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回 黃忠威震函谷關 龐統激将中軍帳

首頁
    彼即趁勢搶關也。

    ”嚴顔道:“既是如此,何不将計就計?” 當下兩員老将商議已定,嚴顔即引一軍下關而去,關廂上旌旗皆倒,作無人之狀。

    黃忠隐身箭垛之後,果見一彪軍馬閃出,直撲關廂而來,當先那将乃是夏侯淵,時到關下,大聲喝曰:“關上散兵聽者,吾家魏王妙算,誘黃忠前往劫營,使吾前來取關,可速投降,以全性命。

    ”聞得梆子一響,牆頭旌旗揚起,關門大開,黃忠舞刀便出,一刀砍死夏侯淵之子夏侯和,随後直取夏侯淵,口中喝道:“夏侯匹夫,汝死期至也!” 夏侯淵大驚,見得黃忠不過百餘軍馬,橫眉怒目,舉刀相迎,與黃忠戰過二十合,不分高下,便令韓浩、高翔、吳懿搶關。

    三員副将正待上前,陡地裡喊聲起處,左邊黃義、右邊泠苞,兩彪軍馬殺到,夏侯淵見狀,圈馬便走,火光中閃出嚴顔,截住大殺一陣,奪取許多旗幟刀槍,夏侯淵死命殺回營去了。

     黃忠得勝,便教收軍,不見了黃義,心下大驚,哨官飛馬來報:“小将軍趁勝追趕夏侯淵,說是要報兄弟之仇。

    ”黃忠跺腳道:“辱子可恨,屢壞吾計!”急急趕來,喝教黃義返回,早有夏侯惇、姜景前來接應,黃忠奮力殺回函谷關,黃義之軍,盡皆折陷。

     曹操卧于帳中,聞得黃忠不來,反折了愛侄夏侯和,更是大怒,翌日又來攻打,黃忠依舊據守,兩邊相持,趙雲已至,與黃忠道:“殿下有令,退出函谷關,别有良圖。

    ”黃忠道:“曹操大軍在此,非可便退,子龍引軍先去,吾自斷後。

    ”趙雲道:“将軍年老,連日操勞,斷後之任,雲願擔之。

    ”黃忠須發皆張,大聲道:“廉頗八十,食肉十斤,吾今年方七十有二,何足為老!為國為民,本無先後,子龍先去,吾必押後。

    ” 趙雲乃與諸将分軍先行,黃忠令左右去牌倒旗,大開關門,自引從人二十騎緩緩往後關而走。

    曹操大軍趕到,見狀心疑而不敢進,待探得關上兵丁皆去,曹操悔曰:“一時多慮,走了黃忠,此人屢斬孤侄,豈可縱之?”令諸将引輕騎追趕,勿要斬忠首而回。

     原來黃忠本無急行之意,早被姜景、夏侯惇趕上,黃忠教從人先去,孤身駐馬當道之上,大刀倒插身邊,挽弓而立,白發飄揚,電眼生光,魏軍皆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面面相觑,皆不敢前。

    黃忠喚夏侯惇道:“夏侯匹夫,聞汝武藝雖通,偏生膽小如鼠,今日敢來交戰乎?”夏侯惇目視姜景,微有懼意,姜景欲上,黃忠瞠目揚眉,一聲大喝,忽地揚刀,奮力劈下,霹靂大響不絕,山道旁一塊人高巨石被砍作兩半,滾了下來,塵土飛揚,火星四射,數千魏軍盡皆膽裂而竄,自相踐踏,亂作一團,滾下山道之兵,不計其數,慘号震天。

     黃忠哈哈大笑,縱馬趕來,夏侯惇、姜景盡皆奔走。

    黃忠稍稍追趕便回,有詩贊曰: 蒼頭白發出江南,老将年高更不凡。

    箭射流星追日月,刀劈巨石駭青山。

     臨危安肯輕離任,遭困猶思力守關。

    身是男兒何懼死,一腔熱血永相傳。

     隻說黃忠單槍匹馬,驚退魏軍,圈馬追趕大隊去了,此時歸塵紮營弘農、三淆、渑池、孟津,寨棚栅欄,分布排列,綿延百裡。

    曹操追不上黃忠,亦不敢過度向前,兵進函谷關,商議進兵之策。

     卻說歸塵使人接回黃忠諸将,執黃忠之手道:“老将軍堅守重任,臨危不棄,天下武将,皆當效之。

    ”令取黃金五十斤贈之。

    黃忠道:“函谷關終未守住,不罪已甚,豈敢受賜?願留之撫恤陣亡将士。

    ”歸塵贊道:“老将軍不愧五虎上将之名!”又問曰:“失陷軍馬者,何人也?”報曰:“乃黃義不遵軍法,擅自出兵所緻。

    ”歸塵大怒道:“昔守弘農,牽累兄弟,今居函谷,幾喪父親,如此不法之将,留汝何用!” 四座皆驚,一齊告道:“漢升老将年已七旬,三子皆已殉國,唯存一子,伏望殿下赦免。

    ”黃忠别過頭去,道:“此子辱及家門不說,屢誤國事,其罪當誅,既違軍法,理當處斬!”歸塵道:“老将軍所言甚是,法不徇私,速速推出斬訖報來。

    ”三班架起黃義便往外拖。

    黃義魂飛魄散,大叫:“救命,殿下饒命啊!” 黃忠見兒子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