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首頁
    笑:“這你就有所不知了,為了保證不洩密,李都護專門指定城西青龍山做為審問地點。

    我們會直接把這兩個奸細押去那裡。

    這你知道就好,千萬莫說給别人聽。

    ” 門戍長舔舔嘴唇,仍舊有些踟躇:“可……軍令……” “戒嚴令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奸細逃脫,現在奸細已經被你捉到了,戒嚴的目的已經達到。

    閣下又擔心什麼呢?”文官故意将“被你捉到”四個字咬的很清晰,表明自己無意居功,暗示門戍長立下了一大功。

     門戍長抓抓頭皮,文官的暗示确實是個不小的誘惑,而且對方的理由也完全合乎邏輯。

    于是他轉身高舉右手,喝令門兵把橫檔摘下,搬走阻馬檻,将右側城門推開一條可容兩匹馬進出的通道。

    兩名士兵分别押送着阿社爾和李譚魚貫而出,緊接着是文官和他的随從。

     當文官即将通過大門的一瞬間,門戍長忽然驚叫道:“等,等一下,我記起你了!!” 文官聽到這聲呼喊,一抖缰繩,剛要硬闖,卻被門戍長用槍頭一把挑住馬匹側扣,硬生生拽停住了文官。

     門戍長大吼:“你,我想起來了!你不是丞相府的主記!你是司聞曹的人!!” 他的話音剛落,就感覺到耳側一陣疾風擦過。

    門戍長連忙偏頭去看,隻見一直保持着安靜的文官随從在後面突然策馬發力,猛地沖開門戍長和文官,飛奔城外。

    剛才門戍長一直沒留意那個随從的相貌,現在他總算想起來了,那似乎是靖安司的從事,姓荀。

     “孝和,你快走,别管我們了!”杜弼沖着荀诩的背影大喊了一聲,同時硬逼着馬匹橫過身子來,把本來就不寬的城門縫隙堵了個嚴實。

    阿社爾一振手臂,甩開按住自己胳膊的士兵,撲到門口一拳打在門戍長鼻子上,企圖把槍頭從杜弼坐騎的側扣上取下來。

     南鄭南城門霎時亂成一鍋粥,叫嚷聲和嘶鳴聲混成一團,連城樓的鼓聲都“咚咚”地響起來。

    杜弼和阿社爾拼命抵抗,無奈衛兵畢竟太多,經過短時間的掙紮以後,還是雙雙被擒,而李譚早不知跑去了哪裡。

    門戍長揉着自己被揍出血的鼻子,滿腹怨氣地盯着眼前的這幾個俘虜。

     “要不要派人去追那個逃走的?”部下小心地問道,盡量不去觸怒上司。

     “禁止任何人進出城門的戒嚴令仍舊有效,不能輕易派人出去。

    你立刻去丞相府禀報,等李都護的命令再說。

    ”這一次門戍長變的謹慎多了,他可不想再違背一次軍令。

     當然,門戍長永遠不可能從丞相府那裡得到答複。

    這一次李平的戒嚴令反而幫了荀诩一個大忙。

     離開南鄭城後,荀诩沒有時間感傷同伴的遭遇,他驅馬沿着城外的連綿丘陵邊緣奔馳。

    南鄭城南郊相對于其他三個區來說比較荒涼,樹木稀少,滿眼黃沙,隻有一圈人工載重的灌木叢标記出了城市的邊界。

    荀诩并沒有騎出多遠,很快他看到了一個穿着藏青色粗布袍的年輕人蹲在一簇灌木叢底下,百無聊賴地望着南鄭城丢石頭。

     荀诩直接策馬沖到他跟前,俯下身子大吼道:“快給我報告!”那個人本來在烈日下有些昏昏欲睡,猛然聽到這一聲吼,身體一下失去平衡,從土丘上叽裡咕噜地滾了下去。

    當他狼狽地在坑底爬起來擡頭去尋找聲音的來源,他看到了靖安司最高長官的臉。

     “荀……荀從事……”他結結巴巴地說道。

    顯然對于城裡的事态這個年輕人一無所知,他隻是納悶為什麼沒人在規定時間内來拿報告,所以一直等在門口。

     “報告!快!”荀诩的聲音比第一次更大。

     他從懷裡掏出一疊麻紙,戰戰兢兢地遞給荀诩。

    後者一把搶過去。

    立刻在馬上粗暴地翻閱着,發出嘩嘩的聲音。

     “……這是截至到今天早上卯時的監視報告,全部二十六處哨所都提交了……”年輕人有些緊張地加了些說明。

    但荀诩壓根沒聽,他剛剛翻到南鄭東區監視哨所的報告。

    報告顯示,有五個哨所提及他們在今晨寅時看到有兩名騎士通過監視區域,那兩個人披着軍用錦袍,行進速度不算快,不過臉被巧妙地遮擋起來了。

     更重要的是,這五個哨所地點處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