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回 征西揚名震漠北 世子忍辱安弘農

首頁
    上回說到諸葛亮定下火攻之計,累倒清兒,燒傷龐統,隻教荊軍數萬兵丁心無戰意,而葉飄零此時逼近黎陽,邺城有危,于是将壺關托與韓烈,自将兵士南下。

    荊軍營中楊儀自忖可為軍中主将,卻與司馬言道:“三軍無主,誠恐有失,君才略過人,儀不能及,可暫居帥位。

    ”原來司馬一介書生,雖通兵法,不識小人之心,當下慨然允諾,三軍将士亦感心服。

    司馬尋思韓烈大戰神亭,箭射子義,文韬武略,世所罕有,自己恐怕非其敵手,故着人護送龐統返回襄陽,并請銀屏遣司馬懿前來相助,一面使楊儀前往豫州催發糧草。

     楊儀見司馬毫不推辭,本已心下不快,更在大戰之際将自己遣離戰場,更是大怒,忖曰:“酸丁好生無禮,楊儀何等人物,豈能受制于汝!”見衆軍擁戴司馬,忿恨之下,便越太行來投孔明,伏地道:“久慕丞相為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天下無不仰望,今日特來投降丞相,萬乞收留。

    ”話音未落,惱起一旁魏延,拔刀喝道:“吾燕漢皆忠烈之士,汝無義小人,為其臣而不忠其君,食其祿而背叛其主,有何面目而居燕漢廟堂之上!” 楊儀涕淚雙流,道:“儀受腐儒羞辱,閑置後方,堂堂丈夫,安肯甘居人下?”孔明叱退魏延,扶起楊儀道:“威公有經綸之才,惜乎庸人不能盡之,今日歸漢,足見忠義。

    吾得威公之助,心下甚慰。

    ”便封楊儀為參軍、長史,掌管軍中錢糧,輔助謀劃軍機,楊儀不勝感恩,退在一旁。

    魏延在武将班中,手按刀柄,滿面不屑。

     隻說這邊關銀屏收得司馬之書,便請司馬懿道:“如今龐叔叔誤中詭計,身受重傷,不能理事,三軍無帥,難振雄風。

    先生當世奇才,可往晉北解此危局。

    ”司馬懿慨然答道:“都督肯用,某當盡力。

    隻恐曹操乘勢東下,未知都督如何抵擋?”銀屏笑道:“曹操昔日兩路進兵,不能成事,今必盡發精兵而取河洛,吾已算定了。

    ”附耳低言幾句,司馬懿大笑道:“都督無愧關門之後也!”遂攜二子,便往壺關大寨而來。

     司馬接入,喜道:“某初登大位,戰戰兢兢,生恐不勝其任。

    前番反了楊儀,正是某用人有誤,今先生既至,三軍無憂矣。

    未知先生有破孔明之策否?”司馬懿道:“孔明志大而不見機,多謀少決,縱有傾國之師,已墜王上毂中,破之何難?”司馬驚道:“今安征西獨抗胡兵,陸都督被困河北,龐軍師身負重傷,孔明正是得勢之時,仲達如何輕視其軍?”司馬懿道:“今安征西在晉北早伏密計,胡兵破敗,正在即日,龐軍師雖折兩臂,生平才學,并無所損。

    王上屯兵黎陽,早已成竹在胸,不必憂慮。

    燕漢之業,存日無多矣!吾等已建萬世之基,雖受一時小挫,何足道哉!” 司馬歎服,三軍聞言,士氣大振。

    司馬懿又問清兒道:“眼前隻需一将以當馬超鋒銳,使安征西無後顧之憂,張将軍在壺關獨戰千軍萬馬,如今貴體如何?”清兒奮然道:“數十年來不離戰陣,至今将養半月,氣力早複,何慮馬超?”遂引女兒軍兩萬,往幽州來敵馬超。

     卻說這邊安甯初戰匈奴失利,遂引諸軍南退,劉豹與巴圖魯分兵追擊,不覺月餘,已連勝了安甯十陣,其軍已離雁門數百餘裡。

    劉豹見捷報飛傳,欣喜無盡,日夜與衆胡兒飲酒取樂。

    眼見中原除夕臨近,更令諸将聚在一處,鬥酒賞雪,又令擄掠中原美女,歌舞助興。

     安甯探得,大怒道:“吾本欲誘鞑子深入中原,遠離本土,乘除夕之時,将胡兒一網打盡,今胡兒如此暴虐,壞我無辜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諸将聽令,預備反攻!”佟沖勸道:“師父欲覆滅右匈奴,使其萬載不能東山再起,方才忍耐月餘,今一朝之怒,輕舉妄動,前功盡棄也!”安甯怒道:“倘若汝父母妻兒為胡虜掠去淩辱,汝當如何?” 佟沖惶恐,連連叩首道:“弟子欲輔佐師父建不世之功,不敢不谏!今日胡兒受迫,尚可逃出關外,仍為他日之患,師父連月心血,化作東流!”安甯道:“汝不明為師之心甚也!為師并非不耐久忍,奈何中國百姓,總為一家,四海之内,皆是兄弟。

    今同胞姊妹遭受鐵蹄蹂躏,豈敢計較個人功業棄之不顧!” 臧霸又勸安甯忍得一時之辱,換得萬世之功,孫瑜亦道大丈夫眼高四海,當以大局為重。

    安甯拍案而起,怒道:“縱為大局,一幹姊妹又有何義務為大局獻身?大丈夫縱橫四海,來日方長,何愁功業不建乎?”不聽諸将之言,便喚紮胡勒道:“汝可引三千兵士去取雁門,先斷劉豹後路。

    為兄這邊趁勢擊之,劉豹可破也。

    ” 紮胡勒道:“木通合身有萬夫不當之勇,些許軍士,如何能奪天險之城?”安甯笑道:“兄弟怎忘了汝當日引胡兵南下之時,早有兒郎身着胡裝以充内應,衆人皆荊漢死士,汝軍一到,自然倒戈相應。

    ” 紮胡勒于是引軍繞道而投雁門。

    木通合見了反臣,早已大怒,便将守城之責托與烏勇忽,此人非他,正紮胡勒昔年副将也,安甯因見他對紮胡勒忠心,故而使其領兵,授以密計,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