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論興緣

首頁
    東大寺真言院沙門聖守 略有八門 一正明興緣。

    二明佛因果。

    三明結集佛法。

    四明部别。

    五明述成。

    六明簡異。

    第七诠理。

    第八入道。

     第一正辨三論興緣 佛生周莊王時。

    周襄王時滅度。

    孔子生時周末。

    僞秦姚興王時。

    羅什來翻經也。

    是羅什師弟子有八百人。

    清信檀越謝靈運等三千餘人。

    皆信學大乘三論。

    大興佛法。

    宇内豐足。

    如是展轉至梁時。

    三論漸衰。

    甚隆成實也。

    梁武帝之師有三大法師。

    開善寺智藏師。

    莊嚴寺惠昊師。

    光宅寺法雲師。

    恒說法化人。

    而國家貧乏。

    谷果不登。

    陰陽不順。

    災憂遍境也。

    時武帝專信三寶而驗無益。

    是非三寶咎即非弘者薄故。

    欲知此狀故召諸國相師而令相占之。

    一切相師同雲。

    今以青衣比丘令講經者。

    必興佛法必盛宇内。

    天龍歡喜。

    風雨随時也。

    時帝求伺青衣于何所在耶。

    方乃人白。

    會稽西霞山寺有高麗朗法師。

    必不脫青衣服青衣而修道。

    内有密智也。

    以此事而白于王。

    王大歡悅。

    即以躬詣山寺而禮請受。

    即于宮内講說金光明經。

    即年天龍歡喜。

    陰陽順時。

    谷果豐足。

    宇内大盛。

    時大王大歎喜。

    即推問論宗。

    便奏白三論。

    時大王告言。

    不知法藥隐覆教要久不令弘。

    令民大苦。

    時三大法師皆苦論說。

    何方破是三論師耶。

    若以論義而破者。

    此論為破他之要。

    以破執見為本。

    故不能破也。

    但以方便而用狀畏降伏其人心情。

    時開善寺師弟子梵法師。

    以往令畏降伏其心而去之。

    時于日夜乃被虎皮而就朗師許。

    乃開虎大口而為咋天之。

    時朗法師言。

    汝是梵小僧也。

    時僧聞即大恥畏。

    即反走去也。

    西霞者。

    彼山恒現紫霞與日共照西霞山寺。

    是一吉瑞。

    又不舍青衣與相師占同。

    是二瑞。

    了知梵僧。

    是三瑞。

    由此三事即知聖人。

    時三大法師各将二百弟子。

    梁武帝告三大法師。

    汝等所将弟子中。

    取上足弟子二十人。

    并六十人令教三論義。

    三大法師各撰取六十上足弟子以令學三論義。

    時得三論意即止觀诠師。

    即本開善弟子。

    但出一人不出兩人。

    是止觀诠師弟子興王師弟子。

    是吉祥師與惠均也。

    是興王朗師言吉祥文海。

    惠均義海。

     釋迦佛因果第二 是釋迦菩薩。

    于大釋迦佛時初發菩提心也。

    從初發心至十回向為四十心。

    是初阿僧祇。

    或女身而行菩薩行也。

    次于居那屍棄佛從初地至七地。

    為第二阿僧時。

    永作男身行菩薩道。

    次于毗舍浮佛從八地至十地。

    為第三阿僧祇。

    作男子身行菩薩道。

    是為佛行三大阿僧祇劫。

    次定光佛時始行百劫相好業。

    而釋迦佛超九劫。

    是九十一劫行而得作佛。

    小劫下劫下時。

    人歲一千二百年時。

    釋迦菩薩生兜率天。

    下閻浮提時。

    人歲一百二十年時。

    癸醜年七月七日。

    托胎于摩耶夫人。

    于彼胎内說成佛說花嚴也。

    彌勒菩薩上兜率時。

    人歲一百二十時。

    下閻浮提時。

    人歲八萬四千時。

    次為凡夫二乘。

    而甲寅年四月八日。

    于林微園無憂樹下摩耶右脅而生也。

    淨飯王作三大宮。

    太子十七年。

    一一宮内設二萬夫人。

    合三宮中設六萬夫人為五欲自娛也。

    是太子十九年。

    壬申年二月。

    逾城至跋伽婆仙所。

    次至阿羅羅外道而行六年苦行。

    胡磨一撮為一日齋食。

    次至優頭藍發外道而五年習禅定。

    以有漏等智伏惑也。

    時太子年三十。

    癸未年二月八日。

    受吉祥童子獻茅草。

    于無吉樹下敷茅座坐。

    即成無上佛道。

    時天魔将九億軍來而欲害佛。

    佛入慈定。

    而放大光明。

    六種震動。

    大地大海大地歸佛。

    時牧牛女闡提婆羅女。

    大富長者女。

    指千犢乳而取為煎而煮摩至樹神而報得子息。

    即如來受粥已即授一歸戒。

    後五百離車子從海價客而來供佛。

    佛為說五戒十善也。

    五戒是人教。

    十善是天教(是二歸)佛受解脫樂一年。

    是趣波羅捺為五比丘說四谛教。

    即得羅漢即具三寶。

    後趣郁必羅迦葉等說十二因緣教。

    即具千羅漢。

    佛德殊特。

    佛成道五年。

    舍利弗目蓮得羅漢。

    即具千二百五十人。

    佛趣王舍城而說八部波若。

    次趣毗舍離城而說維摩。

    次趣王舍城說法花一乘。

    次趣?屍那城。

    于癸酉年二月十五日。

    一日一夜廣說涅槃即入涅槃。

    彼涅槃時。

    四十由旬乃滿。

    天人往來供養而阇維也。

    火滅以後舍利八斛。

    于天官寺新造一大塔十三級。

    八國王等以軍力強奪佛舍利。

    時有一人名信相波羅門。

    以此八斛舍利。

    一分舍利即上忉利天上。

    一分龍宮。

    一分更分八分即與八國王。

    所遣舍利即散海陸。

    ” 第三明結集佛法 佛入涅槃後。

    在三月結集法藏。

    爾時四月十五日結安居時。

    摩诃迦葉升須彌頂打人至鐘而告之曰。

    佛諸弟子一切羅漢。

    報佛恩故結集法藏。

    汝等莫般涅槃皆會集王堂處。

    時一切羅漢盡集會。

    但舍利弗憍梵波提等。

    是佛前涅槃也。

    時因阿阇世本願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