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六回 江夏王劫銀南下 飄萍女定計東征

首頁
    逐流失落,力舉北伐,有安甯、孟起相助,漠北須定,必能救得循兒回國也。

    ”慕容秋水道:“循兒既救逐流,忠勇可嘉,方知其原已中意飄萍,奈何飄萍亦非吾等可以作主,但憑天緣設定,人力不可強為也。

    ” 葉飄零便與逐流道:“汝可往子龍将軍府上一行,以慰還珠。

    ”逐流領命即出,半路卻逢翰林供奉劉禅,逐流喜道:“公嗣,吾欲借書,公嗣願賜否?”劉禅笑道:“吾家中儒家典籍頗多,任君挑選,豈有吝啬之理?”逐流道:“吾此番非取五經,可有商鞅、白起、韓非之書?”劉禅道:“吾父臨終,曾贈我此類,明日當送到殿下書齋之中。

    ” 逐流應過,投将軍府來,迎面撞着一人,正是趙薇,見逐流來到,不禁大樂,一把撲入逐流懷中道:“逐流哥哥,你終于回來了!”逐流攬住,稍頃扶起,笑道:“我回來了,妹子不歡迎麼?”趙薇一怔,撲打一陣,附耳悄聲道:“衆人皆道匈奴背盟,使你落難,我獨知你定與脫脫姊姊私奔遠遊去了,是也不是?” 逐流聞言,心下甚愧,趙薇冰雪聰明,哪會不知他心裡念頭,一把扯住逐流右耳,拉入府中,諸家丁侍女,無不掩口偷笑。

    到得内廳,趙薇喝道:“當日去前,我已千叮萬囑,你隻唯唯諾諾,未想你盡數忘卻!”揮拳要打時,忽又住手,轉過身去道:“你若無心時,何必允我?逐流哥哥,我以後都不打你了,你出去吧!”逐流一笑,低聲道:“還珠妹子,脫脫公主是馬孟起之妻,你又何必相疑?我有一歌,請你權聽。

    ”歌曰: “今朝暗悔語紛紛,敝帚何嘗知自珍?弱水三千歸碧海,飛花十萬下紅塵。

     甘醇造就沉迷意,美玉鑄成離亂身。

    滿目山河空望遠,何如憐取眼前人?” 趙薇聞得,方允不打,卻又不禁提起粉拳,先把逐流胸膛狠捶一通,随後伏在逐流胸前,淚滿襟袍,逐流輕撫其背以示安慰,半晌問曰:“父親何在?”趙薇道:“父親受了箭傷,現在書房。

    ”遂引逐流往書房而來,趙雲右肩緊紮繃帶,忽逐流來到,連忙拜見,逐流扶住,道:“父親不可多禮,不知父親有恙,其罪殊甚!”趙雲道:“吾受陛下重托,未能完成,愧恨至今。

    ” 原來當日趙雲受了葉飄零之計,扮作客商,隻因随從二人,挑擔驅車往投長安。

    卻說自曹丕登位,國中多事,頗有思漢之人,飄萍念曹操之恩,盡心輔佐,因此不曾返回漠北,曹丕亦在長安城外卿鳳閣旁築“廣寒宮”、“桂花殿”、“望月樓”,又引“搗藥泉”至此,隻作鎮北王府邸,飄萍深居其中。

    凡曹丕所賜,一概交與秀珠夫人,使其出府散與四面勞作鄉民。

    四方百姓皆感其惠,雖不敢登門拜訪,卻紛紛彙聚前來,定居附近。

    舉凡國事曹丕與衆臣若有疑難不解之處,皆由群下報入鎮北王府,由飄萍策劃定計,回付曹丕裁決,故飄萍雖受托孤之重,卻不須出門,隻獨倚小樓,透過高牆,憑欄而望卿鳳閣中,終日回思舊事。

    有詩歎曰: 廣寒宮裡記前緣,嗚咽聲聞搗藥泉。

    半世因由歸瀚海,一生美夢化青煙。

     悄回墳下傷無淚,遠眺田間笑展顔。

    身處兩難恩義在,孤高暗隐暮雲間。

     卻說這日又有三名侍女長襟飄灑,坐駿馬,舞矯龍,飛入廣寒宮來,報道:“女王明鑒,今有異事,陛下言非女王親往,不可解之。

    ”飄萍道:“陛下恐我返華,故吾已約定,不出此門一步,如何欲吾違約?有何要事,但可逞上。

    ”侍女聞得,重又返宮,須臾又至,逞上折來,略曰:“中華勢大,沃土千裡,雄兵百萬,雖以陛下之雄,未見克之。

    臣雖化外之人,與中華有切齒之恨,願獻一計,這般如此,如此這般。

    無需一兵一卒,教中華千萬之民,皆化枯骨,甲士鐵兵,盡作塵泥。

    ” 飄萍見得,吃了一驚,道:“此等毒計,是誰獻來?”侍女皆道不知,飄萍與秀珠夫人道:“事關重大,牽涉天下蒼生氣運,吾不得不往宮中走一遭。

    ”也不梳頭,也不換妝,就跨玉雪馬,投皇宮而來,朝拜魏主已畢,問曰:“獻計者何人?” 旁有一人拜道:“山野狂人,參見鎮北女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飄萍道:“汝非中華之人,亦非魏人也,竟煉奇毒意欲投于中華之境,使諸民互相傳染,以滅中華之根,如此毒計,虧汝為之!”那人道:“某既居魏土,便念陛下深恩,慨當以報,故不辭辛勞,終得煉成此藥,投于水中,永相傳染,某夙夜憂思,方得此計,中華非力可勝,行此下策,乃不得已而為也。

    ” 飄萍問曹丕道:“陛下以為如何?”曹丕道:“此子之計雖毒,其中有理,倘得一舉而平天下,從此幹戈永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