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脫這三名追蹤者花了荀诩半個時辰。
他看看天色,時候已經不早了,便返身離開渡口快步朝着預定的接頭地點走去。
他真正的目的地是武昌城内東湖旁的青龍場。
這本是東湖湖畔的一個寬闊的校場,今天在這裡有一個很大的集市,武昌平民和附近郡縣的人都紛紛趕來湊熱鬧。
荀诩抵達的時候,集市已經開始半天了,到處人聲鼎沸,吆喝叫賣聲、叫喊聲、騾馬響鼻聲、小孩哭鬧聲響成一片。
西側擺滿了小商販的雜貨攤,既有海南諸國的雜香、細葛、明珠,也有産自幽燕的人參、皮毛;東側是各式各樣的小吃,中間則有許多人聚在一起看西域藝人的雜耍,并不時發出驚歎聲。
荀诩走到賣小吃的地方看了一圈環境,徑直走到了一家賣銀耳湯圓的鋪子前。
這家鋪子生意很興隆,外面一字排開七、八張方桌都坐滿了客人,個個捧着熱氣騰騰的湯圓吃的正歡。
荀诩問老闆也要了一碗,老闆應和一聲,下了十幾個生湯圓下鍋,煮了一小會兒,用漏勺攪了攪,然後撈起來盛到一個粗瓷大碗裡,又澆了一勺糖蜜水上去。
碗很燙,荀诩用兩個袖口夾住碗走到一張木桌前說了聲“借光”,随手拉了一張胡床坐下,慢慢吹碗裡的熱氣。
“你來了?”
一個聲音忽然從他背後傳來,荀诩下意識地回頭去看,聲音又低聲喝道:“不要轉過頭來!”
荀诩把頭扭回去,若無其事地繼續吹着碗裡的熱氣。
“張觀為什麼沒來?”
“他另有任務,我是新到任的司聞曹功曹。
從今天起我負責與你聯絡。
”
荀诩回答。
現在坐在他背後的這個人是敦睦館在東吳官署内部發展的一名内線,經常為他們提供含金量很高的情報,以供蜀漢對吳決策的參考之用。
更為難得是,這名内線不是為了金錢而工作,他是個狂熱的漢室支持者,因此可靠程度很高。
這個人很謹慎,與荀诩交換了數個暗号,才對他完全放心。
兩個人就這麼背對着背,各自對着自己的湯圓交談起來。
從遠處望去,就好象是兩個毫不相幹的人。
“最近有消息麼?”
“最近吳國内部發生了一些事件,遲些時候這些事件會通過公開渠道公布,不過現階段卻隻限于在江東官署内部流傳。
”那個人一邊說着,一邊有條不紊地用筷子撥弄着湯圓。
“這些事件是什麼?”
“他們發現了黃龍。
”
“黃龍?”
“是的,在四月六日的時候,夏口有人宣稱發現了黃龍;四月八日,在武昌有人宣稱看到了鳳凰。
這兩起目擊事件都被當做正式記錄被載入檔案,并彙報給孫權。
”
“這聽起來很荒謬。
”
“是,不過每件荒謬的事情背後總有一個原因,這兩起事件很可能出自孫權本人或者其親信大臣的授意。
事實上從年初開始,一直就有類似事件發生,頻度很大。
”
荀诩沒吱聲,他咽下一個湯圓,表情變的嚴肅起來。
“還有,從三月中旬開始,流入武昌的奢侈品和建材數量明顯增加了。
上等織物從月平均三百匹上升到五百匹;珍珠與翡翠數量從二十件上升到四十件;棗木、檀木以及銅料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且這些物資全部都是由與孫氏家族關系密切的大商号出面訂購的……就在前天夜裡,有兩頭黑色公牛從會稽運抵了武昌,被秘密送入宮城内廄。
”
“看起來似乎他們在醞釀什麼大行動。
”
“你們敦睦館一點也沒得到消息嗎?”
“至少從合法渠道一點也沒得到。
”
“唔,按照協議,蜀漢與吳兩國在進行重大行動前應該知會對方的。
現在既然他們隐瞞着你們,顯然是有什麼與蜀國有關的事了。
”
“吳人就是喜歡搞些自作聰明的小動作……”荀诩這幾天已經有了深刻體會。
“現在正式的通知還沒有傳達到我這裡,說明那件事保密級别還是很高……不過各級官員都接到通知要求暫時不要離開武昌。
”
“了解了,那麼陸遜等軍方将領動向如何?”
“陸遜本人已經動身前往武昌,不過一部分原駐屯柴桑的東吳水軍開始向巫、秭歸等蜀吳邊境地區調動。
”
“真的是‘小’動作呢……”荀诩一邊感慨一邊吃下最後一個湯圓。
談話結束了,荀诩又問老闆要了一碗湯圓,狼吞虎咽地吃掉。
當他拍拍肚子滿意地站起身來時,發現背後的人已經消失不見。
從頭到尾荀诩都恪守諾言沒有轉過頭去看,所以他現在無從知道那個人究竟是已經離開了,還是仍舊留在人群的某個角落注視着自己。
在荀诩返回敦睦館的途中,他很“巧合”地碰到了薛瑩,後者一直在敦睦館旁邊守候,一看到荀诩立刻就迎上去了。
荀诩見他過來,先發制人地打了個招呼:
“喲,薛大人,别來無恙?”
薛瑩也露出微笑,不過看上去多少有些僵硬:“荀大人好雅興呐,今日在武昌城中遊玩的如何?”
“還好還好,隻是沿着河邊轉了轉,看了幾處景色。
”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