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回 功名難抵當年恨 文武終揚萬古名

首頁
    上回說到曹沖仙去,從此魏漢又多一員女将,籌定方略,隻将五百猛士往武威平叛,妙計尚未盡施,怎知但見那一笑三分朱黛色,雄兵十萬脫征衣,城池俱定,叛民盡服,飄萍名聲響噪關外,朱袍赤甲,綠鬓紅顔,也不知傾倒了多少王孫公子,塞外男兒。

    “北飄萍,南關鳳”之名傳遍世間。

    有曹丕暗語賈诩,于是賈诩往曹操座前進範蠡獻西施之計。

    不想曹操怒道:“孤之愛女,豈能與浣紗弱女比類?文和之言,素得我心,何以今番不知孤愛飄萍之意哉?飄萍願嫁何人,孤立時便揮師将那人請來,安肯使其淪落深宮,隐匿于後宮佳麗之間,終生不得歡顔哉!”衆臣聞言皆歎。

     原來各部求親之信,飄萍一概回絕,惱了月氏王托鬲來,便有南征之意,先遣巴圖魯大先鋒托塔來往拓跋鮮卑國主拓跋門處探聽訊息。

    時逢天旱,漠北幹冷,水草不繼,羊無溫飽,馬少草料,唯羌胡河套一帶,田美土沃,牲畜繁盛,拓跋門雖有劫掠之意,唯懼曹彰之威,不敢輕動,察得托鬲來之意,心下仍是猶豫。

     托塔來說曰:“老虎奔跑千裡,鬥不過病貓。

    雄鷹飛上九天,抗不住風雨。

    大王轄地皆是草原戈壁,苦寒無比,中原大軍,力不能及。

    如今天旱,唯河套水草豐美,大王若取其地,捱過今年,曹彰到時,退回鮮卑,隐匿荒漠之間,輾轉窮荒之地,曹彰雖有蓋世之勇,安能追蹤至此?此有百利而無一害之事,願大王思之。

    ” 拓跋門道:“汝言雖是,然曹彰若是果真追至,拓跋鮮卑有滅族之禍,恐月氏王不欲惹火燒身,置身事外,吾卻孤掌難鳴,雖有地利,亦必與曹彰兩敗俱傷也。

    ”托塔來就昂然道:“弓弦不離把,寶劍不離身,鮮卑、月氏本是一脈,自當生死相依,存亡一體!”拓跋門大喜,時又有安甯欲征遼西,恐羌胡乘虛而入,遣說客來勸拓跋門南征,兩面一合,拓跋門遂點胡兵十萬,教二子拓跋吉、拓跋安統領,翻越陰山,南征羌胡。

     羌胡思迷大王聞之,便教者米西督車汀倫、合理台來迎,兩邊相遇,拓跋吉、拓跋安出陣,四将相争,約百十回合,羌胡兩将敗回,者米西便欲親迎,原來拓跋吉曾學中原兵法,早令鮮卑兩将塌撣、鋼納斡各領兩翼迂回殺到,羌胡兵少,被三路夾擊,收束不住,敗退十裡。

     早有郭淮在上郡聞得,急喚袁水道:“公子尚在長安,拓跋鮮卑大舉來擊,恐羌胡未必能敵,此間軍馬不多,尚須防備安甯,軍師可有妙策?”袁水道:“某與王将軍各領一軍先往雲中、九原駐守,互相救應,待公子來到,拓跋不足為患也。

    ”郭淮然之,各與一萬軍馬令去。

     于是袁水往九原,王雙、紀靈往雲中,各自據守。

    正逢羌胡兵敗,退過黃河。

    袁水便與者米西道:“某在九原城中,料鮮卑兵旦夕不能下也,将軍屯黃河岸,勿令鮮卑渡河深入國境,隻待公子回援。

    ”者米西領諾,就在南岸紮營。

     袁水稍覺心安,來到九原下寨,鮮卑兵漫山遍野擁來,當先推出一員小将,乃是拓跋吉,袁水橫戟便出,兩将陣前交馬二十合,未分勝負,擂鼓聲響,拓跋安拍馬前來夾攻,再戰十合,袁水倒戟而走,拓跋安趕來,被袁水陡然回戟搠去,拓跋安急閃,頭盔早被削去,吃了一驚,回馬便走。

    拓跋吉見拓跋安敗走,不敢多戰,虛晃一刀,圈馬回陣。

     鮮卑兵士氣稍落,陡然袁水将戟一舉,城中炮聲大響,各處民房街巷,旌旗豎起,又有鮮卑軍陣兩邊,塵嚣大作,似有大隊人馬趕到,心下驚惶,袁水縱馬殺來,衆胡兵魂飛魄散,一齊掉頭便走。

    兩軍伏兵,隻有數十騎馬拖着樹枝來回奔跑而已,袁水驚退胡軍,返回城中。

     拓跋安、拓跋吉收軍返回營寨,商議道:“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