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首頁
    大人是麼?” 在得到郭剛肯定的答複以後,那個人熱情地拱了拱手,自我介紹道:“我是穎川太守府的門下循行韓升,字伯先,常太守派我來接待您。

     郭剛隻是簡單地點了點頭,表情僵硬。

    這一半原因是他本身的個性使然,一半原因則是因為長途跋涉的關系。

     韓延見他一臉疲态,關切地問他要不要先去驿舍休息一下。

    郭剛擺擺手,表示先要去見太守。

    于是韓延吩咐兩名仆役牽走郭剛的坐騎,然後帶着他進入太守府。

     相比起隴西寒酸的太守府,穎川太守府可以算得上相當奢華了。

    其主體建築底部光台基就有将近一丈高,用大石砌成,上面還有凸起紋飾。

    台基上的走廊邊緣都安有漢白玉欄杆。

    正廳開間有六個之多,屋頂是雙坡結構,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看上去相當恢宏。

     兩個人在正廳裡等候了片刻,一名侍衛跑過來通報說常太守駕到。

    然後就看到一個五十多歲、體态臃腫的官員步入正廳,他就是穎川太守常俨。

     常俨進廳以後,雙手垂在肚子上,擡起眼皮先打量了郭剛一番,見他一身塵土,表情就變得不太好看。

     “你是從隴西來的?” 常俨的語氣裡充滿了輕蔑,對于穎川這樣中原大郡來說,隴西是一個偏僻落後而且缺乏教化的鄉下地方。

     “是,這裡是協理文書,請您過目。

    ”郭剛裝作沒有覺察到這種态度,起身立正,然後雙手把文書交給了常俨。

     常俨接過文書打開一看,先注意到了這份文書的簽發人是雍州刺史郭淮,連忙問道:“郭刺史是你……” “是叔父。

    ” 聽到郭剛這麼說,常俨的表情變的稍微和藹一點。

    他拿起文書仔細看了一遍,“唔”了幾聲,然後用肥厚的手指擦了擦印鑒,好像怕這文書是僞造的。

    過了一會兒,他才慢條斯理地對郭淮說:“事情我大概了解了,我會派人協助你的工作。

    ” “謝謝大人。

    ” “不過……有件事你最好注意,陳姓是本郡的大族,陳群大人也是本郡出身。

    你可不要有什麼得罪他們的地方,不然就會鬧出大亂子了。

    ” “我會注意的。

    ” “伯先呐,那麼這件事就交給你去協助吧。

    ” 韓升趕緊點頭稱是。

    郭剛心裡清楚,“門下循行”是太守府的一個虛銜,沒有實際職務,實際上隻是納入官僚正式編制裡的食客罷了。

    常俨派了一個門下循行協助工作,明擺着沒把他放在眼裡。

    “也好,隻要不給我找麻煩就夠了。

    ”郭剛心想。

     常俨說完以後就離開了正廳,韓升則帶着郭剛回到了專設的驿舍。

    郭剛在驿舍裡稍微洗了洗臉,将行囊裡必要的東西拿出來整理好,然後小憩了一會。

    一直到中午他才醒過來,覺得旅途的疲勞全消失了,現在他已經進入工作狀态。

     韓升恰好也在這時候來到他的房間,這位食客笑眯眯地對郭剛說已經為他備下了酒菜與歌姬。

     “下午若是大人有興趣,我們可去許昌城内轉轉,今天有個集市頗為熱鬧,你在隴西可是看不到這樣繁華的。

    ” “不必了。

    ”郭剛冷淡地謝絕了這一邀請,他對這些東西絲毫沒有興趣,“我們開始調查吧。

    ”韓升不太高興地扯了扯自己的短髭,隻得表示同意。

     韓升帶領郭剛來到太守府隔壁的戶部,這裡存放着穎川兩萬餘戶的戶籍資料,分成民籍、軍籍和士籍三種。

     “那麼,您想從哪裡開始查起呢?” “從士籍開始吧。

    ”郭剛回答,士籍記載的是名門大族的資料。

    陳恭有很大可能是屬于士族其中的一支。

     韓升吩咐書吏從書架上取來以朱色套封的戶籍檔案,這是士族的标記。

    郭剛翻開索引,很快找到了“許昌陳姓”的條目。

    首先開列的就是當朝司空陳群一支,接下來開列了旁支共計七家,各家代系都很詳盡。

     但是裡面并沒有陳恭這個名字,也沒有他父親陳紀的名字。

     郭剛忽然注意到,陳群的父親名字叫做陳紀,與陳恭的父親名字一樣。

    如果這兩個人是一族的話,重名這種事是不可想象的,其中一個必然要避諱。

    換句話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