儉,隻為夷侯拓展基業,原有取代之禍心,吾斷不容此賊。
”
劉備背後一人突然站起,直取甘甯喝道:“汝迫死吾兄,卻又怪得了誰來?”揮刀即砍。
甘甯隻得躍開,以茶幾擋架。
安甯将蛇矛起處,分開二人。
衆視之,乃關興也。
周瑜道:“燕王,你我份屬同盟,如今同仇敵忾,勞師遠征,更應同舟共濟。
”
劉備道:“公謹之言是也。
”喝退關興,商議破敵之策。
安甯道:“倭人愚蠻無識,唯仗地利。
吾等水土不服,糧草短缺,宜早出陣,決一死戰,倭人自非吾等敵手也。
倘延遲歲月,吾等将士皆病,難以相争矣!”周瑜道:“安将軍所言雖是,然硬拼亦非上策。
興霸,剛才我未讓你現身,内中有計,汝可知否?”
甘甯便道:“請都督明示。
”安甯在旁眼珠一轉,已道:“莫非教興霸假作青州逃回,複歸楊盆,以作内應?”周瑜笑道:“吾軍方至,興霸便歸,恐楊盆狡詐,不肯深信。
吾欲使興霸入城,想法聯絡孫登,設宴相邀楊盆詢問破敵之計,卻暗伏甲士擒之,興霸于中取利,兵不血刃誅了楊盆,倭人自服也。
”
安甯道:“妙哉,然而此事務須隐秘,興霸到得宮中,楊盆必請興霸入府,此間興霸不可有任何動靜,以免機關洩露,切記切記。
”甘甯允諾,連夜改裝,作狼狽之狀,來倭城下叫門道:“吾黃龍太上皇座下定海将軍甘甯是也,今從周瑜軍中逃脫,求見聖上。
”城樓上有人探出頭來,正是倭将山本小次太郎,叫道:“原是興霸複回。
如今倭國事務多由攝政王統管,正與陛下上朝,請進宮去吧。
”
于是将甘甯接入,引進皇宮,先拜高天皇帝孫登,再拜文成武德攝政王楊盆,道:“小将甘甯,自太上皇青州兵敗,單騎突圍,誓不降曹,流落曲阿,正逢周瑜出海,臣假意相依,方得歸國,此我大倭皇帝陛下洪福保佑,臣方得生還矣!”衆臣皆歡呼稱賀道:“高天陛下名揚四海,洪福齊天,光照寰宇,萬壽無疆。
攝政王文成武德,一統周天。
”
孫登眼望楊盆。
楊盆便道:“将軍身在敵境而不忘本國,真大大的忠臣也。
今日遠來,可暫住吾王府之中暫歇,賞銀千兩,賜美女百名。
”甘甯拜謝,列入班中。
孫登退朝,甘甯即随楊盆來到攝政王府,一路應付楊盆所問諸般周瑜軍中之事,對答如流。
楊盆安置甘甯住下,與朱恒三将即山本小次太郎諸人曰:“周瑜軍昨日方來,甘甯今日便來投奔,其中或有内情,未可深信。
今日汝等可尋甘甯鬥酒,趁醉逼問其情。
”諸将皆應了。
楊盆卻另與朱然附耳言道如此如此。
朱然應了,卻起身先來拜會甘甯,道:“吾一路為楊盆所迫,勉強相從,非本心也。
今楊盆僭居攝政之位,威逼主上,甚于曹操。
興霸乃忠烈之士,必不忍見主上窘迫也。
”甘甯答道:“攝政王于平定倭土,數有大功,此正社稷中臣,何與曹操比類?”朱然怒道:“汝受孫氏大恩,今亦投反賊,有何面目去見破弩将軍?汝對楊盆忠心耿耿,可知他今晚便使吾前來欺汝?”甘甯方知朱然非來試探,見朱然如此多情,心下感慨,頓将安甯囑咐抛到九霄雲外,急道:“吾乃戲言,破弩、讨逆、黃龍陛下與甯皆有深恩,義不相負,吾此來正為救孫氏脫離倭土!”
朱然大喜道:“吾有此心久矣!今得興霸相助,大事必成!”兩人商議已定,朱然暗于酒中放下蒙藥,晚宴之時,先敬朱治、朱恒及兩員倭将,随即打倒四人,奪了倭将腰牌,偷出王府,便往深宮。
行至半途,四面喊聲大起,伏兵齊至。
為首一人正是楊盆,笑道:“二位果然妙算,無奈在我王府之中商議,明欺我倭土無人哉?”又與朱然道:“吾待汝不薄,今日如何反吾?”朱然大叫道:“汝忘恩負義,欺君罔上,使吾肝膽欲裂,何言不薄!”大叫一聲,舞槍沖去,半途忽然倒回,直取甘甯。
楊盆急甩手箭出,射死朱然,冷笑道:“汝好心狠,欲取興霸性命以堅吾信乎?”甘甯見朱然睜目倒下,一時之間不知他是友是敵,心下卻陡起一股寒意:“吾此計已敗,公謹能否還能取勝?”楊盆道:“興霸,汝乃一代将才,朱然何人,膽敢謀害于汝,吾故殺之,今番至此,何不于盆共圖大舉,日後進去中原,平分天下?”甘甯大叫一聲道:“吾乃何人,豈與奸詐小人為伍!”橫刀沖殺,奔回末藚。
周瑜聞得大怒:“楊盆如此奸猾,速與我進擊倭城,決一高下!”這正是:海外烽煙今又複,倭心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