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故土,遠在他鄉。
秋風激蕩,撲面生寒,周郎輕輕吟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拿我箫來。
”依舊是一首《長河吟》,夷陵的大火卻是否還能照亮九霄?衆将默然靜聽,此刻襄陽城裡,那傾國傾城、羞花閉月的小喬,可是也正以錦繡年華剪燭撫琴,等待良人回還?當紅日西沉,萬籁俱寂之際,箫聲漸低,終不可聞,周郎悄然閉目,薨于衆将扶持之中,兩根稚尾高挑,尚在微微晃動。
後人有詩歎道:
自古江東多俊傑,誰如公瑾最風流。
輕搖羽扇傳千裡,暗奏短箫照萬秋。
王佐英才思社稷,驚天偉業報神州。
幽魂夢斷付滄海,歎恨狼煙何日休!
周郎已薨,将士皆哭拜船頭。
又報劉備病重,衆人愈加哀切,船隊所到之處,号泣之聲激蕩海面。
離樂陵還有一月水程,甘甯等扶周郎之靈轉道南行,前來拜别劉備。
此時劉備已氣息奄奄,執安甯之手道:“孤今雖去,猶以漢室為念。
願飄零吾弟與孔明善保同盟,共滅曹賊,則天下幸甚,蒼生幸甚!”又與關興張苞道:“吾與汝等父親桃園結義,二十年來肝膽相照,各無二心。
今二弟皆去,吾亦相随,共聚黃泉,再續金蘭之情。
汝等與劉禅亦昆仲之分,親如骨肉,勿得相殘。
”
關張共拜泣于塌前,一小卒端水而入,獻與燕王。
燕王深為感慨道:“臨行倉促,糧水皆乏,而卿獨省下與孤,孤實愧焉!卿非雲長麾下第十九營韓烈乎?”韓烈乃尋常兵士,未料燕王竟記得其名,大感榮寵,哭道:“王上與關君侯對我等恩比天高,今至此境,乃蒼天不明矣!”
劉備微微而歎,又喚尚香囑曰:“汝與安國情投意合,萬勿以長輩仇怨延誤良緣,可為夫婦,共保漢室!”尚香伏地道:“乞退左右,仁有肺腑之言。
”于是衆人皆出,尚香泣道:“仁幼讀詩書,雖居海外,亦聞王上之名。
仁自孩提之時,便發宏願,但求與絕世英雄共創基業,初識楊盆,以為王霸之才,如今已知不過一奸佞獨夫也,毫無海洋之量。
後随王上,親見王上宏圖天下之志,百折不撓之心,光照日月之義,山高水長之恩,此天下英雄莫可比類焉!安國雖長于仁,而仁素以安國為弟,情願以餘生想報王上,雖死無憾!主公若去,仁當披發面世,以度殘生。
”
燕王大驚道:“不可,姑娘原倭國公主,未受征戰四方之苦。
觀備一生,颠沛流離,難以安定,甘糜二妻,屢落敵手。
備實紅顔之中不祥者也。
況備年将半百,如今更近彌留氣竭,姑娘妙齡之年,不可意氣行事,若不助安國共建功業,備雖死亦不得安生矣!”
乃呼關興而入,令二人交拜于地,緩緩道:“少年氣盛,多有良緣在畔而不知自惜者,到老皆悔不當初,汝等切勿效之。
”指心而薨。
衆人皆入而哭。
尚香拔劍削發獻與塌前道:“王上囑吾輔助安國,不敢有違,然此心究已随王上而去,一心但求功業,不問他事,王上有靈,詳為尚香察之。
”于是拜關興為兄而稱之為弟。
關興既傷父伯之勢,複悲尚香之情,一時心亂如麻,嗚咽無聲。
至此前後不過一載,關張劉相繼辭世,正應了當年桃園之誓,天下有情人無不慨歎,後人有感而詩曰:
怒氣沖天領萬騎,隻悲舊義已歸西。
蒼生血淚成千廟,将士身家換百戟。
直挂雲帆越滄海,拼将仇恨染旌旗。
當年若把扶桑滅,後世炎黃脫鐵蹄。
自曹操東出夔關,小将紛争新野,關公威震華夏,張遼覆沒江南,孔明計取晉北,張飛智破孫權,陸遜長江放火,慕容南疆顯威,劉備大舉雪恨,周郎兵伐遠倭,前後三載,大戰此起彼伏,至此方得安甯,三國又換另一番氣象,畢竟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