻縣尉。

    我軍在四月份就要對曹魏發動一次新的攻勢,一定要确保後方的穩定。

    ” 馮膺把“穩定”二字咬的很清晰,他可不希望現在出什麼大亂子。

     荀诩有些怒火中燒,他有些不客氣地說道:“我會很‘穩定’地去查五鬥米教,請您放心。

    ” “清查五鬥米教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

    比起這個未經确定的推測,設法保護好弩機技術的源頭才是更重要的吧?” 馮膺在手裡轉着毛筆,慢條斯理地回答,他見荀诩臉色不太好,又補充道:“你的建議我會提請丞相府審議的。

    牽涉到宗教事務,就不是我們司聞曹就能做主的了。

    ”說完随手把這份報告丢到了後面的竹簡堆裡。

     荀诩知道那意味着什麼,這份報告會被壓到汗牛充棟的竹簡之間,逐漸被人遺忘,直到幾百年後的某一天被人挖出來,到那時候無論是五鬥米教還是蜀國恐怕都已經滅亡很久了。

     他見無法說服馮膺,隻得憤憤地離開道觀。

    馮膺對他的排擠已經到了如此露骨的地步,這讓他異常憤怒。

    迎面狐忠走過來,他見荀诩氣色不好,過去打了個招呼。

    荀诩将報告的事說給他聽,狐忠聽罷後笑了笑:“荀孝和啊荀孝和,你該好好了解一下官僚世界才是。

    ” “我一直以為隻要知道誰通敵、誰賣國就夠了。

    ” 狐忠捉狹似地擠擠眼睛:“那可是一個充滿了含沙射影和閑話的世界,等着我們去挖掘呢。

    ” “嘿,這可是我們靖安司的工作……”荀诩有些狼狽地回答。

     “你要的人我下午就把他們調過去,他們可都是些能幹的家夥……”狐忠看到馮膺在朝這個方向看來,故意提高嗓音說,然後壓低了嗓門:“去查查了去年戊字開頭的巡察記錄,你會有些收獲的。

    ” 回到自己的辦公處,荀诩派人取來了建興六年靖安司對蜀漢官員的巡察記錄。

    這些竹簡上都蒙着厚厚的灰塵,将荀诩周圍三尺以内的空間塞滿,仿佛一圈竹制的城牆。

     原則上蜀漢禁止對自己的官員進行監視,但會不定期地派人對一些特定人物——比如馬岱、姜維以及一些低級的隴西籍将領與官員——進行“巡察”。

     通過整整一個下午的翻閱,他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