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回 失手足英主奮怒 據長江書生建功

首頁
    楊盆既去,吳班與張苞發現張飛之屍,頓時哭倒,飛報劉備。

    劉備頓時昏暈,醒來哭道:“原來是楊盆這厮為奪倭國基業,撺掇孫權害我雲長,借吾之力滅盡孫氏羽翼,好使他乘便稱王,今又損了翼德,吾切齒深仇,乃楊盆也。

    ”遂返邺城。

    張飛生前嘻笑愛鬧,文武百官多與交好,一齊哭拜靈前。

    夏侯雪聞得,千裡趕來,斷發于地,誓以伐倭,以報大仇。

     于是劉備調集新募水兵,召見孔明,商議伐倭之舉。

    孔明急拜倒道:“大王切切不可!如今中原混戰,至今未決,我幽燕之地新喪青州,又去關張棟梁之将,基業危如累卵,主公若但念私仇,遠征海外,漢室衰頹,當在即日也。

    ”劉備道:“吾失二弟,縱得萬裡江山,複有何益!” 趙雲道:“國家大事,公也,兄弟之仇,私也,若能定中原而服八荒,自可召集八方義士共讨倭夷,今若越海,生死難料,國家危矣,願以國事為重!”劉備答道:“二弟俱損,吾不獨生,桃源盟誓,至今繞耳,如何能論國事?”孔明道:“即便出兵,需請聖上定奪。

    ”劉備答道:“吾承萬歲深恩,動兵原有便宜行事之權,若禀聖上,恐吾縱然違旨,報仇之心不可息也。

    ” 衆皆默然,于是劉備聚集水軍,又将原有步卒半數改編訓練,議伐倭國。

    孔明道:“大王既越海千裡,虛國遠征,需謹防曹操乘勢來圖。

    ”劉備道:“幽燕共有精兵十萬,丞相需用幾何,可保邺城?”孔明歎道:“幽燕四面是敵,兵馬雖多,勢難堅守,吾願聯絡葉飄零,盡平生之術為大王免除後顧之憂。

    茫茫大海,禍福難料,大王千萬謹慎,倘大王有失,吾亦難以回天也。

    ” 劉備乃上書獻帝,保奏葉飄零進位荊國公,加九錫,使遏曹操,這邊卻在樂陵大造海船,預備出師。

    關興謂尚香道:“如今真相大白,諸般事端皆因楊盆挑唆而起,尚香姑娘,可願随同出海,共報國恨家仇?” 尚香歎道:“雖是楊盆争霸,吾兄亦本有問鼎中原之意,如何怨得旁人?吾數年來頗受楊盆照顧,舊恩不敢有忘,何忍對峙疆場?”關興急道:“此等奸雄,豈有真情實意?如今孫氏在倭土勢微,楊盆既懷大志,必然大起幹戈,逐一誅滅孫家宗室,而自登九五。

    尚香姑娘,豈能棄本家不顧?” 尚香思忖半晌道:“如此我便出海,勸谕楊盆回頭是岸?”關興大喜,一把拉住尚香之手道:“我本有私心,如今姑娘願與同行,那是再好不過了。

    ”尚香道:“便有私心,又何必說出口來?”關興道:“此番出海,為國為父,義所不辭。

    隻是我從未涉足汪洋大海,思之不免有渺茫之意,但得姑娘相伴,風浪滔天,吾亦無所畏懼。

    ”這邊按下不提。

     隻說曹操在壽春,因見江南元氣已損,又有九十三甸與八番起兵攻打,如今江東六郡空虛,并無兩将把守,遂起兵五萬出壽春、合肥而向秣陵。

    陸遜聞之,急召孫瑜、張翼、雷銅商議。

    孫瑜道:“如今秣陵守軍,不足一萬,其勢不可與曹操硬拼,可速與襄陽告急,這邊據守濡須塢,不使曹操渡江。

    ” 陸遜道:“劉備兵向青州,曹操後方未穩,心必不安,師雖南下,意在北方,一旦稍微受阻,必思退兵,縱然勢大,無所懼哉!倘向主公求援,西川、宛城乘勢襲取荊州,我軍根本喪矣!今可如此如此,曹操必然無功。

    “衆将依言,于長江南岸紮下連營,又于秣陵城外多豎箭樓。

     卻說曹操先頭部隊淩操已下濡須,遙見長江南岸營寨密布,不計其數,心下驚疑,飛報曹操。

    曹操失驚道:“吾早探得明白,江東守軍不足萬數,如何營寨如此之多?”夏侯德道:“此必疑兵之計,王上勿憂。

    ” 曹操大喜,傳令三更渡江,一夜并無敵兵來擋,隻殺入營中,虜獲零零散散數百小卒,于曹操座前相告:“江東本有萬餘士卒,因慕容大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