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回 衆英雄東出夔關 群小将北拒新野

首頁
    建安九年秋,中原、西川麥粟大熟,糧食盈倉,銀錢滿庫。

    天下三分其二臣服曹操。

    魏公大喜,聞得葉飄零于襄陽集武台招納海内文武少年,必有興兵北犯之意,劉備于河北羽翼亦漸漸豐滿,于是計議先破江南,再除河北,于是令郭淮、趙俨各率三萬精兵,分别助夏侯淵、曹仁防守二州,令曹休統領禦林軍馬,荀彧、華歆、王朗坐鎮洛陽,總攬朝政。

    周泰駐守許昌,以為曹仁後援,自與程昱、荀攸、楊修、徐庶并張遼、徐晃、張郃、曹洪、夏侯憞、毛玠、李嚴、黃權、許褚、典韋、馬忠、鄧賢等上将數百,起兩川、西羌、南蠻兵士三十萬,分作水陸兩路,水路出臨江而向夔關、陸路直撲江陵,令李典、樂進、龐德出宛城而取襄陽,曹彰引中原兵士為宛城後應,此兩路由于禁總督,賈诩、滿寵、司馬懿為參謀,三路人馬,共計五十餘萬,夾擊江南。

    又挾天威之勢發書葉飄零,但盼能吓得他挾甲來降。

     訊息報到襄陽,葉飄零正于集武台與臣民同樂。

    将清兒黃忠逼落蒼鷹烤了,賞與二人,二人正自欣喜,忽報曹操使者傳書曰:“孤近承帝命,奉詞伐罪。

    旄麾所向,周泰束手;許昌之民,望風歸順。

    今統雄兵百萬,上将千員,欲與将軍蕩舟三峽,共賞長江奇景。

    幸勿觀望,速賜回音。

    ”葉飄零一時大驚,疾返襄陽,召集群臣商議。

     衆人聞得曹操傾國兵到,心下盡皆不穩。

    田疇進言道:“主公,我等本為漢臣。

    曹操身居魏公,動辄奉天子明诏,今荊襄曆戰年餘,元氣又損,長江水患尚且未解,我等難以力抗,不如割地請和,許以進貢,若得曹操退去,勝過百萬之兵。

    ”葉飄零沉思不語。

    安甯道:“飄零,我等本有平定天下之志,豈可舍此基業,任憑國賊猖狂?安甯願以一旅之師,禦曹操于永安門外。

    ”葉飄零道:“安甯,向日奉孝、奉先、德謀皆亡,吾至今尚且惜之。

    此次曹操來勢兇猛,若力不能制,江南化為齑粉矣。

    ” 崔琰道:“主公,田大夫所言甚是,曹操此來,傾中原兩川諸蠻之士,如何能以力拒?主公宜早定計,以免江南百姓受苦。

    ” 葉飄零道:“曹操傾盡全力,氣勢洶洶而來,豈肯僅得尺寸之地而回?”田疇道:“疇雖不才,願孤身往曹營說之。

    ”葉飄零搖頭道:“如此太過兇險,且恐大夫縱舍性命,亦難有所成。

    ”田疇道:“受主公厚恩,誓當以死相報。

    疇何惜此身,但願主公能度過此劫,養兵育民,終于剿滅國賊,安定四方。

    ” 麾下群臣,議論紛紛,一人閃出大喝道:“兵來将擋,複有何懼!況曹操自來送死,吾等豈可不戰而屈乎?”衆視之,乃是廬江周瑜周公謹,年方三十有一,正是春風得意之際,風流倜傥,天下聞名。

    葉飄零大喜,頓時想起周郎縱火三江口,驅退曹操百萬兵之事來,拊掌笑道:“有周郎在此,何懼曹操之強!公謹且試言戰況。

    ”周瑜道:“曹操遠涉江湖而來,數犯兵家大忌,軍勢雖盛,不足憂矣。

    ” 簡雍道:“正要請教公謹,曹操用兵,彷佛孫吳。

    然而百萬之士,難以統領,未知疏漏何處?”周瑜道:“洛陽不穩,朝政未定,聖上久有清除亂黨之意,曹操遠離根本之地,其取死之道一也。

    北方之兵,不習水戰,西川之士,尚未歸心,曹操不從洛陽全力進兵,試圖強仗舟楫與江南水軍争鋒,其取死之道二也。

    曹兵百萬,日耗錢糧甚多,吾等稍加堅守,到得寒冬一至,彼軍糧草不繼,必無戰心,其取死之道三也。

    驅北方之兵,蠻荒之士遠道而來,水土不服,必生疾病,不堪一戰,雖多安懼?瑜請得水軍三萬,保為将軍破之,生擒曹操,進取西川!” 一番話說得衆人喜笑開顔。

    又閃出一個白面書生,吳人陸遜是也,進言道:“曹操取死之道第六:河北未定,劉備久有圖操之心,若能聯劉相抗,南北夾攻,曹操覆滅,當在即日!”葉飄零大喜,方與縱使河北,已有人先來報道:“青州周倉出使,言有機密相報。

    ”葉飄零看着陸遜道:“諸葛亮知汝心也!”遂請相見。

     周倉入拜,呈上劉備之書,書曰:“比聞曹操南下,北方空虛,吾等将襲其後,解君侯之危。

    望君侯舉江南之衆遏其前,則操勢必弱,河北、江南益強,鼎足之形成矣,願君侯勿疑!”葉飄零大喜道:“吾正有聯劉之意,何疑之有?多年未見使君清範,不知使君貴體安康?”周倉于是盡言河北之事。

     原來劉備在河北多年,待得袁熙身死,河北之衆推劉備為燕趙之主,諸葛亮用火攻禦烏丸于長城之外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