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孔明一渡黃河,得了青州之地,經營有年,民心重附。
又當日西川随趙雲失散火中将士,聞得主公已在冀州,絡繹來投。
幽燕之地,将星閃亮。
這日接得葉飄零之書,心下大喜,禀明獻帝,上表出師,引六萬兵士,嚴顔、廖化為先鋒,趙雲、魏延為大将,關興、張苞為帳前護衛,留向寵于宮中總攝禦林軍事,兵集濮陽,擺下前後左右中五個大寨,欲待緩緩進擊。
臨行,馬超發書來道:“如今寨外已無憂慮,聞得丞相二伐中原,懇為先登,報先王厚意,雪家父深仇,超感恩無盡。
”孔明回道:“兵伐中原,遠非一日可就,南征欲勝,先保北土平安。
孟起乃北方屏障,此任非他人所宜也。
将軍神勇,天下知名,平定河洛之日,何愁功業不建,父仇不雪?願将軍思之,盡股肱之力以保疆土,即為平南第一大功也。
”馬超得書方止。
白馬守将邵悌急使人告知征東将軍曹仁。
曹仁聞言大驚,急召衆将,道:“諸葛村夫奪得青州,猶自不足,今番又引兵來犯兖州,如何應付?”滿寵道:“諸葛亮屯兵濮陽者,欲取白馬斷吾退路,卻乘勢圍而攻之。
可引一軍先在白馬搭上浮橋,使少許人馬把守,待諸葛亮渡河時放火燒之,可獲全勝。
”曹仁依言,使呂翔領一萬軍前往。
忽報司馬懿與二子自梁都來到,急與曹仁道:“呂将軍前往白馬,東平、東郡危矣!”曹仁驚問為何。
司馬懿道:“孔明雖傾國而來,兵猶不足,焉敢襲取白馬,深入我境乎?倘陳留與我兩路夾擊,河北軍不得還矣,此必佯攻白馬,實取東平,步步逼進而奪兖州也。
”曹仁省悟道:“諸葛村夫用兵人所難測,如此奈何?”
司馬懿笑道:“此事不難,吾已思得一策在此。
隻教呂翔依舊去搭浮橋,使孔明以為吾等中計,隻待白馬受襲時,不必理會,徑往攻取濮陽。
吾等于東平湖畔埋伏,但見得白馬、東郡火起,一齊殺出,将孔明截于黃河之内,有何不可?”曹仁聞言大喜,着曹真與張郃各引一軍往東平而來。
卻說孔明于濮陽,喚泠苞道:“汝引三千兵士前往白馬,多豎旌旗,以為聲勢。
”泠苞領命去了。
趙雲道:“白馬地處東郡、陳留之間,些許兵士,縱奪白馬,不可守也。
”孔明笑道:“子龍所言甚是,吾意隻在東平也。
可引一萬軍先伏東平、東郡之間,倘曹仁後援來到,任其走過,待其回軍方可殺出。
”趙雲領命去了。
孔明又喚魏延、關興、張苞,一一授了計策,自與孫尚香、馬雲祿四面接應。
卻道關興、張苞引軍趁夜渡了黃河,直投東平大寨而來,遙見寨中燈火昏暗,軍旗不整,于是領軍殺入寨中,直往中軍帳上,不見一人,知是中計,急令退出。
令剛出口,四面喊聲大起,丁奉從左邊殺來、徐盛從右邊殺來,兩路軍馬,不計其數。
關興、張苞分别上前接戰十數合,領軍急走。
剛到河邊,一路伏軍殺出,當先大将卻是張郃,大喝道:“關張二小兒往哪裡走?張郃在此久候多時!”三軍聞言,一齊顫栗。
張苞大怒道:“安國先走,老張來斬此人之首!”關興即領軍來奪戰船,張苞高喝道:“小張匹夫,拿命來!”拍馬舞矛,直取張郃。
張郃急忙應戰,五十合間,張苞愈加奮勇。
這邊丁奉、徐盛棄了關興,合力來圍。
關興見狀道:“吾與興漢乃是兄弟,生死不離,衆軍先渡報知丞相!”重又上岸,大刀直取丁奉、徐盛。
無數合,身邊敵衆紛紛辟易。
關興急回頭,帳下兵士齊聲叫道:“吾等雖然不肖,焉敢棄将軍先走乎?”關興熱淚盈眶,大聲道:“諸位如此忠烈,真不愧大漢子民也!此役倘若得生,吾等皆為兄弟!”衆軍奮勇上前,張郃之軍心驚膽顫。
無奈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