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絕代情聖

首頁
    全不同,郭靖是一個多麼仁厚的人,即便是對他的敵人,同時也是江湖英雄們的勁敵歐陽峰,他仍然網開一面。

     那一次,聰明跳脫的黃蓉實在忍受不了歐陽峰的歹毒,在蒙古設計将他凍結在四五丈長的大冰柱裡,許多蒙古兵紛紛跑去觀看。

    這時郭靖就站出來說話了,口氣中有着對黃蓉的責備:“自古道,士可殺不可辱。

    此人雖然奸惡,終究是武學宗師,豈能任人嬉笑折辱?”當下命士卒将冰柱遮住,任他親貴大将亦不許進帳而觀。

     要是換了楊過,他是絕不會這樣做的。

    他會像黃蓉一樣地對待歐陽鋒,或者還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倆其實是同一路的人。

    因此,黃蓉能在許多方面讓郭靖言聽計從,但碰上了楊過,她卻隻能對他束手無策,隻能處處防範他,并有意無意地阻礙他。

    這也是黃蓉在《神雕俠侶》裡讓人不理解、不喜愛的主要原因。

     楊過的所作所為,是對郭靖那種儒家大俠精神的一種公然的挑戰和反叛。

    有人這樣評判: 按照楊過少年時的表現,他完全應該歸入邪徒一類,無論如何也成不了俠。

    因為他與郭請幾乎處處相對立,相矛盾。

    郭靖心懷寬廣,楊過心胸狹窄,郭靖愚鈍樸實,楊過機靈狡詐;郭靖端方正直,楊過倔傲偏激。

    楊過居然拜西毒歐陽鋒為義父,進而在桃花島上用蛤蟆功打傷武氏兄弟,甚至在全真教中做出了最為正派使道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欺師叛祖,反叛出門做了古墓派的傳人。

    後來又公然對抗禮教大防,要娶他的師父小龍女為妻……此人的所作所為,幾乎一無是處,與“俠”的标準更是南轅北轍。

     但金庸卻很偏愛這個人物。

     為了寫好楊過,金庸不惜一次又一次地把人性放到一個誇張、極端、激烈而殘酷的焦點場面裡去,使得人性的善惡兩面更尖銳而突出、深刻而特殊地表現出來。

     ——楊過和郭芙青梅竹馬,本應有一個美好的将來,郭靖亦看好他們,親口将郭芙許婚給他。

    但因為郭芙的驕橫和楊過的憤激,加上黃蓉的阻撓,這一段情終歸“流産”。

     後來還發展到性格不合,氣質不投,水火不容而如同仇敵的地步。

    輕率的郭芙最終打罵并舉,一刀下去,使楊過年紀輕輕便成獨臂。

     ——楊過跳達不羁,巧言甜語,風流潇灑,迷倒了不少女孩子。

    好不容易和小龍女相遇相愛,從不自知到自知,但卻困難重重。

    每每舊劫将去,新劫又至,離别的時間更長達十數年之久,期間慘酷的遭遇真是不堪言說。

    這麼一對金童玉女的璧人,今天被認為是天造地設,而在當時,誰會可憐楊過孤兒斷臂之苦,又誰憐小龍女非錯而失貞之哀? 小說的情節越是具有張力,人性的善良以及掙紮在善惡間、正邪間、成敗間的可歌可泣越發可以顯現出來。

    就像用聚光鏡集中陽光的力量,足以造成焚燒。

     事實上,悲劇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天天都在發生,戰争、仇殺、流血、死亡、天災、人禍、饑口、幹旱,這些活生生的事件,其殘酷性遠遠超過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隻是憑借這些強烈的情節去表現出在生前死後,成敗榮辱間的人性。

    所以,成功的武俠小說,根本不會使人感覺到表面化和誇張,反而讓人覺得非常深刻與真實。

     “武俠,隻是手段;人性,是小說表現的重心,才是永恒不變的。

    ”也武俠小說作家的溫瑞安如是說。

     金庸也認為武俠小說的故事不應是過分的離奇和巧合。

    他一直希望做到,武功可以誇張神化,人的性格總應當是真實的。

     楊過與小龍女一離一合,其事甚奇,似乎歸于天意和巧合,其實卻應歸因于兩人本身的性格。

    兩人若非鐘情如此之深,決不會一一躍入谷中;小龍女若非天性淡泊,決難在谷底長時間獨居;楊過如不是至情至性,也定然不會十六年如一日,至死不悔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