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首頁
    張郃似乎不太相信眼前的景象,他吃力地半支起身體,看到自己的右膝上牢牢地釘着一支精巧的弩箭。

    弩箭的箭頭已經深深沒入膝内,隻留下淺黑色的尾杆留在外面。

    赤紅色的鮮血正順着箭身的四條凹下去的放血槽潺潺流出來。

    他知道箭頭上有倒鈎,光憑手是不可能将其拔出來的。

     “這就是元戎弩的威力吧……”張郃心想,同時感覺到全身有些綿軟,視線也因為血液的迅速流失而變的模糊起來。

    在隴西這幾年的戰争中,他已經無數次地見識過這種弩箭的威力,無數次地見到魏軍士兵被洞穿并發出凄厲的慘叫,死者名單中甚至包括他的同僚王雙;而現在,終于輪到他自己切身體驗這種恐怖了。

     張郃緩緩吐了一口氣,驚訝地發現到自己居然一點也不覺得恐懼。

    也許是在沙場上的時間實在太久的緣故吧,這位年屆六十的老人甚至對自己的死亡都變的麻木起來。

    在他周圍橫七豎八地躺着幾十具魏軍士兵和戰馬的屍體,每一個人身上都至少插着三根弩箭;大魏的旗子折倒在塵土之中,一角已經被掌旗兵的鮮血濡濕。

     “如果我軍能夠擁有這樣的武器……我記得似乎……”張郃的腦海中跳出一絲疑問,不過這念頭沒持續多久便被更多的思緒所淹沒。

    人死之前,一切往事都會在瞬間湧入,即使是戎馬一生的耆宿老将也不例外。

    他擡起頭來,遠處高坡上隐約可見蜀軍的弩士人頭聳動,這是最後一次與敵人直面相對了。

     張郃唇邊似乎微微露出微笑,他的眼前掀起一陣煙塵,視線更加模糊起來,隴西的風真冷啊…… 蜀漢建興九年,魏太和五年,漢丞相諸葛亮因糧草将盡而主動結束對峙,全面撤出戰場。

    魏左将軍張郃追至木門遭到元戎弩箭伏擊,陣亡。

    漢軍旋即從祁山撤回漢中。

     第四次北伐戰争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五月十日,荀诩一行押解着李平和狐忠返回南鄭城。

    一路上狐忠仍舊保持着被綁縛的狀态,時刻都有人看守。

    同行的人裡,李平當他是同病相憐的難友,鐘澤當他是叛逃未遂的官吏,惟一知道真相的荀诩則一直保持着沉默,遠遠跟在隊伍後面,盡量遠離那兩名囚徒。

     當他們抵達南鄭城的時候,發現城内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李平在離開前下達的那幾個命令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因為長時間的封鎖,南鄭與外界的聯系完全中斷,行政系統基本陷入癱瘓,各個部門都陷入惶恐與焦慮之中。

    很多官吏強烈要求解除戒嚴令,但衛戍部隊仍舊堅持原有的命令,事實上他們也對丞相府遲遲沒有下文而迷惑不已。

    幾乎每天都會有暴力闖關的事件發生。

     而丞相府則在直屬衛隊的環伺之下一直保持着沉默,無人能進,也沒人出來。

    不知道自己守護的其實是空城的近衛隊長雖然心中和别人一樣疑惑不解,但命令始終是第一位的。

    這期間無數官員要求與李都護見面,也有許多信使拿着公文要求遞入丞相府内,都被他毫不通融地拒絕了。

     至于靖安司,針對它的包圍已經名存實亡。

    丞相府沒有後續指示發出,包圍部隊隻好原地待命,士氣下降很快,對靖安司人員的潛逃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他們出不了城。

    唯一仍舊被羁押的人隻有杜弼和阿社爾,他們在荀诩逃脫以後就被捕了,并被投入監獄嚴密監視。

    不過随着以闖關罪名被捕的人數增加,這種監視也就不了了之。

     荀诩等人進城沒費什麼周折,他們将李平擡了出來。

    失魂落魄的李平沒有作出任何出格的動作,他順從地按照荀诩的吩咐,以中都護的身份命令守城士兵開門。

    已經被戒嚴令弄的焦頭爛額的士兵們一見李都護終于現身,無不大喜,也沒多想原本該呆在丞相府的李平怎麼會出現在城外,連忙把大門打開。

     一行人進城後直接來到丞相府,李平簡短地指示直屬衛隊戒嚴令解除,然後沒作任何解釋直接進了丞相府。

    一直到這時候,荀诩才松了一口氣,原本他還擔心李平會突然發難反讓衛隊把他們幾個人抓起來,現在看來李平還不至于蠢到那種程度。

     在鐘澤的嚴密監控下,李平暫時恢複了在南鄭城的領導地位,這是為了盡快城内秩序的權益之計。

    他對外解釋說自己前幾日是去江陽視察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