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不敵,一時勝負之局并不扭轉。
岸邊又有一支敗兵退回,卻是魏延、廖化人馬,領命偷襲東郡,早被曹仁暗伏精兵擊退,這時救了關興張苞,一同北渡。
張郃取勝,也不追趕,回拒東平。
這邊趙雲埋伏多時,果見曹仁引兵經過,暗歎丞相料事如神之計,嚴顔飛馬來報:“魏延、關興、張苞諸路皆敗,丞相着速速回兵。
”趙雲大驚,約束衆軍亦歸本寨。
孔明輕點人數,折了近萬,心下憂悶道:“明日吾親自渡河以觀虛實。
”于是整軍自範縣渡河,東平湖畔下寨。
孫尚香、馬雲祿又領青州軍前來助戰。
次日,孔明自引數千軍士前來搦戰。
張郃便出,孔明道:“張将軍本河北棟梁,何故降賊?今日漢帝在邺,君可卸甲來歸,自可名标青史,位列封疆!”張郃大罵道:“汝本琅邪村夫,豈敢不識天時,以卵擊石!”見得孔明身後軍型不整,冷笑道:“說什麼孔明用兵如神,原來皆是虛幻!”引軍上前,來捉孔明。
關興張苞推轉四輪車便走。
孔明将張郃引入陣中,大旗卷處,變做八陣。
于是愁雲慘淡,暮霭重重,張郃頓時不辨得東南西北,四面敵兵槍矛揮舞,隻是亂搠。
張郃長歎一聲道:“此必妖法也,可悲吾不死名将之手,被困幻術之中,雖死難服!”募地裡西南角一軍殺入,乃司馬懿也,急道:“此孔明八卦陣也,人所難破,乘其兵力不足,陣勢尚未完全合攏,将軍速随我出陣!”張郃如癡如醉,跟随司馬懿殺出。
孔明搖扇呼司馬懿道:“仲達慢走,既識此陣,何不破之?”司馬懿道:“吾豈能中汝之計再入此陣?不勞相送,他日再逢!”孔明道:“如此東平城吾自取了。
”司馬懿道:“一發送與汝罷!”急急奔逃。
張郃怒道:“公膽小何如鼠類,孔明如此羞辱吾等,豈可不與一戰?”司馬懿道:“公不識陣法,不知八卦陣之妙。
八陣既成,庶幾不敗。
吾等不可恃勇,暫回東郡,合兵再作良圖。
”張郃無奈,各路軍齊返東郡。
諸葛亮布陣取了東平,與衆将道:“司馬懿見機明斷,性堪忍辱,真非常人也,吾等進軍,務必謹慎,否則必然有失。
前日兵敗,便是明證。
”衆将領命,哨探巡邏,并不敢因獲勝而稍有松懈。
卻說曹仁見失了東郡,不覺心下震駭,便與群臣計議道:“聞得葉飄零已奪宛城,分三路逼近洛陽、虎牢、許昌,吾料兖州終不可守,不如早退?”滿寵道:“吾等若退,徐州公明、文則與數萬兒郎如何?華北千裡沃土如何?願将軍重振昔年禦關羽之威風,再揚當日取青州之決斷!不可輕言退字動搖軍心。
”
曹仁愧道:“伯甯之教是也,然則有何禦敵之策?”司馬懿道:“孔明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不早決,何足懼哉,吾有一計,可破孔明!”張郃冷笑道:“隻恐畏亮如虎,枉作蝼蟻鼠輩一流!”司馬懿凜然道:“吾見八陣而退,乃保存實力,以為長久。
幽燕苦寒,久經戰亂,孔明縱有經天緯地之才,焉能長期與曹魏大國相抗?将軍智勇雙全,豈能不察?”
張郃道:“仲達思慮深遠,張郃深敬之,然而此刻孔明初得東平,必然安民撫衆,不在營中,何不前往襲之,以挫其銳氣,再複東平!”司馬懿急道:“不可,孔明必有準備。
”張郃大怒而起,道:“如此膽怯,豈是不畏孔明!”
曹仁忙道:“兩位皆當世名将,何必如此争競,非魏王所願也。
”便與張郃一萬軍馬。
張郃點起兵将,道:“吾等此去,必舍死沖殺,盡滅東平軍馬,豈止挫敵之鋒哉?”衆牙将見張郃神威凜凜,皆道:“願從将軍,拼死建功!”乃分作兩路,夾攻東平大營。
這邊司馬懿急道:“孔明治軍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