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首頁
    此時在距離荀诩十幾裡以外的神仙溝内,“燭龍”把一包東西遞到了糜沖手裡。

     “這一次不要弄丢了。

    ” “我知道,那麼計劃是否按原來的進行?” “為配合你的行動,我已經對他們發出了命令,擅自更改軍令會引起不必要的懷疑。

    隻有今晚一次機會。

    ” “了解。

    ” “另外……我聽到一個有趣的消息。

    ” “與這次的東西有關嗎?” “無關,但我認為你應該将它一起送回隴西給郭将軍。

    ” “是什麼?” “諸葛丞相将會在這個月底對隴西又一次發動襲擊,目标是武都與陰平。

    ” “目标是武都與陰平,我知道了,我會帶給郭将軍的。

    ” 然後兩個人趁着夜幕各自消失在不同方向的黑暗之中。

     幾個時辰以後,太陽又一次自東方升起,無論蜀還是魏的日曆都翻到了三月三日。

     今天各個方面的人都在緊張地忙碌着。

    高堂秉與第五台的人繼續與柳螢周旋;裴緒親自前往南鄭北二十裡的遼陽縣調查于程的戶籍以及社會聯系;而荀诩則率領第三台的人秘密來到了位于青龍山半山腰的軍器諸坊總務。

     總務和讓靖安司丢盡了臉面的軍器作坊不同,後者專司生産,而前者隻負責行政事務,所以總務的主管記室一般由文職官員來充任。

    現任總務記室的名字叫霍弋。

    霍弋隻有二十多歲,但背景深厚,其父霍峻生前是梓潼太守,是劉備入川時的功臣之一。

    而霍弋自己原本則是皇帝劉禅身邊的谒者,因能力出衆而被諸葛亮特意調來了漢中,被人視為是蜀漢第三代高級官員預備役中的一員。

     荀诩與霍弋在成都有過數面之緣,彼此都很友善;加上霍弋本身出自行政系統,他治下的總務沒那麼多軍方味道;于是當荀诩提出要求在總務設置埋伏的時候,他沒有遭到象去弩機作坊那樣的重重阻力,霍弋聽到他的要求後立刻就答應了。

     不過霍弋是一個耿直的人。

    荀诩将自己的計劃告訴他以後,他直言不諱地說道:“荀從事您如何肯定敵人一定會在這幾天活動?他們的器具已經被靖安司截獲,即使他們還有備份,按照一般常理也會将計劃推遲才對。

    ” 荀诩暗暗佩服霍弋的敏銳,他解釋說:“呵呵,他們的時間表和我們一樣緊湊,拖延會讓他們的處境更加危險;而且,為了降低他們的警惕,我耍了一個小花招。

    ” 他擺了一個手勢,沒有繼續說下去,霍弋清楚他的工作性質,于是也沒有追問,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希望一切如公所料。

    ” 荀诩的小花招很簡單,他将于程的所有遺留物都送交南鄭縣丞,由他們出面發布了一個公告:宣布前日有一名樵夫抗拒衛所查驗,最後跌落山崖而死;有認識他或知其内情者請速報之于南鄭縣丞雲雲。

    這就等于告訴敵人,于程的死被南鄭當局當作是一次意外事件,并沒有引起靖安司的注意。

     霍弋取來總務的平面圖和幾塊石頭鋪在案子上,對荀诩說:“荀從事,這是我們目前的布防情況。

    ” 總務設在青龍山半山腰的一處平地上,平面看起來象是一個面東背西的丁字形。

    正門進入後是一條長廊,兩側是書吏房;總務的記室——弩機圖紙就存放在這裡——位于長廊的末端;記室向左右兩邊各伸出兩排耳房,每一側大約有三、四十步長。

    在總務大院的南、北兩側院牆外圍還留有兩條空地,可供四個人并排而行。

    霍弋拿小石子代表衛兵依次擺在圖上,并做了講解。

     “霍大人,為什麼這裡不安置些護衛呢?”荀诩忽然指着記室的西側。

    北、南、東三個方向都放置了石子,唯有此處留着空白。

     “哦,因為記室背靠着的是一處峭壁。

    ” “峭壁?” “是的,我們總務記室的後方依傍着一處懸崖,其下異常陡峭,莫說是人,就是猿猴也難以攀援。

    這一道險要就頂十萬雄兵了。

     荀诩将信将疑,他從記室裡走出來繞到後面一看。

    地形果然如霍弋所說,這間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