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反噬,作出此等違背人倫之舉?‘周循道:‘逐流,你受欺至今,猶不悟焉?當日金鳳單于飄萍公主身世顯露,陛下、娘娘皆欲止息幹戈,兩國和好,是誰一意主戰,緻累公主身亡,娘娘隐去耶?昔年吾等偷度陰平,路阻雒城,糧盡草絕,是誰瓦口退兵,陷吾等于重圍之中耶?你西征大宛,威揚遠塞,是誰終日欲與孟起一路領軍,方便結交之際,但見脫脫三妹一旦随軍,立時調撥孟起與你領軍焉?至于大司馬之死、不動妹妹夭亡,事事與之相關,其人處心積慮,由來已久,吾等兄弟至今尚得全身,已是至幸,彼雖謀害陛下,何足為異?‘逐流道:‘此皆傳聞,未曾實見,歸塵哥哥待我情義何其深重,安得為此等小人?‘周循惱道:‘陛下若非歸塵所害,莫不是清姨所謀乎?‘逐流道:‘此亦不合情理,内中必有小人挑撥,欲使吾等自相殘殺,便好于中取利也,子遠哥哥萬勿猜疑,吾當往京打探,再作決斷。
‘周循百般勸告,逐流終不肯信,周循哭道:‘吾弟此去,不能全身,父仇從此難報,娘娘抱憾餘生矣!‘逐流心下難定,忽亭下有一騎飛來,三人望時,那人伏于鞍上,披頭散發,衣衫褴褛,腰間雙劍,肩負雕弓,卻是神翎飛将張清兒,三人疾呼,清兒哪裡顧得,隻是飛馳。
逐流、周循、脫脫三人對望一眼,喝一聲:‘追!‘各拍馬下山,來趕清兒。
直追到岔道口,但見數十兵勇阻住清兒去路,正自相鬥,逐流、周循、脫脫趕到,大聲喝散,清兒身形一晃,栽下馬來,滿面血垢,遍體傷痕,逐流連忙扶起,連呼道:‘清姨,逐流在此!‘清兒悠悠醒轉,望見逐流,心下一喜,全身一松,竟又昏暈過去。
個人齊呼,清兒不醒,周循知她是重傷之下,連日奔波勞累,更兼心神大亂,已是油盡燈枯,心下愈加悲憤,眼淚簌簌而下。
忽然清兒睜開雙眼道:‘是逐流麼?‘逐流含淚點頭道:‘逐流兒救護來遲,緻使清姨受驚。
‘清兒緩緩擡手,忽地向前一把抓住逐流胸口,斷斷續續說道:‘撲殺……撲殺歸塵,為父報仇……,安甯、靜兒皆為其所害,近日……近日……又害了……害了陛下……‘逐流大哭道:‘清姨好生将養,報仇之事,自有逐流承擔。
‘清兒臉露微笑道:‘好……孩子,好孩子,陛下不該……不該貶你!‘低聲歌曰:
‘宦海……藏兇……如戰陣,人心……含毒……勝黃蜂。
‘歌到此時,一句話提不起來,轉頭氣絕,有詩歎曰:
來如碧水去如風,誰似将軍能用兵?刀劍生輝弓馬駿,紅裙閃亮甲袍明。
幾番救主功何重,數度揚威技最精。
非是此身唯武勇,此身豈少女兒情?
荊王宮裡埋幽徑,河洛殿中隐姓名。
曾慕銀槍當萬士,又追白馬踏孤程。
隻因巾帼懷家國,何必須眉伴此生?策馬相随西風去,一雙寶劍服群英。
片言南越宮銮附,一曲北疆神器傾。
巧渡關中知智士,悄出子午顯神翎。
天高雅量沖牛鬥,海闊心胸攬衆星。
提攜少年多立業,不随才俊兩争鋒。
九州開國江山定,四海安家社稷平。
主上心憂懷大計,為臣安肯怨從征?
嗚呼何處弓弦響,霹靂當頭飛镝鳴。
宦海藏兇如戰陣,人心含毒勝黃蜂。
平生無敵已成夢,血濺孤墳尚未凝。
清兒清兒今安在?群山掩映兩三聲。
清兒既薨,逐流、周循、脫脫等自然亦是悲痛欲絕,乃尋地将清兒下葬,逐流切齒恨道:‘歸塵豎子,狡詐至斯,狠毒如此,我這便殺上長安,取其首級!‘周循忙道:‘殿下切勿意氣行事,長安必已伏下金鈎,暗藏釣餌,隻等殿下前往。
且先回丹陽,召集死士,方可複仇。
‘三人乃在清兒墳前痛哭一場,各縱馬複回丹陽。
那一幹相随逐流射獵走馬,戲水操船之士,聞得王兄遭劫,盡皆扼腕大怒,一同來會,逐流聚集五千餘人,便欲晝夜兼道,殺奔長安。
周循進道:‘不可促行。
需聯絡四海英雄,共同問罪,方可進入京師。
‘逐流道:‘揚州刺史諸葛誕造反,聲勢浩大,與其聯盟,可乎?‘周循道:‘不可,諸葛誕乃反國之賊,吾等乃正君之臣,倘加聯手,何以号召天下英雄?可趁東南有事,吾等先取荊州,此地乃先帝創業之鄉,深服先帝之恩,吾等為先帝報仇,必得擁護。
‘逐流依言,便引五千軍士,溯江而上,殺奔江陵而來。
荊州刺史全琮,聚集荊州兵三萬,來迎逐流,兩陣對列,全琮大叫道:‘殿下乃是龍種,何故倒反本國,豈不惹天下笑耶?‘逐流大怒道:‘歸塵弑君背父,罪該萬死,汝等不歸正誅逆,更待何時?‘拍馬而出,丹陽子弟一齊向前,天下誰不知當年逐流當日聲威,被他一杆長戟到處,陣開旗倒,撞到全琮身前,戰不三合,刺全琮下馬,瞳目圓睜,春雷怒綻,風雲變色,天地動容,原來此時中華士卒訓練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