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會以渎職罪而被判決,最嚴重可至流徙之刑,你可有心理準備?”
“多謝丞相……”李平感激地再度趴伏在地上。
渎職罪和流徙之刑雖不是好事,但對于一個原本犯下叛國死罪的人來說,可是幸運太多了。
丞相欣慰地将李平攙扶起來:“你放心吧,正方,你兒子李豐不會被這個判決影響仕途,我會照顧他的。
”李平隻是連連稱謝,卻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我國正值用人之際,正方若非你犯下如此大錯,本該成為我左臂右膀……”說到這裡,丞相刻意壓低了聲音,“……你可要好自為知,數年之後,當還有起複的機會。
”
“這……這是真的?”李嚴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
“我以先帝的名義保證。
但你要配合我将眼前這出戲演完,讓自己活下來,這是最重要的。
”
“罪人李平知道。
”
李平沒有多說别的,他再度深深拜伏,聲音有些哽咽。
丞相這時再次把酒碗斟滿,推到他面前:“來吧,正方,為了漢室複興。
”
這一次李平沒有猶豫,他舉起碗來一飲而盡……
會談并沒有持續很久,隻半個時辰不到諸葛丞相就打開門走出來。
姜維連忙迎上去攙住。
荀诩注意到丞相雙眉之間上的皺紋略顯平伏,看來他很滿意這一次會談的成果。
諸葛丞相錯過狐忠與荀诩身旁時,沖兩個人做了一個贊賞的手勢,轉身離開,很快這位老人的身影就消失在通道盡頭。
陰暗的走廊昏黃明滅,隻有兩側的蠟燭兀自燃燒着,那鑲在牆壁上的曲形燭台,就彷佛《山海經》中給那西方幽陰帶來光明的燭龍一般……
五月十六日,丞相府發布了一則布告,宣布中都護李平因涉嫌渎職而被羁押。
到了五月二十日,詳細的調查報告公布。
調查報告說李平在四月初曾宣稱糧草不繼,等到大軍即将撤回之際,李平又在四月中旬改口說前線說補給并無問題,這一舉動給作戰帶來極大混亂,最後導緻蜀軍不得不撤回漢中。
根據針對糧田曹帳簿的審計以及糧田曹一名證人的證詞,證明李平确實有竄改帳目的行為。
為了逃避自己的罪責,李平在五月六日從南鄭城離開,企圖逃回自己在江陽的府邸;經由靖安司的追捕以及參軍狐忠的勸說,李平不得不回到南鄭聽候發落。
這一切李平本人已經供認不諱。
具體的懲罰措施公告裡沒有說,這要等諸葛丞相上奏朝廷才能定奪。
畢竟李平是一位中都護,唯有得到皇帝劉禅的首肯才能施以刑罰。
荀诩對這份報告并不感到驚訝。
“李平叛逃”這種事是不能公開的,那會讓朝廷顔面大失,也會暴露出狐忠的“燭龍”身份。
據荀诩自己猜測,諸葛丞相之所以苦心孤詣促成李平叛逃,就是想以此事為籌碼,迫使李平在其他方面作出讓步。
但這就不是他所能關心到的範圍了。
一個月以後,荀诩接到升任靖安司司丞的通知,他正式成為靖安司的最高領導者。
三年以後荀诩染病身故,與遠在五丈原的諸葛亮同一天去世。
杜弼則謝絕了出任軍謀司司丞的建議,調回了成都任谏議一職,低調地過着日子;以至于日後蜀漢著名的文人楊戲在作《季漢輔臣傳》的時候,還特意提到“少府修慎,鴻胪明真,谏議隐行,儒林天文。
宣班大化,或首或林──贊王元泰、何彥英、杜輔國、周仲直”。
沒有人知道這位深出簡居的谏議曾經穿梭于敵人腹心,于無聲處引導着蜀漢的勝利。
李平承認了一切對自己的指控,然後官職被缛奪,以庶民的身份流放到梓潼郡。
當他聽到諸葛亮病死隴西前線的消息後,對自己複職的希望徹底破滅,也郁悶而死。
至于狐忠,他隻在漢中多呆了三個月,然後就神秘地消失了。
在幾年後魏國的高平陵政變中,有一名低級官吏在内亂中被殺害,在他家中搜出了一些關于曹魏的絕密情報。
當然,在當時那種混亂的局面之下,沒有人留意到這一點,關于那次搜查的報告很快就被淹沒在故紙堆裡,徹底湮沒無聞……
唯一不變的,隻有吹拂在秦嶺山頭那來自隴西清冷的風,它就這麼在崇山峻嶺之間流轉着,冷冷地注視着時代與人世的變遷。
※版本出處:幻劍書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