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亮屢施妙算 龐士元暗伏精兵

首頁
    智謀之輩,所見皆同,卻表龐統因葉飄零病倒,亦恐燕魏趁勢相攻,于是點兵六萬,使雷銅、張翼為先鋒去取壺關,又與吳蘭道:“壺關四面群山環繞,取之不易,子義在時尚不能成功,何況如今子義已去,軍勢已衰。

    汝可将一萬軍去取毛城,直逼信都,截斷幽冀南北通路,韓烈必然首尾不能兼顧也。

    ”吳蘭領諾,點軍而去。

     龐統自與中軍随後進發壺關,攻打數日,韓烈隻是高架連弩謹守,急切之間不能攻下。

    忽然吳蘭遣人來報:“諸葛亮早料到分兵之舉,先遣魏延攔截太行山中。

    燕軍已大舉來救壺關。

    ”龐統大驚道:“陸伯言已渡黃河,孔明何以全然不顧?”急召吳蘭且回,一面又另授密計。

     雷銅問道:“燕軍三面動兵,縱然來救壺關,亦無多少人馬。

    吳将軍昔年斬殺孫策,威震天下,使其另起一軍去取毛城,更分孔明之勢,壺關可一鼓而下也。

    軍師何故令回?”龐統道:“諒韓烈之輩,已足遏吾師,況孔明之智,神鬼難測,吾等雖然勢衆,亦不可掉以輕心。

    汝等可繞關趁孔明遠行,沿路截殺一陣即回,萬萬不可戀戰。

    ”雷銅、張翼領諾,各引三千人馬而去。

     卻說孔明布八陣圖困了陸遜,留馬雲祿等在旁監守,拖住大隊荊軍,這邊料定龐統必然分兵而進,先使魏延前往抵擋,這邊與趙雲、關興、張苞等點三萬軍馬急投壺關而來,方入山中,忽語關興、張苞道:“壺關未克,龐統不能長驅直入,必遣小股人馬繞關而來,汝等需得好生防備。

    ”關興張苞應了,各領本部人馬四面哨探。

     行到晚間,忽然兩邊山上喊聲大起,兩彪軍馬急沖而下,山谷鳴響,勢若萬馬奔騰。

    孔明自将大軍緩緩而前,毫不理會。

    雷銅、張翼殺下山來,大呼道:“莫要走了孔明!”方欲沖殺,忽然身後兩聲大喝:“賊将休走,老張來也!”“關興在此,賊将速速授首!” 火光中閃出兩員小将,并肩殺到。

    雷銅、張翼相顧道:“軍師有先見之明!”急令點起号炮,山上火把點起,鋪天蓋地,不知多少人馬。

    關興、張苞急兩頭迎敵,雷銅張翼合軍一處,殺出重圍,急急奔走。

    關興張苞追之不及,隻捉了百餘小卒,來告孔明道:“誤中賊軍詭計,未能擒得賊首。

    ”孔明道:“此乃龐統前來試探吾等實力,預留後路,非汝等之過也。

    ”關張謝過,侍立兩邊。

     孔明乃喚所擒小卒,各賜衣食,好言撫慰道:“汝等家中,各有父母妻兒依檻而望,吾殺汝等,必傷汝等家人之心,可早日歸家,安享天倫之樂,勿再從逆作亂。

    ”衆小卒感恩非淺,凡孔明所問,無不盡言相告。

    孔明乃縱之歸去,聞得吳蘭已退,令魏延亦往壺關。

    當夜抵達,嘉獎韓烈之功,随後令人往龐統營中來下戰書。

     原來葉飄零素恤軍士,因而衆卒雖受孔明之德,仍有半數回到龐統軍中來。

    或與龐統道:“此等小卒洩露軍機,軍師如何不問?”龐統笑道:“此本孔明安我三軍之法,乃當日呂蒙奪青州之計也。

    況吾正欲孔明知我大軍動向,何必責之!”忽報孔明來下戰書,便召入來使,批曰翌日交戰。

    使者回營,孔明與韓烈道:“龐統将寡兵多,原不該與我交鋒,如今欣然而應,必令吳蘭襲我後路也。

    ”韓烈道:“比聞龐統召回吳蘭,合力來敵丞相,豈能令吳蘭往返奔走,耗費軍力?”孔明笑道:“吾前番請文長至此,毛城空虛,吳蘭反作退兵之勢,故知其詐也,今吳蘭深入我境,其心必疑,稍稍不利,必然退回,汝敢領本部人馬前往退敵乎?” 韓烈道:“吳蘭昔年飛馬斬孫策,素有天下第一之稱。

    恐吾雖有報國之心,奈何力不能及。

    ”孔明道:“将軍力挫太史慈,吾軍中誰人能及?若将軍不敵,燕土更無可敵之人。

    ”趙雲魏延在旁聞之,皆有愠色。

    韓烈道:“子龍、文長皆當世名将,可敵吳蘭。

    韓烈乃是無名小卒,不敢前往。

    ” 孔明無奈歎道:“如此文長聽令。

    ”魏延忙道:“某雖不才,願領本部刀手,就斬吳蘭之首,以雪當年小霸王身遭暗算之恨!”孔明道:“隻恐将軍難敵吳蘭之勇,需得多引人馬前往。

    ”魏延怒道:“軍師好生藐視某家!吳蘭何人,雖一時不慎斬了孫策,橫獲虛名,亦有為曹彰小輩生擒之辱,某何足懼哉!”孔明道:“吳蘭甘為曹彰所擒,乃葉飄零之計也,兩陣交鋒,曹彰焉能相敵?文長此去,不可輕忽。

    ”魏延暴跳道:“此去不斬吳蘭之首,便是魏延無能!”孔明方令其前往,自出壺關來鬥龐統。

     日出霧散,天色已明,時值嚴冬,萬物蕭瑟。

    龐統、孔明各自領軍而出,紮下旗門,擺開陣勢,一陣亂箭射住陣角,三通鼓響,龐統策馬而前,手搖毛扇,身披黑錦,兩根稚尾高挑,一柄寶劍斜佩,三軍齊聲呼喝,寰宇之間,巨聲回蕩。

    龐統舉目望時,遙見對陣門旗卷處,孔明坐四輪車緩緩而出,羽扇綸巾,仙風道骨,左邊關興,粉雕玉琢,右首張苞,精神抖擻,更有趙雲、嚴顔、泠苞一班蜀中名将四周護衛,刀槍并舉,旌旗遍豎,軍勢井然,張翼急上,暗語龐統:“對陣不見魏延,必往毛城去斷吳蘭後路,軍師可有對策?”龐統道:“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