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三國演義,最喜歡的事就是看劉備和孔明打勝仗,看到諸葛亮死就不想看下去了,後來看到網上有的貼子對諸葛亮大加批評,甚至說他陰險之極,我大吃一驚,非常不理解,于是開始找資料,并與三國演義對比,寫一個真實的孔明,水平有限,慢慢寫吧,想搞成一個連載的形式,上回發的三家傳奇就太長了,本來是想發在天涯論史中的,不過這個天涯論史店大欺客,服務器總是出問題,發不上,老出錯,于是我就找到了這個地方,挺喜歡,準備長住了。
一:出身及成長
孔明老家在山東的諸城縣,姓葛,這葛家遷到琅琊陽都,現在的山東沂水,喜歡自稱為諸葛,就是孔明姓的來曆。孔明父親早死,跟随叔父玄來到江西,後來玄又來到荊州南陽郡依附劉表,玄死,孔明開始躬耕。于是現在河南和湖北的老鄉們就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大争論,湖北的朋友們說諸葛亮所住的隆中不在别處,就在湖北襄陽的西郊。而河南的朋友抗議說襄陽在當時離我們南陽太近,而且諸葛亮自己說過:“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諸葛亮從來不曾說過躬耕襄陽啊。然而,象諸葛亮這個我們都喜歡的人,就讓他多兼幾個省籍有什麼不好呢,古希臘詩人荷馬不是曾經有過七個國家聲稱荷馬是它們的國民嗎?
我個人的看法,他最感動人的地方是忠義,以他的智慧,明知由于關羽之死和荊州之失導緻北滅曹魏已是不可能的事,仍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報答劉備的三顧之遇。
還有一點,他長得漂亮,一表人才,卻娶了一個醜女。近代甚至有人說諸葛夫人是三心,見面時惡心;擺在家裡放心;想起來傷心。其實我私下裡琢磨諸葛夫人雖然不漂亮,也不至于那麼醜,應該用不難看三個字形容較為合适。難看的主要來源,一是黃老太爺寫給女婿孔明的信上說:“吾小女,雖長得難看一些,卻可以幫你做掃地煮飯的事。”這應該是做父親的謙虛。再一個原因恐怕就是南陽抑或是襄陽西郊的女孩子看到諸葛夫人嫁了那麼漂亮的小夥子,眼紅心熱,自然要誇大其辭,洩一下心中的妒火。總之,我們可以說這兩口應該是郎才女不甚醜吧,而且諸葛夫人也很有才,估計過了四十後,有文化修養在那裡撐着,應該更有一份氣質在裡面。這一對有點象周總理和鄧大姐。
這時孔明住在隆中,過着的是地道的半耕半讀的生活,他讀書的方法是重視大的問題和方法,不着意于瑣碎、咬文嚼字的小事。他的三位同學與他不同,喜歡把書上的字句完全記住,這三個人是石廣元、孟公威、徐庶,孔明說他們将來可以做官到刺史、太守,後果如其言。而三個同學問他,他說:“無可奉告。”呵呵,真酷斃了。
關于劉備和孔明的相遇在曆史典籍裡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司馬徽推薦的,一種是徐庶,還有一種更離奇說是諸葛自己去找的劉備。顯然第三種是絕對不對的。而三國演義裡面對此的描寫可稱經典之筆,老羅确實不愧文學大師,他的筆下先是司馬徽說出了卧龍鳳稚的名聲,然後是徐庶的推薦,包圓了,下面就是劉備三顧了,通過三次的行動,輕松地給讀者一一介紹了諸葛亮的幾位好友與嶽父黃老爺子,弟弟均,就差諸葛夫人了,否則也可以通過劉備的眼睛讓我們知道諸葛夫人長得有多醜。
自古以來,象劉備那樣以一個爵為亭候,官拜左将軍,作過徐州市長的人,肯去拜訪一個二十七歲的無名青年,至少是不常有的事,這就是劉備非常人所及的地方。所謂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終于諸葛亮答應了劉備,出山了。不過劉備當時隻是個空頭的左将軍,論實力隻有幾千大頭兵,諸葛在劉備的軍中,隻能是所謂賓客顧問之流。但劉備對這位小青年确是十分器重,天天見面,說個沒完,惹得關張醋意大發。劉關張三人在曆史上都不是一介武夫,劉備做過大儒鄭玄的徒孫,關羽手不釋卷,愛看左氏春秋;張飛呢,字寫得極好,而且平生愛畫美人。但在諸葛面前,都被比下去了,看來諸葛亮是有兩把刷子的。
當然在這兩年裡,諸葛亮基本上就是陪着老劉同志大談特談了,至于火燒博望等,與他無關。這其間表現了一下,就是救了色鬼劉琦的小命,當然是用嘴救的,劉琦為此把諸葛亮劫持到了危樓上,把梯子弄走,孔明想跑差點掉下去,隻好教了劉琦一個乖,保住了這小子的小命。(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