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葉飄零平定河洛,乾坤震動。
漢獻帝即遣孔明往官渡與葉飄零會師。
葉飄零乃造高台迎之,大宴黃河,使衆将作歌言志,以激孔明。
正舉杯大樂之際,忽然司馬懿進言道:“二公子文武皆成,何不使之上台一顯身手,以立威信。
”葉飄零不禁喜道:“正要觀吾兒之才。
”乃喚歸塵逐流上台,道:“諸葛丞相乃當世第一奇才,汝等速來參拜。
”于是歸塵逐流皆伏拜諸葛亮身前。
諸葛亮連忙扶起觀之,但見歸塵面色白淨,頭角峥嵘,細眼裡微見渺渺煞氣,行走處飽含虎虎龍形,逐流年齒尚幼,面如冠玉,齒白唇紅,甚是乖巧,當即笑謂葉飄零曰:“虎父無犬子,将來必為漢室宗臣。
”便将書生玉佩贈與歸塵。
葉飄零道:“丞相過獎了,孤此生能為漢室盡忠,名标青史,當永感丞相大德。
”與二子曰:“今番諸葛丞相至此,我江南之士榮寵有加,汝等可作歌相賀,丞相必當量才而授,使汝等受用終生。
”
逐流歸塵對望一眼,葉飄零忽然想起:“歸塵兒雖然聰穎,隻是少出寒門,文才不精,自幼體弱,武藝未成,我昔日恐其為群臣小觑,自來不教他與逐流共同作文比武,今日如何一時忘了。
”待欲收回,其言已出。
正自為難,歸塵開口說道:“父親既有考較之意,二弟可先歌一曲。
”逐流道:“應當大哥居先。
”歸塵道:“詩詞歌賦一道,二弟素來更精,還是二弟先來。
”逐流還在推讓,葉飄零道:“大哥既然讓你,逐流居先罷!”自個回座,見司馬懿在旁,便低問道:“仲達才智過人,豈不知歸塵素不專文武之道,怎地撺掇二子賦詞?今番吾令已出,如何為歸塵推诿?”司馬懿道:“主上勿憂,世子天縱奇才,既知此會,必然早有準備。
”
樂聲又起,逐流便問歸塵道:“大哥,父親喜好什麼題目?”歸塵告曰:“父親書劍青巾,平定半壁江山,心下高興,故在此築台設會,慶此蓋世奇功,二弟豈能不知?”于是逐流沉吟半晌,還是一曲《鹧鸪天》,但聽逐流歌道:
“不是天生效勇夫,天生唯願覽群書。
身逢動亂武功盛,身遇升平文采殊。
翻覆手,展宏圖,諸奸盡掃萬妖除。
高光漢武皆慚恨,五聖三皇隐太虛。
”
葉飄零正自心憂歸塵出醜,忽然聽到逐流下阙扶搖直上,吃了一驚,铿的一下,酒杯落地,摔為碎片。
逐流不知何事,急轉過身來。
葉飄零大步而起,啪的給了逐流一耳光,喝道:“辱子狂言!汝父不過江南一無名小子,偶得天恩,方得不負平生所學,為漢家社稷躍馬執蹬,平生之願足矣,豈敢自比高光漢武?更莫論三皇五帝,此華夏之祖宗,炎黃之聖人也,汝敢如此妄言,敗我家風,壞我一世清名乎!”
逐流急忙跪下,顫聲道:“孩兒隻是心慕父親神武,感念父親大功,未有絲毫褒貶前賢之意,孩兒萬死,但乞父親勿怒。
”葉飄零甩袖道:“二十年征戰沙場,皆因漢室洪福,此乃天數所定,吾安有微功絲毫?汝此等僭越犯上之言乃是何來?”司馬懿未及如此,目瞪口呆,但見得歸塵拜倒其後道:“父親且歇雷霆之怒,二弟年方十一,不通世事,此皆崇敬父親之言,豈能另有他意?望父親明察。
”
葉飄零道:“幸得諸葛丞相不是外人,否則傳揚出去,吾族滅矣,此子如此狂妄,殊為可恨!”孔明緩緩而起,搖扇笑道:“仰慕父輩,童子本性也,吾焉能不察乎?彼此皆為漢室之臣,國公倘若全始全終,則忠心天日可表。
吾等同盟,本是一家,何必戰戰兢兢如此?”
葉飄零方喝退逐流,道:“小兒胡言,倒教丞相笑話了。
歸塵可速退下,吾與丞相共樂。
”孔明道:“國公見外了,尚未見世子高才,如何便令退乎?”歸塵叩首道:“丞相既有明令,小子狂逞了。
”心下思忖:“我教逐流二弟贊頌父親,未料二弟好不察時,高光漢武之志,豈可當衆言之?”見葉飄零又與孔明敬酒,禮數甚恭,心下一動,乃信口歌曰:
“高卧隆中自舞鋤,日吟梁父暮讀書。
五年一諾蒼生念,始得軍師出草廬。
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