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回 司馬懿密誅漢帝 葉飄零大建學堂

首頁
    卻說葉飄零進位荊王,舉國歡慶。

    集武台上,武将鬥酒,文官賦詩,各得其樂。

    葉飄零見如今麾下人才濟濟,壯志待酬,此中之快,猶勝榮登王位,二子雖然尚在幼年,已頗見英氣,他日後繼有人,真不負此生征戰四方二十年。

    不說群臣喜樂,但表葉飄零乘着酒酣,憑欄而望,正是秋高氣爽好時節,水鄉野寨,又見炊煙,恰似那寨外戰火連綿不絕,一幕幕往事卻又禁不住流過心中:郭嘉病卒,呂布跳江,周瑜中道而别,秋水抱病終生,荊襄瘟疫之日,白骨成堆,夔關大戰之時,傷殘遍地,雖于各處置網吹笙,何時方可招盡天下才士,共保江山社稷?有《浣溪沙》下阙雲:欲問誰招天下客,荊王心切有名聲。

    一杯渾酒謝良朋。

     一日盡歡,回到襄陽王府,葉飄零思及二子尚未成年,諸多臣子也分成兩派,不覺栗然,乃呼歸塵道:“汝自幼體弱,習武未有大成,不比汝弟天生神力,乃用武之才。

    然自古成大事者必以人為本,臨機決勝乃立國之道,逐流勝汝,舉薦賢能乃安國之基,汝勝逐流。

    麾下文武,皆天下英雄,汝皆須敬重,以為股肱,他日必能助汝安邦定國,不宜妄自菲薄,有負父望。

    ”歸塵道:“父王厚望,孩兒銘記于心。

    兒有一言,是否可行,願父王指點。

    ” 葉飄零道:“汝盡管言之。

    ”歸塵道:“父王招納賢士,海内共知,素有伯樂之名。

    如今天下英雄,可謂盡入毂中。

    然而千裡之馬,雖是天生造就,風流人物,卻由苦練方成,因此舉薦賢能功在當代,培育人才利在千秋。

    父王雖于荊襄各地開設學堂,畢竟無專人管理,難有成效,何不擴大規模,推廣到中原各地?再遣吏嚴加引導,各地新秀少年自然泉湧而出,千秋萬載,永世不絕。

    ” 葉飄零聞言喜道:“歸塵真吾家千裡駒也,此言甚善。

    ”于是召群臣商議,撥銀五萬兩,在襄陽修建太學,名曰國子監,共五個大殿,分為禦人殿、外交殿、經濟殿、兵法殿、練武廳,共用養德園,又小殿無數,用作食飲住宿遊玩。

    再分庫中紋銀二十萬兩,于中原、江南、交廣各處修建國子監預科學堂,以授武教文為主,輔以其他治國為人之術。

    唯武藝一項,可不通過預科而直升入國子監。

    又恐大興土木擾民,乃賜各地民夫每日一錢,于是庫銀有如流水價般使了出去。

     龐統又禀道:“王上既有育才之心,不可以斂财為念,教師學堂,皆由公家奉養才是。

    ” 葉飄零笑道:“百姓并未緻富,孤自不能效仿一幹迎合主上的短視小兒,妄稱院士,貪淫無度,鼓吹什麼教育産業化而變相聚财。

    隻是連年征戰,軍饷不足,庫中存錢已乏,士元吾弟可有妙策?”龐統道:“大王早已明令農商并重,他日何愁金庫空虛?統願舉薦一人,姓劉,名巴,字子初,近從西川回到零陵,若得此人主管财政,捱過眼前難關有如反掌。

    ” 葉飄零大喜,即令龐統以重金厚禮去聘,請劉巴來到襄陽,一夕長談,深為賞識,于是封劉巴為秘書令,國子監經濟殿總導。

    劉巴獻策暫且實行公賣,強制統一各地物價,并鑄百錢銅闆通行,以度庫銀不足難關,一面提議并不減少商人賦稅,隻是提高獎勵,降低風險。

    葉飄零笑道:“子初此議,甚合‘高稅收,高福利’六字。

    ”一一遵照而行,号令遍及荊楚河洛華北江東一帶。

    獻帝、曹操聞之,紛紛效仿。

    各地學堂如雨後春筍般湧出。

     卻說獻帝聞得葉飄零私自稱王,明知乃是“逼良為娼”之計,限于實力,無可奈何,問計孔明時,答道:“今日之事,須從權變。

    可降诏安撫,令其伐曹。

    ”獻帝乃下旨,依舊封葉飄零為荊王,賜以金花禦酒,诏書告示四方,深責曹操叛逆,托荊王以讨曹之效。

     葉飄零得诏,問司馬懿道:“前日汝言孤一旦稱王,孔明必來問罪,可趁勢伐之,未想今日反而受制其手。

    皇命已示天下,孤不得不從。

    曹操雖退居西部,軍力未損,孤若動兵,不得不全力以赴,後方将被天子收回,汝尚有何妙計?” 司馬懿答道:“某自有計,隻不敢言。

    ”葉飄零道:“孤與汝等出生入死,肝膽相照,何事不可言之,隻管道來!”司馬懿道:“臣聞昔年劉玄德親顧茅廬,苦候三日,終得孔明五年一諾,出山相助,後值傾覆,得玄德臨終托孤,誓以死報劉禅,今奉天子者,固因時也,然異日儲君,必劉禅也,王上豈不見此乎?” 葉飄零沉吟道:“仲達之見,莫非使孤殺君?”司馬懿汗流浃背道:“某并無此心,王上自裁。

    ”葉飄零一笑,且令退下。

     司馬懿自回,與二子道:“鄉人至否?”司馬昭道:“孩兒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