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回 畢竟山前還有路 終究絕處又逢生

首頁
    卻說葉飄零自疫病傳到荊襄四周鄉野之處後醒悟了懷柔之誤,遂張貼《罪己書》于城中各處,書曰:“曹操朝廷閹黨之後,國家奸賊之身,欺心罔上,淆亂乾坤,因見吾荊襄義士輩出,暗生嫉恨,遂定絕戶之計,興毒辣之行,欲教荊襄九郡,疫病叢生,精兵良民,盡化白骨,夫荼毒百姓,莫此為甚,然疫病之源,罪由曹操,蔓延之勢,禍起飄零:輕啟城門,疏散生靈,為一時之寬懷,造萬世之罪孽,未報父老六年之恩,先傷鄉親萬千之命,此皆飄零料事不明,行事不周,雖危難之際,不敢推卸其位,災患之後,當诏示四方以彰吾咎。

    士卒鄉民,自此亦當盡言吾過,直谏者封賞,私語者褒揚,凡文過飾非者定斬不赦。

    嗚呼,思之荊襄,哀哀何切!”書到處,百姓盡皆下淚。

    br> 又說葉飄零與慕容秋水每日巡城,約束城中商市一如往日,如此抛頭露面,終有一日,兩人亦病,漸趨沉重,卧床不起。

    文武百官,盡皆焦慮。

    又報孫權自長沙反叛,領徐盛、丁奉、諸葛謹、張昭,沿途會合了甘甯一班文臣武将,盡投東南去了。

     葉飄零于擊沈之際,道:“人各有志,不能勉強,公等俱當世之才,亦當引去,各投明主,共扶漢室,飄零雖死,泉下瞑目矣。

    ”城外衆将一齊拜下泣道:“能得君侯為主,平生至幸,焉敢忘恩負義,危難之際而棄君侯乎?”城内衆官亦泣道:“君侯天下英雄,誤中奸計,吾等皆病中之衆,焉敢忘君侯教誨,輕易出城,荼毒他鄉?” 葉飄零長歎一聲,眼中似乎看到了初入江陵,萬衆歸心之狀,不禁虎目含淚。

    又見身旁慕容秋水業已奄奄一息,昔日桃花之面,已成衰敗之容,更是悲傷,強支病體坐起。

    慕容秋水知他之意,道:“飄零,這是我們最後一次巡城了!”葉飄零道:“秋水,大限将至,待我們回來,便一道于東門同歸烈火示衆自罰。

    ”慕容秋水點點頭,可歎這一生也許就乖了這一次。

     于是兩人各上照夜獅子馬、桃花飛劍小龍駒,緊戴口罩,來到街市之上。

    往日繁華一時的城池,如今已經沒落。

    兩人心寒如冰,回到郡府,召集衆官道:“吾與夫人去後,汝等好生保重身子,待病患過後,擁張将軍為主,令她外事不決問周瑜,内事不決問司馬,收回安甯,務要平定天下,造福百姓,以贖吾近日之罪。

    ”衆皆下淚,大恸不已。

     司馬泣道:“君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今日雖病,未必便無痊愈之策,何苦便棄萬金之體,而失萬民之望?”葉飄零歎道:“汝等與吾終日相随,焉不知吾心乎?此病即兩千年後,亦無法可解,何況今日?便華佗親臨,也未必可救也,隻有待時日一長,瘟疫自然消亡。

    衆官不必挽留,日後好生輔佐清兒,以成大業。

    ”衆官面面相觑,齊問道:“主公屢次提到千年之後,吾等愚魯,不知其中道理。

    ” 葉飄零道:“卿等不必多問,千年之後,諸位皆大名标于青史也。

    飄零去後,各位務必勤政愛民,不負飄零之望。

    司馬聽令。

    ”司馬恸道:“請君侯吩咐。

    ”葉飄零道:“衆卿随我征戰多年,他日自當揚名千載。

    唯汝雖有王佐之才,然而年幼未經世事,世人多不知名,恐為史家遺忘。

    吾去後,汝可将吾佩劍送往張清兒将軍處,清兒自當帶汝出征,使汝名标書帛,吾之願也。

    ”又與衆卿道:“好好提攜司馬,各位亦當善自珍重,飄零不能再與各位共享天下了。

    ”衆官皆捶胸頓足,淚灑如雨。

    忽然間狂風陡起,整個天空都黯淡下來。

     葉飄零令于東門燃起火堆,百官萬民皆來相送,拜倒哭道:“君侯今日棄我等而去,荊襄之衆,盡皆痛斷肝腸也!”葉飄零攜了慕容秋水之手,微微一笑道:“人生莫不有死。

    能與衆位父老共處數年,又得此嬌妻為伴,飄零雖死,無憾矣。

    ”轉頭凝視着慕容秋水,隻見她淡淡一笑,羞澀依舊。

    于是手上一緊,便往火中行去。

     熱氣襲人,兩人臨近火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