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三回 張清兒出使塞北 蔡文姬輕拍悲歌

首頁
    大舉南下,慕容秋水被困桑乾,隻得撤了襄平之圍,回師來救慕容秋水,先到雁門,與清兒合兵一處,商議解救慕容秋水之事。

     原來早有報到洛陽。

    葉飄零升殿上朝,與衆臣道:“近聞急報,鎮北王靈鳳單于飄萍女引鮮卑、匈奴各處騎兵數十萬,南犯中原,屯于雁門關外。

    皇後身周隻剩萬餘士卒,困守桑乾城中,危在旦夕,朕心如火焚,急欲相救,當禦駕親征,往晉北擊退胡兒。

    不知衆愛卿誰願随朕前往。

    ” 有左丞相、穎川侯龐統閃出,奏道:“胡軍數衆,更兼飄萍善于用兵,有不戰屈人之妙,正面相攻,雖傾國之力,以陛下之神武,或能取勝,亦必損耗極多。

    況皇後娘娘尚在重圍之中,陛下不可鎮以軍威,當另思别計圖之。

    ”旁有右丞相、臨川侯陸遜道:“臣保一人,可退胡軍。

    ”葉飄零喜道:“何人可往?” 陸遜道:“剽騎将軍、陳倉侯馬孟起,久鎮北疆,胡人敬以‘神威大将軍’。

    欲解桑乾之圍,非孟起不可。

    ”龐統又道:“靈鳳單于留皇後性命,正欲陛下前往相救,就仗地利而圖陛下。

    今雖有孟起之雄,遠道而往,亦未必能勝飄萍。

    吾觀飄萍為鮮卑、月氏、羌胡引水開渠,繁養畜牧,有大功德于民,衆心已固,此皆飄萍羽翼,不可圖也。

    然左右匈奴初附,未曾多受恩義,心尚未穩,甘為驅使者,皆因美色,又聞曹沖之外,飄萍并不曾把天下男子放在眼中,匈奴二劉皆好色之徒,日久必因無望而生别意。

    皇後被困之地,正在匈奴,可設計誘降二劉,皇後之危,自然解也,何須陛下動兵?” 葉飄零道:“士元之見,正合朕心。

    卻不知如何誘之?”班中又閃出太尉、淮陰侯司馬懿道:“昔年高祖為冒頓單于困于白登,數十萬軍束手無策,後有陳平獻計,以珠寶賄賂冒頓呼阕氏,方解白登之圍。

    今劉賢寵愛蔡文姬,劉豹惑于阿娜多,何不覓瑤琴贈與文姬,珍寶酬與阿娜,使勸二賢王,倒反飄萍,内通皇後,外以精兵攻之,漠北東部唾手可獲,桑乾之圍自然得解也。

    ” 葉飄零歎道:“諸卿之才,不遜良、平。

    飄萍雖為女中豪傑,縱有韓信之能,冒頓之術,焉能與前輩比類?”即遣黃忠、嚴顔前往替馬超鎮守函谷關,調馬超将本部兵前往雁門,又使江夏王葉逐流督前将軍高順、蕩寇将軍、丞相司馬周循、義陽人鄧艾點五萬軍聯絡魏延,相助馬超,并押送珍珠寶玉一車,白銀十萬兩,又覓焦尾琴,與宮中收藏蔡邕典籍,皆藏車中,往送清兒,令其出使。

     清兒領命,便教馬超、逐流、趙薇随從,先投劉豹部,暗結阿娜多,道:“若勸得右賢王投華反魏,有珠玉一車,白銀十萬相酬。

    ”阿娜多道:“中原人都有三十三道彎腸,勢難深信。

    汝等之禮送到之時,吾保賢王退軍。

    ”清兒謝之,回令魏延引軍護送銀車,偃旗息鼓,繞道送往劉豹部。

    這邊清兒卻攜琴負書,與諸人又投劉賢部來見蔡文姬。

     蔡琰聞得有中原故友相訪,急令請入帳中,見清兒雖然年長,不掩秀麗容顔,便道:“莫非江東大小喬之一乎?琰不識尊顔,敢問何方故友?”清兒笑道:“吾在洛陽宮中時,久讀令尊之書,深感其中之妙,恨不能以師事之,姑娘雖在北地,不忘整理父親遺作,豈非與吾志同道合,有師姊妹之親?”蔡琰淡淡笑道:“原來如此,吾姊遠來,有何見教?” 清兒不答,先環顧四周,但見帳内甚是簡陋,壁間懸一碑文圖軸,清兒遂問文姬,文姬曰:“此乃曹娥之碑也。

    昔和帝時,上虞有一巫者,名曹旰,能婆婆樂神;五月五日,醉舞舟中,堕江而死。

    其女年十四歲,繞江啼哭七晝夜,跳入波中;後五日,負父之屍浮于江面;裡人葬之江邊。

    上虞令度尚奏聞朝廷,表為孝女。

    度尚令邯鄲淳作文镌碑以記其事。

    時邯鄲淳年方十三歲,文不加點,一揮而就,立石墓側,時人奇之。

    妾父蔡邕聞而往觀,時日已暮,乃于暗中以手摸碑文而讀之,索筆大書八字于其背。

    後人镌石,并镌此八字。

    ” 清兒觀之,讀八字雲:“黃絹幼婦,外孫齑臼。

    ”回顧問蔡文姬曰:“此何意焉?”文姬道:“先人遺筆,妹原本不能解之,幸靈鳳單于已為我解其意也。

    吾妹多才,可能察之?”清兒笑道:“猜謎非吾所長也。

    ”便喚逐流。

    逐流答曰:“此隐語耳。

    黃絹乃顔色之絲也:色傍加絲,是絕字。

    幼婦者,少女也:女傍少字,是妙字。

    外孫乃女之子也:女傍子字,是好字。

    齑臼乃受五辛之器也:受傍辛字,是辭字。

    故曰絕妙好辭四字也。

    ” 文姬驚曰:“正靈鳳單于所教,少将何人,竟知我父之意,奇才不遜單于也。

    ”清兒道:“吾等皆中華皇帝葉諱飄零屬臣,因皇後被單于所困,命在頃刻,故念一片忠心而來,但盼吾妹解此危局,陛下久慕尊父聲名,亦仰吾妹高才,但盼能以微薄之力,得贖吾妹回國,不再羁留苦寒之邦。

    ” 啪的一下,文姬嬌軀顫動,半晌,拉胡笳而歌,歌曰: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