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茂盛,春風撲面,銀屏怅怅許久,畢竟離了張虎之墓,将戰書發到成都、雒縣、瓦口關各處,一面督率三軍将士往成都進發。
早說逐流既得涪城,苟安獻當年張松所畫“西蜀地形圖”一本,五十四州山川道路、闊狹險峻,無不分明。
逐流細觀自涪城到成都之間三百六十裡路途,不覺大驚道:“若隻守涪城,使魏人得據前山,吾等再難前進也!時日一長,吾必覆沒于此!”急喚王基、趙薇,引軍星夜去取綿竹。
兩将前行,将近綿竹,早遇魏兵。
門旗下兩将躍出,正是樂琳、呂建,飛馬而來,諒此兩将如何敵得過王基、趙薇,不十合,盡皆敗走,王基、趙薇推鋒大進,看看将到綿竹,左邊曹休殺來,右邊郭淮殺出,城上夏侯懋引軍放箭,王基、趙薇大敗逃回。
逐流怒道:“曹休小兒,焉敢如此!”教程咨守城,自引軍來取綿竹。
曹休又欲出戰,郭淮勸道:“不可與逐流野戰,但依城堅守,其軍不能久居于此,糧盡退時,随後掩殺,無有不勝。
”曹休道:“敵寡我衆,不戰何為?”點軍欲出,郭淮勸道:“此出必敗,成都危矣!”曹休大怒喝道:“汝屢敗之将,一味膽怯,安知軍事?”留郭淮守城,自下城來迎逐流。
兩陣圓處,門旗卷動,逐流當先出陣,揚戟大叫道:“中華大軍三十萬,合圍成都,汝等已是窮途末路,何不降焉?”曹休便将号旗一指,喝令牙裨将校,軍士兵丁,一齊上前,先捉了逐流再說。
各軍沖上,逐流把瞳目一睜,稚尾飄動,凜凜神威迸現,魏軍心怯,未到先走,高順更不打話,陷陣營将士齊出,長矛刺到,魏軍陣亂。
曹休大敗而走,幸有郭淮出城,救出曹休,殺退逐流,還入綿竹堅守,麾下軍士多有不戰而降去者。
曹休這時方悟郭淮良言,便教諸将堅守。
逐流見強攻無益,暫回涪城休整,此後數番搦戰,曹休雖然不出,無奈中華軍士連番猛打,綿竹城池破爛不堪,逐流算來再有十日可下,正自欣喜,忽有急速報來:“太子被滿寵設計燒了許多糧草,難破瓦口,稍退宕渠,曹仁分曹真之軍來救綿竹。
”中華軍士聞得,盡皆倉惶失色。
逐流急道:“兄長退兵!如何事至此焉?”便教衆軍空手赤膊在綿竹城下辱罵,曹休已知曹真來援,方欲出時,郭淮卻道:“曹子丹縱至,亦不過在此堅守也,此葉逐流之大忌,将軍若出,又中其詭計也。
”曹休從其言,教衆軍修城補缺,休聽毀罵之言。
逐流無計,又知曹真軍到,恐背後遭襲,隻得又退回涪城。
探得綿竹城中兵馬大集,己軍多疲,糧道又斷,衆軍無不憂慮,半夜之時,常聞哭泣思鄉之音。
趙薇受托來與丈夫道:“前進不利,軍無戰心,何如暫回?”逐流答道:“縱欲引還,業已無路也。
”遂一邊遣使往西羌調兵來援,又使人往南蠻求救,這邊召集全軍道:“吾等至此,有進無退,軍中糧少,難以長久,惜乎魏軍鼠賊,不敢出戰,方今春暖,汝等且先下鄉借糧,卻散梓潼各處屯田,充實軍糧歸還百姓,以待魏軍之變。
”
衆卒雖然口應,面上卻皆深憂,逐流長笑道:“男兒揚名四海,建功立業,何必稍遇艱難,便生膽怯焉?如今屯田尚可存活,未至絕境也,星星之火,猶可燎原,況吾等尚有數萬大軍,何足懼哉?再不濟時,至多上山落草,劫富濟貧,吾與汝等同甘共苦,豈至餓死乎?不得成都,誓不回軍!”言罷,舞戟歌曰:
雄鷹展翅入雲端,不斬樓蘭誓不還。
穿透浮塵追日月,任他風雨滿關山。
諸軍于是熱血沸騰,欣然從命,周循引一萬軍,在梓潼下四十餘營,安撫百姓,分散屯田,所得之糧,百姓兩分,軍士一分,決不雜亂。
又各處山野強人,聞盟主受窮,各來相救,送糧運草者頗多。
逐流等與兩萬将士,摩拳擦掌,洗劍揩刀,隻待魏軍出擊。
卻說當日歸塵破了八門金鎖陣,雖然取勝,隻屢攻瓦口關不下,乃與諸将道:“曹仁守關嚴謹,欲破瓦口,甚是不易,吾欲棄了此關,南下江州,會合陸伯言,再入成都。
陳叔至可移糧先去,吾等大軍随後便行。
”甘甯道:“殿下欲轉道時,吾願以本部軍相助叔至,以防糧草被劫。
”歸塵道:“曹仁若敢劫糧,正合吾心,倘知君在,必不敢來矣。
興霸、公績且斷蒙頭、蕩石二寨道路,若曹仁出時,吾自中突入,瓦口關可一股而下也。
”甘甯、淩統各受将令而去。
陳到遂拔營起寨,押運糧車而行。
原來早有哨探報到瓦口關中,曹仁喜道:“吾料這厮不敢虛耗在此,今欲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