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回 失手足英主奮怒 據長江書生建功

首頁
    帥南征,不敵象陣,又抽調小半去援。

    陸都督聞得大王駕到,隻有虛紮營牆,以惑大王。

    ”曹操大喜,一路奪了江南連營。

    楊修進谏道:“小卒之言,未可深信。

    大王宜速發雄兵去取秣陵,須防陸遜别有詭計。

    ” 曹操叱道:“汝黃口孺子,白面書生,豈知兵家之事?今軍士渡江,遠來勞苦,何堪一戰?”楊修冷笑退下。

    曹操忽然醒悟己方背水,急令出營,未幾三面火箭齊到,各處帳篷,烈焰沖天。

    曹操急出,遙見長江南岸,綿延百裡,一片通紅。

    己軍早已混亂不堪,紛紛入水避火。

    曹操拔劍大呼道:“身後并無退路,不進必死,今秣陵兵少,衆将何不努力向前,取秣陵安家?”曹營衆将聞之,即領各營兵士穿越火海,直往秣陵殺來。

    箭樓守兵見曹軍如此悍勇,一齊退卻,一應牌樓,盡皆棄了。

     曹操急追,未行數裡,陡然地陷。

    曹操大驚,方悟陸遜故示以虛,誘己輕進,正自忿怒,三面喊聲大起,箭蝗如雨射到。

    曹兵連中詭計,如何不驚,紛紛轉身奔逃。

    軍勢頓時崩壞,曹操猶在大呼督戰,雷銅、張翼齊到,大呼:“休要走了曹操!” 曹操方驚覺己軍早已逃遁,身邊護衛不知何往,急忙退走。

    雷銅張翼大呼追來,隻迫得曹操魂飛魄散,連聲叫苦。

    忽然斜刺裡一将沖來,大喝道:“休傷吾主!”挺槍上前,戰退雷銅,逼走張翼,保曹操退到江邊,卻是泰山巨平于禁于文則是也,前被關公所擒,後被孫權縱歸曹操,閑置軍中。

     此時江岸餘火未熄,陸遜領軍擂鼓大進,曹兵為火燒水淹者甚多,亂軍之中,曹操又與于禁失散,直往各處亂竄,不提防腳下被焦木絆倒,兩個兵士擁上,一把按住。

    曹操歎道:“今番死于小卒之手!”不由得涕下,道旁轉過一人,砍死二卒,道:“大王休驚,典韋來也!” 曹操方得定神,典韋殺散追兵,抱着曹操下江。

    許褚早奪了小舟相候,接了曹操往北。

    飛箭急下,典韋舞槳擋格,帶傷十處。

    江中曹兵各自攀舟,大呼:“大王救命!”皆被許褚砍斷手指墜水。

    陸遜大獲全勝,收拾戰果,返回秣陵去了。

    龐統援兵,恰才趕到,聞得陸遜已然建功,暗呼可惜。

     曹操退回合肥,聞報劉備已向青州,孫權屢敗,欲圖南進,又恐勝不了陸遜龐統,進退兩難,忽報龐統遣使送書來到:“大王位極人臣,功蓋四海,當勵精圖治,不負天下所望。

    何擅刀兵,緻使生靈塗炭?眼見便有夷陵之禍,竊為大王慮之。

    ”背面又注道:“足下不死,江南不安。

    ”曹操大笑,罷了南征一事,又複封于禁為虎威将軍。

    于禁伏地道:“吾降關公,雖屬無奈,終是傷了大王與将士之心。

    今立居高位,大王軍法何在。

    日後于禁又如何治軍?禁非不圖爵位,然願以積功而升,不敢一日而就。

    ”曹操歎道:“文則真君子也。

    ”遂令為忠義校蔚,傳谕三軍,于禁為保士卒,忍辱負重,非投降之人,無論文官武将不得另眼相看。

     葉飄零援兵行到半途,聞得陸遜已火燒曹操,便往秣陵召而責曰:“吾已有言終生不用水火之計,以免殺戮過多,卿為何不聽号令,私自縱火?”陸遜道:“情勢緊急,不得不然,今仆已知罪了。

    ”安甯在旁道:“飄零,汝言謬矣。

    行軍打仗,但求克敵制勝,焉能諸多顧慮,縛手縛腳?汝欲行仁義,何不以奇計早定天下,清楚戰亂,蒼生便廣受福蔭了。

    ” 清兒亦道:“飄零,伯言年少,此番為國建功,理應升賞,何以……?”忽然瞥見龐統、陸遜盡皆含笑,心下乖覺,連忙住口,附帶拉了安甯一把,使他住口。

     安甯還待分說,清兒扯他出外,道:“安甯,你好不知飄零!早平天下,蒼生脫難,飄零豈有不知?故斥伯言者,為民心計,非本意也。

    ”安甯用手加額道:“偏是這許多鬼蜮伎倆,幸得吾棄了徐州,不複為一方之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