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回 未消鐵血當年恨 又續寶刀今日情

首頁
    青州萬無一失,何慮之有,此曹軍詭計亂我軍心也!今公明既到,吾兩邊受敵,隻得先往勸公明暫退,倘若不從,隻得斬之,以警魏将。

    ”心下卻暗暗歎息:十年老友,真要戰場相逢麼? 于是點起五千兵士來迎徐晃。

    兩軍列陣,旗門高立。

    徐晃見關公策赤兔馬,縱青龍刀,立在陣前,雖然年方四十有四,卻已須發皆白,又想起昔日杜夫人年華大好,自雲長斬将奪關去後亦是風霜兩鬓,不禁暗歎:“紅顔易老,為将易衰。

    ”但聽關公緩緩道:“對陣徐公明安在?”魏兵齊懼後退,徐晃閃出,欠身答道:“自别君侯,疏忽數載。

    不想君侯方當壯年之際,須發卻已盡白矣!憶昔少年相從,多蒙教誨,常自感激。

    今君侯英風震于華夏,使故人聞之,不勝歎羨!茲幸得一見,深慰渴懷。

    ” 關公歎道:“年華易老,吾與公明俱老矣!今日之戰,真不可免否?”徐晃道:“吾此生本不敢與君侯對陣,然國家之事,徐晃不敢以私廢公,今日雖死,永憶雲長高義。

    想雲長若與徐晃易地而處,亦當如此。

    ”話雖如此,冷峻的眼神中,為何卻總有淚珠在滾動? 關公歎道:“公明所言甚是,今日之戰,你我俱不可手下留情。

    ”徐晃颔首,忽然與公一齊仰天大笑。

    兩邊牙将,各捧美酒,關公與徐晃共飲一杯,齊聲道:“從此再難對飲,人生如夢,誠不虛言。

    ”各自閃開。

    徐晃望着這震懾了他們整整一代人的戰神,心下黯然:“雲長啊雲長,今日汝便斬我,恐汝亦已命不久長,他日黃泉,吾等還可再飲。

    ”高聲叫道:“帶馬扛刀!”左右齊道:“是!” 關公大驚道:“公明此為何意?”徐晃道:“自當日洛陽蒙公不棄,盡以春秋刀法精義相傳,十載苦思,頗有難明之處。

    今日徐晃當以春秋刀法請教,以解平生之惑,雖死黃泉,無恨矣!”關公聳然動容,再不出聲,躍馬而上,來敵徐晃。

    一陣清風吹過,右臂傷口隐隐酸麻。

     兩将陣前戰到八十合,徐晃尚且不落下風,春秋刀法愈加狠惡,關公眼中露出了迷惑之色,難道此番真的氣數已盡?徐晃這時已察知關公右臂少力,不知受了什麼暗傷,這便是昔年斬華雄、誅文醜、破顔良,滅周泰,水淹七軍,名揚天下的關雲長?四海相傳的神話,莫非今日便将終結于此?徐晃心如刀絞,當此之際,他又怎能不加留情? 關公鳳目圓睜,可這一次不會再有人頭落地了。

    萬軍一齊歎息,細雨漸漸淅瀝。

    遠方又有一彪軍馬來到,上書旗号竟是魏王曹操。

    這一代奸雄也到了,是來宣告關雲長的神話已經結束嗎? 鳴金,後退,徐晃退回。

    關公右臂疼痛愈烈,呆在雨中,往事已矣,如今的他,再也不是昔日一招破敵的神将!隻有關家四子脆生生的叫道:“父親!”眼見關公于馬上連連咳嗽,急扯戰袍上前,為父親披上。

    關公更是一怔,這戰袍,正是十年前曹操于洛陽三裡橋所贈,自己這次發沖天之怒要斬國賊,可卻不知不覺将這錦袍帶在身邊! 朦胧之中,曹操來到陣前,緩緩道:“雲長兄、二将軍、漢壽侯、美髯公,别來無恙否?”依舊是一連串的稱謂,可是眼前此人的确便是那欺君罔上的國賊。

    關公一愣,舉起大刀。

    曹操一驚,退了數步,道:“二将軍,吾未能替汝好生照顧杜夫人,萬乞恕罪。

    ”關公不語,半晌才道:“她死了?”曹操歎息一聲,緩緩點頭。

    關公道:“亂世之中,女子原本朝不保夕。

    ”曹操急道:“雲長兄,汝不能再客居于此,青州當真已為宵小鼠賊所取,吾絕不诳言。

    ”說着将前日使書奉上。

    關公輕輕接過,展開一看,面色絲毫不變,輕聲喝道:“退兵!”聲音苦悶之極,曹兵曹将不禁為之難受。

     關平叫道:“父親!”關公擺擺手,關平隻得将旌旗一展,衆将前隊作後隊,緩緩後退。

    曹操微微躬身,數萬曹軍齊道:“恭送關将軍東歸,願将軍尚自珍重!”關公身一顫,噴出一口鮮血,默不做聲,掉頭去了。

    曹操引萬軍往東郡而來,莽蒼之間,唯聞馬蹄作響,狂風呼嘯出聲。

    這正是:冷看疆場決戰處,金戈鐵馬更多情。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