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清平,亦百姓之福,此失小義而全大義也。
”飄萍道:“此計流毒無窮,贻害蒼生,陛下雖用,恐覆水難收,子孫萬代,皆受其厄,禍患不能止也,況陛下如此大傷天道,牽累無辜,天下之人,将聞陛下之名而卻步也。
吾觀此人,必為倭國奸細,專為滅我華夏而來,豈有助魏之意哉?”
曹丕道:“然中華觊觎魏土之心,并無一日能止,倘興兵來犯,難免生靈塗炭,禦妹如何解之?”飄萍拜道:“陛下寬心,臣既受武皇帝深恩,當以死報,有臣在此,定保中華通好,大魏興旺,若中華強逞,臣當親率三軍拒之,願陛下勿憂。
”曹丕道:“朕當斬此人,禦妹勿忘今日之言。
”飄萍乃退。
曹丕斬了倭人,收其制藥,當日散朝。
卻說趙雲自抵長安,探得飄萍不出府門,止有秀珠夫人每日出府濟民,乃将家書付與秀珠夫人,隻道:“漠北之人久不見女王回返,諸部甚是挂念,故托吾等轉付此書,萬望轉達。
”秀珠夫人允諾,問明趙雲等宿處,來告曹丕曰:“有人下書女王,因女王素不出門,故下臣妾之處,使臣妾轉交,今書在此。
”曹丕展書觀之,撫額相慶,曰:“葉飄零佯與朕和,卻暗使人潛入長安,盡述父母之情,誘鎮北王返華。
幸天可憐見,書為朕獲,不然飄萍若去,吾所謀盡數成空也。
”囑秀珠夫人曰:“汝依舊服侍鎮北王,功成之日,朕自當舉為正宮。
”
秀珠夫人道:“陛下召幸,臣妾已覺恩寵,隻欲入宮長侍左右,妾願足矣。
三宮之屬,非臣妾所望也。
”乃返廣寒宮去。
曹丕召夏侯惇至,道:“中華竟遣人來取鎮北王,分明視大魏無人也,叔父可能擒之?”夏侯惇領命,點兵聚将出城。
卻說十年前程普之子程子領葉飄零之命,詐降曹操,本欲獻洛陽建功,未料葉飄零不用,因此随曹操西遷,思歸故國,隻因未得主命,不敢妄行,十載之中,平叛定亂,頗有功勳,此時已為中郎将,飄萍識其才,賜其名為程咨,因此程咨深為感恩,這時亦受夏侯惇之命,領一軍乘夜來擒中華奸細,念及舊情,自是大驚,立遣人先來報訊。
趙雲聞得,急喚随從道:“事已洩露,速返中華,今潼關必已緊守,不能通行,幸吾等隻有數騎,可越華山,魏國大軍不能追趕,方可出境。
汝等速去。
”随從道:“吾等雖去,将軍若何?”趙雲道:“吾等風聲走露,必為鎮北王身邊伏有奸細也,中華公主,豈能遭魏主所害!吾先往告之,随即便到,汝等速去,隐于華山之中,吾明日午時準到,汝等聞得人喚馬嘶、行軍厮殺之聲,即如此如此,施張翼德當日故伎,吾等自可脫身。
”随從領命,各上馬急馳而去。
趙雲劈開扁擔,将出銀槍,拍馬而投廣寒宮來。
須臾便到,正欲入府,早有兩個丫鬟閃出道:“女王素不出門,外客更不能入!”趙雲道:“事有緩急,吾若不見女王之面,恐有疏虞!”大喝一聲,直闖入門,諸人退避,趙雲方前,行至甬道前,兩邊各有一隊女兵叫道:“此乃王府,閑人擅闖,罪當不赦!”架起強弓硬弩百張,箭如雨下,鋪天蓋地,趙雲暗贊道:“鎮北王女王督導之下,嬌嬌弱女,亦成天下無敵之兵!”回馬急退,叫道:“諸人聽者:回報女王,左右之人,不可輕信,中華陛下日益思念,可早謀回國之策,以慰父母之心!”
衆女兵圍上,弓箭簌簌而到,趙雲便走,蕩開箭雨,闖出重圍,迎面一騎飛來,卻是阿醜,挺銀槍喝道:“何人擅闖鎮北王府?”趙雲見來勢兇猛,躍馬讓開,兩将交戰,無數合,阿醜精神倍漲,趙雲贊道:“好身手,汝何人哉?”阿醜道:“天水冀人,皆喚阿醜,無名!汝乃何人?”面雖污陋,不掩雄健之風。
趙雲道:“英雄出少年,名不虛傳,老夫乃常山趙子龍也。
”
阿醜隻啊了一聲,四面魏兵趕來,趙雲不敢戀戰,賣個破綻,拍馬而奔,魏兵迎上,趙雲白馬銀槍,殺入亂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轉瞬間突圍而出,投東南而走,各路魏軍趕來,趙雲正走間,迎面領軍将校董衡、董超、潘遂共八将殺到,喝曰:“賊将哪裡走?”趙雲更不打話,揮槍直進,八将一齊接戰,早被趙雲槍挑董衡、鑽打董超,潘遂等其餘六将各自逃生,衆軍不敢逼近,排布成圈,遠遠放箭,有如飛蝗般射到。
趙雲用槍撥擋,羽箭紛紛跌落。
夏侯惇大怒,令弓弩手暫止,挺槍向前,與趙雲交馬,三軍呐喊助威,戰過四十合,夏侯惇之子夏侯楙恐父親有失,閃在旗門之後,趁衆軍呼喝之際,偷放一箭,正中趙雲左肩,雲已落馬,夏侯惇舞槍便刺,早見得趙雲躍起,一槍疾出,惇猝不及防,早被趙雲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