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二回 報恩主典韋行刺 擒寶妹曹丕逼婚

首頁
    上回說到曹操臨終,告飄萍曰:“飄萍吾兒,汝有管、蕭之術,呂、樂之才,黥布之勇,韓信之能,有汝輔佐子恒,他日吞華興魏,隻在翻掌之間耳。

    ”飄萍道:“父王,兒有一事欲禀,孩兒親生父……”曹操已擡起手來撫着飄萍秀發笑道:“時已無多,閑話休叙。

    汝取天下,正是如臂使指,更勝探囊取物,葉飄零遠非汝敵,吾别無他慮,唯恐季孫之憂,不在莊臾之外,而在蕭牆之内也。

    萬事以大局為重,若子恒不可輔時,汝自領長安,諸師自當助汝。

    ”飄萍此時,隻念身世,卻不能言之,眼見曹操待喚曹丕入見時,奈何開口無力,指心長歎而亡。

     許褚當即昏厥,夏侯惇等哭倒于地。

    許久悲聲方減,諸人欲理後事時,不見了典韋,飄萍頗驚,使人去尋,早有人來報:“典将軍匹馬出了東門,往潼關外投中華去了。

    ”飄萍頓足道:“典師父豈是投降之人,此去隻為父王新逝,師父萬念俱灰,雖哭而無淚,閉悶之下,特去洩憤報仇也。

    已去多久?”門公答道:“兩個時辰也。

    ”飄萍叱道:“何不早報?”門公顫栗道:“隻被典将軍一喝,至今尚且六神無主,如何敢報?” 飄萍喝退,與諸将道:“師父單身前往,恐有閃失,速速追回!”曹仁應聲而出,往潼關追來。

    飄萍令牽來玉雪馬,告阿醜曰:“師父坐騎乃父王親賜寶馬,今去既許久,潼關不遠,恐叔父追之不上,汝可乘此馬去追。

    ”阿醜應了,亦往潼關而來,早越過曹仁先到。

     卻見姜景、馬忠皆被縛帳中,阿醜急釋之,問曰:“二位何故如此,典将軍何在?”姜景道:“方才到關,吾等不開關門,被他動粗,驅散軍士,縛了吾二人,剛剛奪門去了。

    ”阿醜道:“必闖中華軍營寨去者。

    吾當速往救之。

    ”姜景道:“此人無禮殊甚,今自欲尋死,汝何必去追,倘落中華伏中,不得歸還,如之奈何?”阿醜拜了數拜道:“典将軍乃魏王愛将,豈能不救?國家之事,不敢臨難而退也。

    ”提槍上馬,卻見姜景阻在馬前,扯住辔頭道:“汝不可往,倘若有失,汝母如何得生?” 阿醜搖頭道:“阿醜既受鎮北王之令,自當竭力而行。

    将軍放心,吾視中華軍馬,如同草芥也。

    ”低聲道:“吾若有閃失,母親望将軍多加眷顧。

    ”一提缰繩,騰出關門去了。

    不多時,趕上典韋,叫道:“将軍留步。

    ”典韋回過身來,阿醜見他滿面血污,橫眉怒目,吃了一驚道:“将軍欲往何處?” 典韋緊執雙戟道:“吾欲殺中華之将,報魏王之仇,小将軍欲來阻我行程乎?”阿醜道:“非也,魏王之逝,乃中華皇帝相逼所緻,其麾下将士不過從主行事也。

    今黃忠已喪,将軍縱殺盡此間中華諸将,亦與正兇無幹。

    将軍且随阿醜回返長安,從長計議如何報仇方是!”典韋怒道:“豈有此理,某決不空回!”将兩隻鐵戟往阿醜頭上砸來。

     阿醜避過,二人交了二十合,未分高下,典韋卻見樹木叢中隐隐有中華巡探軍士,尋思:“阿醜說得不錯,若非葉飄零屢屢相逼,使大王屢折愛将,豈至如此?大王之死,葉飄零難辭其咎!”想到憤恨之處,不由得須發皆張,肝膽碎裂,神色可怖之極,阿醜不覺膽寒,手上軟弱,頓時抵擋不住,回馬便走。

     典韋也不顧他事,隻提起一雙大鐵戟,便往林中沖來,高叫道:“諸軍安在?”數十個小卒見典韋闖進林來,發一聲喊,往西奔逃。

    典韋縱馬追來,背後蹄響,阿醜又到,典韋回身喝道:“吾念汝乃吾徒護衛,手下留情,今還敢相逼乎?”阿醜歎道:“将軍忠勇如此,阿醜豈敢相阻?奈何大事不在恃勇而在智也,将軍欲去,恐徒費心力也。

    ” 忽然一騎趕到,卻是姜景,道:“阿醜,典将軍既然堅欲以身報國,何必阻擋?且助一功不遲。

    ”遂向典韋附耳低言。

    典韋甚喜去了。

    阿醜問姜景道:“将軍所言何事?”姜景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既勸不回典煞,隻有以計助之,使其雖死,亦全其名也!吾所言,乃詐降行刺之計也。

    ”阿醜大驚道:“公不知鎮北王本處兩難之境,中華皇帝陛下乃鎮北王生父也,今公卻授此計,卻教鎮北王有何顔面存于世上!”姜景失驚,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