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新野,大哥收了一個叫單福的人,初到便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大哥如獲珍寶。後來才知道,原來此人就是許庶。
要說起來,沒有許庶,也就沒有軍師。要不是當年許庶走馬薦的軍師,估計軍師現在還在南陽睡覺呢。
軍師至今還經常提起許庶,他們倆以前就是好朋友。大哥更是隔三差五的就提起許庶,唏噓一番,當年他送許庶走的時候哭得跟淚人似的,為此二哥郁悶了好幾個月。許庶現在雖然在曹操手下,但他是被程昱騙過去的,之後他立過誓,絕不給曹操出一謀一策。于是有了“許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句話。
我曾經很納悶,以曹操那種性格,如何能忍受養一白吃白喝不幹活的閑人呢?軍師笑了,他說這正是許庶的高明之處。曹操忍受許庶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雖然許庶不幹活,但他也沒有為别人幹活,象許庶這樣的人,幫誰都将對曹操構成威脅。留住許庶意思就是說,我用不上,你們也甭想用。其二呢,就比較有意思了,曹操為人心胸狹窄脾氣暴躁,當年行刺董卓失敗逃跑的路上,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九口之後,說了一句名言: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在這樣的人手底下工作,的确是一件提心吊膽的事。有人曾經說過,曹孟德一生殺人無數,但十有八九殺的是自己人,這八九中又有七八是誤殺。比較出名的是橫槊賦詩殺劉馥、雞肋殺楊修、夢中斬近侍、多疑殺華佗等等,另外有中計殺蔡瑁張允、借刀殺彌衡、羞怒殺許攸等。總之在曹操身邊做事相當于判了個死緩,具體緩多長時間得看你的表現了。但曹操所殺之人中,總結起來基本符合一條規律:有才,狂傲,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多嘴多舌。所以許庶的一言不發倒恰好是保全自己的最佳姿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聽軍師這麼一分析我覺得很有道理,不過軍師又歎了一口氣道:可惜了元直那滿腹經綸啊!這句話讓我想了良久,愈想愈覺出許庶的可悲之處。
二哥當年為了保全嫂嫂曾降過曹操,那也僅是權宜之策,他絕對沒想真為曹操賣命,但還是為曹操斬了顔良誅了文醜,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如果換作我,當時也會那樣做。當時顔良文醜氣焰嚣張,滿朝武将竟無人敢應敵,究竟何方神聖有如此的本領?作為一名習武之人自然心癢難耐,忍不住想去會會。想那學文之人跟學武之人應該有相同之處,想那許庶每每跟着衆人一起開會研究,聽着衆人或者高明或者荒謬的言論,居然能忍住不發一言,實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就好象一個高明的廚子整日對着滿堂的佐料卻不讓他操刀;一個好色之徒每天對着一群美女卻無能為力一樣,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此了。
這麼想起來,我現在每天還能夠喝上一碗酒實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