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葉飄零率五萬鐵騎,跋山涉水,急發兖州,這日來到九裡山,離東郡已隻有百裡,葉飄零不欲擾民,一路隻行于鄉村野寨之間,又恐士卒寒冷,于是在芒砀山與九裡山之間紮下營寨,躲避寒風,喚黃忠道:“趙雲、馬超、魏延、馬雲祿世間名将,皆助燕漢,又有孔明之才,非可輕易破之。
此次出征,隻為青兖兩州,非欲圖取燕土。
汝與公覆可往白馬、延津渡口阻住趙雲諸将,吾卻收取河南之地,則大功已成矣。
”黃忠聞言,疾聲道:“王上如何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諒黃忠此去,必教趙雲覆滅于黃河之内,以鑒王上絕世之神武!”葉飄零道:“漢升勇烈,孤素知之,然趙雲非尋常之輩,孤早向銀屏借得青龍偃月刀在此,漢升要去,可暫用此刀。
”黃忠謝恩受刀,點了一萬軍馬,黃蓋輔之,并副将八員,往白馬而來。
其時傅彤引五六千人馬駐守東郡,待要襲擊黃忠之後,麾下牙将曰:“九裡山中,葉飄零兵士大集,故遣黃忠前來,正欲将軍出城,葉飄零卻乘虛而入,兖州難保矣,不如堅守。
”傅彤道:“黃忠此去,若取白馬,截斷吾等歸路,卻又如何是好?”牙将厲聲道:“将軍深受昭烈深恩,方今正是相報之時,城池若破,有死而已,何須顧念!況諸葛丞相有回天之術,攬月之才,趙将軍援兵不日即到,兖州之勢,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也。
”傅彤歎道:“汝言甚是,葉賊背盟,天人共怒,吾豈敢不以死抗之?”于是下令嚴加戒備,謹守城池,聽任黃忠過去。
黃忠繞過東郡,渡過濟水,紮下營寨,與黃蓋道:“聞馬雲祿所率長槍隊來到黃河對岸,正欲渡河,公覆有何計議?”黃蓋道:“兵法有雲,半渡可擊,況吾等江南之士,馳舟涉水,恰為所長,某當引一支軍,調集船隻,乘其半渡而攻之,先折敵軍銳氣。
”黃忠道:“公覆之計雖合兵法,卻非大王所願。
王上之意,隻在青兖,奪取河南,因此此番雖有步騎萬乘,所率水軍卻是無幾。
況馬雲祿乃是馬超之妹,趙雲之妻,深通兵法,渡河時豈有不防備之理?可如此如此,方為萬全之計。
”
于是黃蓋領一千軍在河邊草創一營,略遣水軍來阻馬雲祿渡河,須臾便被殺散,雲祿得勝,登岸大進。
黃蓋接戰數合,拍馬退走。
雲祿所率之軍,皆執長槍,兵強馬壯,銳不可當,一陣殺得荊軍亂竄,不覺追出二十餘裡,忽然一聲炮響,黃蓋大叫道:“女将軍,汝中計也!”翻身殺回。
黃忠早領伏兵閃出,威風凜凜攔住當道,捋須笑道:“女将中黃某之計也,還不束手歸降!”馬雲祿大怒道:“皓首匹夫,行将就木,焉敢附逆造反!”拍馬舞槍便出,直取黃忠。
黃忠回顧左右道:“吾乃一方大将,豈能自貶身份,與婦人動手,誰敢去敵女将?”馬雲祿聞言大怒道:“戰場之上,生死交鋒,何分男女?汝視汝方慕容秋水、張清兒、關銀屏諸人若何?老匹夫速速出來受死!”這邊全琮應道:“黃老将軍名垂當世,汝有何名聲,敢勞老将軍親自出陣。
便全某即教汝死無葬身之地!”閃出陣來,與馬雲祿交戰,二将盤旋相鬥,十合之間,馬雲祿精神愈振,張承拍馬來助全琮,馬雲祿緊咬銀牙,那一杆銀槍更添猛惡。
長槍隊皆燕趙慷慨之士,見敵将以多攻少,大聲鼓噪起來。
黃蓋喝道:“全、張速回,看吾擒此女将。
”
馬雲祿冷哼一聲,閃過一旁,靜待黃蓋來到,槍鞭相應,二将戰過五十合,黃蓋畢竟年老,昔日夷陵中計,曾傷了筋骨,對手槍法又深得馬超趙雲真傳,久戰之下,漸漸不支,虛晃一鞭,拍馬歸陣。
長槍隊齊聲呐喊,一齊策馬舉槍,直沖過來。
黃忠待敵兵相距不過十丈,喝令擂鼓,萬軍殺出,兩陣相交,正自難分難解,忽然馮習、張南、蘇先、陳式從四面殺到,各引千餘人馬加入戰團。
長槍隊縱然精銳,奔走多時,如何能敵,隻得退走。
黃忠随後追擊,馬雲祿退到河邊,兩軍分從左右殺出,乃是賀齊、賈華,各自舞槍,來戰雲祿。
馬雲祿奮力殺出重圍,敗往河北去了。
黃忠奪了許多軍械馬匹,得勝還營。
這邊趙雲督各軍南進,忽報先鋒馬雲祿所部長槍隊敗績,急欲相救。
王累道:“吾觀黃忠動靜,已料葉飄零并無北渡之心,大将軍可速前往,先解白馬、東郡之危,吾與文長聚集軍馬,随後即到。
”趙雲從之,與孫尚香領五千輕騎急行,與馬雲祿合兵一處,投白馬而來。
黃忠聞得,下令拔營而起退後十裡。
張承急道:“趙雲遠來,正當乘其立足未穩擊之,将軍為何反而後退?”黃忠沉吟不語。
黃蓋道:“非也,趙雲身經百戰,非止勇也,豈不知大軍遠到,須防劫寨?”蘇先道:“便是公覆年老膽弱,顧慮重重,吾料此去,必然功成,焉能畏首畏尾?”黃蓋怒道:“小輩膽敢藐視于我!某隻恐空折軍馬,壞了王上大事,豈是貪生怕死之人!”
衆将不能決,眼望黃忠,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