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首頁
    有當事人馮膺表現得十分不滿;有人看見他怒氣沖沖地走進姚柚的屋子,但出來的時候卻是臉色蒼白。

     等到了三月二十日正式出發的時候,馮膺的隊伍裡除了馮膺本人與幾名随從以外,還多了一駕車子。

    車子的外面都用厚厚的布簾蓋住,看不清裡面坐的是誰;車子周圍還有數名強健的士兵護衛。

    這輛馬車從青龍山出發以後,直接到達南鄭成南門與馮膺彙合,沒人知道車子裡載的是誰。

     前來送行的隻有姚柚一個人,他交給馮膺一封信,讓他連同那輛馬車一并送至司聞正曹,然後撫慰他說半年時間并不算長。

    馮膺鐵青着臉接過信,一言不發地上馬離去。

    他知道自己在漢中的仕途已經結束了。

     在這幾天裡荀诩身邊又發生了幾件事。

    首先是杜弼的去留問題。

    自從杜弼回來以後,一直就呆在青龍山上挂着靖安司“備咨”的臨時頭銜,行政上始終還沒有給他的身份定性。

    現在徐永已經被送走了,是時候正式報答杜弼這幾年來在隴西為蜀漢所作出的貢獻了。

     鑒于他的秘密身份,表彰儀式并沒有公開,參加者隻有司聞曹的幾名官員。

    姚柚首先贊揚了杜弼傑出的情報工作,然後轉達了諸葛丞相的關切。

    這個儀式本該是由諸葛亮主持的,但他現在不在,而漢中第二号人物李平因某些原因沒有得到邀請。

     在安排杜弼去留的問題上,司聞曹内部出現了分歧。

    司聞司司丞陰輯強烈要求杜弼能夠在司聞司,他的副手馬信也支持;荀诩則以杜弼審訊徐永時的優異表現為理由,希望他能來靖安司。

    最後姚柚作了一個不偏不倚的決定,杜弼分配去軍謀司頂替馮膺的位置任司丞。

    這一決定讓所有的人都閉上了嘴。

    他絕對夠得上這個資格。

     另外一件事則是關于荀诩個人。

    經過一番折騰,成都終于批準他的妻子與兒子遷來漢中,這樣他們一家終于得以團聚。

    雖然距離正式搬遷的日子還有兩個多月,但荀诩已經急不可待地開始尋找新房。

    更讓他費心的是,他兒子荀正今年已經六歲,需要找一位老師來為他開蒙。

    成都的宿儒很多,漢中則更接近一個軍事基地,很少有合适的老師。

    不過最終荀诩還是找到了一位,就是杜弼。

    杜弼在去隴西之前就是個好學生,在隴西擔任主記期間也沒有荒廢過經學;再加上他性格沉穩毅定,當老師再合适不過了。

     等到這些事情結束以後,荀诩不得不再次面對那個他最不想面對的問題。

    出于個人感情,他絕不相信狐忠或者成蕃會是魏國的細作;但從理性出發,他卻不得不承認他們兩個的嫌疑是最大的。

    這種矛盾的心情讓荀诩變得很沮喪,他感覺到自己有一種超越挫折感的負面情緒。

    狐忠和成蕃後來又找了荀诩幾次喝酒,都被他以工作為借口婉拒了。

    荀诩的專業是如何發掘别人隐藏的秘密,而不是隐藏自己的秘密。

    他可沒有自信将這件事隐藏在情緒之後,然後泰然自若地與可能是“燭龍”的好朋友飲酒作樂。

     姚柚禁止他對李平、狐忠和成蕃進行直接調查,荀诩隻能派裴緒針對他們近期來的舉動與接觸到的人進行間接調查,派人長期監視丞相府和四個城門,并盡量搜集任何來自于這三個人的公開信件、通告、訓令等,并把這些交給新任軍謀司司丞杜弼進行分析。

     杜弼曾經與狐忠接觸過。

    身為軍謀司的前任從事,狐忠在禮節上得為新任司丞道賀。

    于是杜弼被狐忠邀請去吃了一頓飯,暢談了一夜。

    杜弼回來以後對荀诩表示,如果狐忠是燭龍的話,那他幾乎可以說是全無破綻——至少杜弼沒有覺察到任何。

     荀诩聽到以後,隻是苦笑着搖了搖頭。

    他也曾經跟成蕃的一個朋友旁敲側擊的問了幾句,結果除了一大堆醋壇子成夫人的花邊新聞以外也一無所獲。

     在一次例行會議上,裴緒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徐永其實是一個僞裝的間諜,是魏國故意派來提供假情報給我們,企圖以此來使我軍高層陷入内亂?” “那徐永本人呢?如果他的目的達到,我們也就會發現他的謊言。

    ” “他也許是個死士。

    ” “坦率地說,這是我最希望見到的結果。

    ”荀诩回答。

    這樣一來無論狐忠還是成藩就都是清白的了。

    他看看杜弼。

    後者搖了搖頭,表示對他的輕率發言有些不滿。

    一名優秀的内務人員不該有這種先入為主的念頭。

     “不要因為你的人際關系而導緻無謂的偏見。

    徐永已經被證明過是可信的了。

    ” “我知道,我隻是說這是最希望見到的結果,可沒說這是最讓人信服的結果。

    ” 杜弼這才露出一絲笑意,短短幾天功夫,他已經把自己的角色從司聞校尉順利轉成了軍謀司司丞,而且做的要比前任要好的多。

     ※版本出處:幻劍書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