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美人遲暮

首頁
    曹操和劉備在下邳住了半個月,曹操要回許都了,劉備本以為他會留下自己鎮守徐州,結果卻并非如此,而是以曹操自己手下的将軍車胄為徐州刺史,帶兵留守下邳,卻把劉備帶回了許都,給他一個左将軍的頭銜,讓他在朝廷做事。

     曹操在表面上對劉備很器重,也表示很友好,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但劉備心裡明白,曹操不讓自己留在徐州,是怕自己在外面難以控制,會發展壯大,對他造成威脅;而帶回朝廷,表面上對自己禮遇有加,實際上是把自己監管和控制起來了。

     曹操的這種“禦人之術”,明眼人一看便知,但劉備此時正處于逆境,除了逆來順受,又有什麼辦法呢? 關羽随劉備回許都後,心情更加沉重了,他知道秀娘一定是被曹操帶回許都了,現在是在曹操的宅第裡生活,同在一地,如隔天淵。

    她的處境如何?怎樣适應曹府那複雜的環境?她是否還在想念自己?關羽簡直不敢再想下去了,他對曹操恨之入骨,恨不得馬上殺了他。

    對于劉備的“韬晦之計”他逐漸淡漠起來了。

     一天,劉備随曹操在許都郊外打獵,關、張也随同前往。

    曹操帶了很多人馬,也帶了幾隻獵犬。

    來到常有野獸出沒的一片密林,曹操興緻很高,持弓躍馬跑在最前面,劉、關、張緊随其後,他帶來的衆多人馬則被甩在了後面。

     忽見前面跑過幾隻梅花鹿,曹操打馬緊緊追趕,幾隻獵犬飛快地跑在前面,劉、關、張也緊緊加鞭。

    關羽見後面的隊伍還離得很遠,而前面的曹操正在最佳的射程之内,便張弓搭箭瞄準了曹操,他的箭法很高明,隻要右手一動,曹操多半就要沒命了。

    但這動作被劉備看到,他飛馬上前,用手中的弓打了一下關羽那拉弓的右手,那箭頭便無力地落到地面上了。

    關羽轉過臉來看了看劉備,劉備以目示意,讓他不要這麼幹。

    關羽覺得失去了良機,很惋惜,但也無可奈何。

     此後劉備再也無心打獵,隻是緊跟關羽,時時刻刻盯住他,以免出事。

    由于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這麼好的時機,再加上劉備對他盯得很緊,這一天關羽也就沒能實現乘機殺死曹操的願望。

     這次狩獵活動,曹操及其将領收獲頗豐,獵取了獐、狍、鹿、兔、野豬、雉雞等數十隻,張飛也打到了一隻鹿和一隻兔子,劉備和關羽則因為無心狩獵而一無所獲。

    在歸途,曹操與劉備并馬而行,他的興緻很高,眉飛色舞地談古論今,對于今天可能發生的危險則是一無所知。

     回來以後,劉備為瞄準曹操之事責怪關羽說:“雲長,你怎麼能那麼幹!若不是被我發現而及時制止,可就闖了大禍了!” 關羽憤憤地說:“曹阿瞞欺君竊權,乃是個大奸臣,人人得而誅之,殺了他有何不可!” 劉備苦口婆心地開導他說:“雲長啊,我多次對你說過,我們正在落魄之時,是龍也得盤着,是虎也得卧着,既然是韬光養晦,豈可顯露鋒芒?再者說,曹操擁兵甚衆,腹心爪牙甚多,我們寄居在他的地盤上,若沒有一個能進能退的周密計劃,是不可造次而行的。

    如果你今天殺了他,我們有在這裡脫身的把握嗎?” 關羽沒有再說什麼,他在冷靜下來之後,也知道劉備所談的道理是對的,隻是心中仇恨的火焰,卻久久地不能熄滅。

     從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年末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6月,劉備等人在許都住了半年。

    劉備為了避嫌,總是深居簡出,謝絕賓客,除了曹操請他上朝、議事、宴飲、下棋之外,幾乎和任何士大夫都沒有什麼接觸。

    在他們的住處附近有一塊空地,旁邊還有一眼水井,劉備就與關羽、張飛以及孫乾、簡雍、麋竺、麋芳等人在這塊空地上種菜,每天幹着鋤草、澆水、施肥、捉蟲等農活,常常累得熱汗淋漓,腰腿酸痛,關、張二人都想不通,有時還發怨言。

     有一次,關羽放下挑水的擔子,一邊擦汗一邊說:“我們每天在這裡種菜,形同老農老圃,這樣下去,何時才能建功立業呢?” 劉備說:“雲長,我們怎麼會是種菜的人呢?但我們現在的處境,如在虎穴之中,必須裝成庸庸碌碌,胸無大志的樣子,以掩人耳目啊!” 有一次,曹操請劉備飲酒進食,談論起天下的英雄。

    劉備提出了一些人,如袁紹、劉表、孫策等等,曹操隻是搖頭,然後從容地對劉備說:“這些人都算不了英雄,依我看來,如今天下的英雄,唯有使君與我曹操而已。

    ” 劉備聽了這話,不禁大吃了一驚,手中的湯匙和筷子都失落了。

    這時外面正在下雨,恰巧打了一個霹靂,劉備乘機為自己解釋說:“聖人雲,‘迅雷風烈必變’①。

    看來一震之威,竟至于這樣!” 曹操聽了劉備的話,隻是笑了笑,并沒有說什麼。

    兩個人各懷心腹事,不過是心照不宣而已。

    事後劉備的心裡很不平靜,他想,曹操是騙不了的,果然把自己看做是和他争奪天下的對手了。

     一天早朝之後,劉備剛要上馬回府,有人在身後輕輕地喊了一聲:“豫州!”劉備回頭觀看,發現此人是車騎将軍董承。

    董承警惕地環視了一下四周,見附近沒有人,小聲地對劉備說:“今日是在下的生日,請豫州到府下小酌,不知可否賞光?” 這董承是獻帝的祖母董太後之侄,他的女兒入宮做了貴人,他又是獻帝的嶽父,是和皇室關系最密切的外戚。

    劉備在許都本來不參加任何私人集會,但這次實在卻不開面子,隻好硬着頭皮同他去了。

     到了董府之後,又有三個人接踵而至,他們是:長水校尉種輯,偏将軍王服和議郎吳碩。

    董承一聲令下,一桌豐盛的宴席便擺了上來。

    酒過數巡之後,董承竟嚎啕大哭起來。

    正在劉備滿頭霧水,摸不着頭腦時,董承漸漸止住了哭聲,抽抽搭搭地對劉備說:“曹阿瞞欺君竊國,天子形同囚徒,漢朝老臣無不恨之入骨。

    頭幾天,天子把我召入宮中,賜給我衣帶一條,回家審視,發現内藏密诏一道,命我聯結朝中志同道合的忠良之臣,共謀誅除奸賊之計。

    在座的種校尉、王将軍和吳議郎都願意與我結盟,共圖大事。

    今日又冒昧地把豫州請來,說明原委。

    豫州乃帝室之胄,想來不會置身事外,作壁上觀吧?但人各有志,也不能強求,我已将此事全盤托出,豫州或告密,或中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