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回 嬌清兒彎弓獲勝 勇秋水懷子出征

首頁
    兒在城中大賞三軍,安民撫衆,非止一日,數次三番,樂進始終甯死不降,雖然大罵,清兒皆不忍斬之。

    程普将糧草解到,與張清兒道:“主公有令,張大帥已獲大功,暫駐守南陽,與曹操相拒。

    韓義公與彜陵,當不住黃權、張任,乞公瑾分一萬軍去救。

    ”于是周瑜便領一萬軍士,順道押送樂進返回江陵。

    不料樂進于鵲尾坡脫身逃走,返回洛陽。

     曹操在洛陽正與群臣商議道:“趙雲已向荊州,孤欲早平漢中,去取西川,哪位将軍願去相助夏侯惇?孤當自提兵在後。

    ”徐晃道:“末将願往。

    ”曹操大喜,益徐晃一萬馬軍,穿子午谷進逼城固。

    忽報李典敗回求見。

    曹操召見怒道:“汝與孔柚合兵,幾近十萬,張清兒無糧,汝等稍加堅守,便可不敗,如何卻全軍覆沒?”李典伏地道:“末将死罪,不可輕饒。

    隻是樂文謙氣盛欲戰,難忍末将丢盔之辱,末将勸之不住,于是失了宛城。

    ” 曹操回嗔作喜道:“曼成顧全大局,丢盔尚能忍辱,真智将也,起來起來,罪由樂進,無關曼成。

    ”令賞錦袍一匹,黃金百兩。

    李典拜謝退入班中。

    十數日後樂進複歸,曹操跺腳喝曰斬首。

    衆将齊聲告免,皆曰:“文謙雖然兵敗,然而誓死不降,忠義可嘉,正好着其将功贖罪!”于是曹操饒了樂進,令李典、樂進再領三萬軍馬,據守宜陽,結交孔柚,不可出戰,以當張清兒之勢。

     程昱道:“丞相,宜陽南依嵩山,松柏茂盛,須妨火攻。

    ”曹操笑道:“程仲德雖有遠見,思慮卻稍嫌不周。

    ”滿寵道:“程大夫所言極是,丞相何謂不周?”曹操道:“張清兒若欲縱嵩山之火,需借東南之風,方今歲近隆冬,隻有西北風,張清兒若欲縱火,徒使陽人百姓遭殃矣。

    ”衆将喝曰:“丞相神算,萬古所不及也。

    ”曹操道:“哎,何出此言,皆賴衆卿家之力也。

    ”于是李典樂進出屯宜陽,果然連日西北風大起,張清兒毫無動靜。

     于是曹操留曹真、張郃、曹仁、滿寵分守衮并二州以防劉備,自引大軍十萬,張遼、于禁、許褚、典韋、曹彰、曹洪、曹休等上将數百員,賈诩、程昱、荀攸、楊修、戲志才、司馬懿、劉晔等為随軍謀士,分兵五路下漢中,留荀彧、孫朗、于禁及其餘夏侯曹家宗室鎮守洛陽,總攬朝政。

    臨行荀彧道:“丞相此去,漢中必下。

    然趙雲聞得丞相大軍駕臨,必然與葉飄零休戰議和,如此西川取之不易也。

    可速激士燮、五溪番王起兵,趙雲見葉飄零危在旦夕,必然不舍荊州之地。

    丞相再賜其官爵以安其心,待漢中平定,西川一舉可下也。

    ”曹操大喜,便請诏命,封趙雲為武鄉侯,領益州刺史。

     趙雲在彜陵、上庸與葉飄零相持數月,各有勝敗,聞得曹操下漢中,甚為驚懼,欲待回兵。

    法正勸道:“今将軍神威大顯,雖呂布不敢迎戰,又聞交州士燮、五溪番王皆有起兵之意,荊州覆滅在即,将軍何必便回。

    且曹操封主公為武鄉侯,明明欲将漢中劃與主公,豈有攻取西川之意哉?主公可一意攻滅荊州,後方有嚴顔老将軍鎮守,諒成都無憂矣。

    ”于是趙雲聽其言,果然不退。

     卻說慕容秋水身懷六甲已有數月,看看即将分娩,忽報交州五溪結連造反,各起兵三萬,分兩路殺奔武陵、桂林而來。

    此時葉飄零與趙雲相持不勝,連連抽調精兵,整個荊揚除卻女兒軍,守軍僅有萬餘,能征上将皆在前線,于是兩州一齊恐慌。

     吳蘭、司馬諸人皆知慕容秋水不能出戰,一齊前來請纓去退反兵。

    慕容秋水卻知反兵勢大,己方無可匹敵,一面向張清兒求救,一面下令道:“昔年士燮與孫堅相持,深知孫策之勇,吳蘭将軍曾力斬孫策,士燮必深為懼之。

    便請吳将軍與司馬将軍引一萬兵馬占住營道,多立旌旗,廣造聲勢,必可驚退士燮。

    ” 司馬道:“武陵之危卻又如何?”慕容秋水強忍腹痛,道:“沙摩柯悍勇,吾當親往退之。

    ”司馬與諸人大驚拜下道:“夫人身體欠安,強行出陣,倘有閃失,大好基業休矣。

    ”慕容秋水歎道:“吾豈不知之?然而飄零上陣将荊揚托付于我,如今危難臨頭,我不擔當,誰來擔當?” 桂英、木蘭上前抱住慕容秋水雙足泣道:“末将不才,願舍死奮戰,萬望大帥以身子為重,勿失萬民之望。

    ”慕容秋水歎道:“安甯若在,焉有今日之事?兩位妹妹休得多言,此去險阻重重,汝等倘若有失,番兵大進,基業亦然不保。

    沙摩柯等不服王化,每克一處,必然屠城,與士燮不同,吾不能讓寸土落入其手。

    當此之際,豈能縮首閨中,靜待賊兵傷及無辜?”乃留桂英鎮守江陵,自與木蘭領二萬女兒軍往武陵進發。

    原來葉飄零麾下,慕容秋水長年鎮守後方,最得民心,江陵百姓聞夫人為保城池,帶孕出征,不勝傷感,泣拜相送。

    慕容秋水亦為之泣下,與衆百姓共飲一番,便往武陵而來。

    這正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可複還?畢竟慕容秋水此去如何,還聽下回分解。

     br>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