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論興緣

首頁
    。

    為菩薩說遍學法故。

    說四谛十二因緣及說六度也。

    若攝二谛門者。

    初說四谛。

    以苦集為俗滅道為真也。

    次說十二因緣。

    相生為俗還滅為真也。

    後說六度中。

    五度為俗般若為真也。

    大品經正明三轉二谛。

    亦說二慧三轉也。

    涉有為權照空為實。

    次并觀空有為權。

    乃照不二為實。

    次照二不二為權。

    照非二非不二為實。

    如此轉變也。

    又法華涅槃者。

    照二乘為權。

    照一乘為實。

    次照三一為權。

    照非三非一為實。

    次三一不二為權。

    照非不二非非不二為實也。

    涅槃照無常為權。

    照常住為實。

    每義有四句乃至因中有果無果。

    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也。

    次明三種二谛。

    一明理外凡聖于二谛。

    是永無法為失。

    是佛智所不照故。

    經曰。

    五眼不見六道衆生也。

    二理内因緣假名二谛。

    以有為俗。

    以空為真。

    是因緣二谛為佛境界為得故。

    佛者所照也。

    三理内外相望二谛。

    亦名得失二谛也。

    或師雲。

    能見永無法故。

    經雲我以佛眼觀見六道衆生也。

    能見故能化也。

    故經雲随順衆生故普入諸世間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見也。

     問。

    何須說三種方言。

    答。

    以破病為宗。

    凡生死取相為原。

    如來出世先破執見後乃說教也。

    初以假生假滅世谛假以破定生定滅之病也。

    次以假不生假不滅藥以破定不生定不滅病也。

    真谛非不生非不滅藥。

    以破假不生假不滅病。

    真俗合明假破着性病。

    真俗合明中以泯病藥并觀性假也。

     問。

    破性明空之空為攝何處耶。

    答。

    有二說。

    一祥大德曰。

    屬所治病不論體中也。

    此師意。

    但八用中破病。

    體中不破病也。

    二恟正大德曰。

    破性明空即屬體中非攝所治病也。

    此家體用二中以破病也。

     問。

    祥師何故以體中不治病耶。

    答。

    用中有破治之用。

    體中無破治之用。

    但除其病而不治法故也。

     大論釋四悉旦。

    一世界悉旦者。

    如世界車瓶衣屋也。

    二對治悉旦者。

    是病藥相對也。

    是論雲。

    以不淨觀而治貪欲也。

    以慈悲觀為治嗔恚也。

    以因緣觀而治愚癡也。

    仍可謂以空觀而破有。

    以常教而破無常也。

    三各各為人悉旦者。

    随緣說法也。

    經曰。

    從一法至百法千法也。

    四第一義悉旦者。

    非一非異非因非果等法也。

    複次世界者即就緣假也。

    對治悉旦是對緣假也。

    各各為人悉旦是随緣假也。

    第一義悉旦是因緣假者。

    此因緣有二義。

    一通是因緣所生法也。

    二别因緣之四緣中一也。

    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也。

    如種子是近因。

    田是遠緣也。

    次第緣者。

    如心心數法。

    前心數法滅起後心心數法。

    如滅前惡心補起後善心也。

    問。

    滅盡定心何如。

    答。

    雖入滅盡定。

    以要期力故能續起也。

    緣緣者。

    對前境時能緣所緣二緣相對也。

    增上緣者。

    一法生時萬法不障。

    萬法生時一法不障也。

    是法通于善惡無記三性也。

    通因緣者。

    如中論雲因緣所生法。

    我說則是空。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也。

    是因緣内具有三谛道理也。

    因緣所生即世谛。

    我說即是空即真谛。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者。

    為中道第一義谛也。

     問。

    是三谛道理為配于三轉二谛耶。

    答。

    若得意之者應得是義也。

    何者。

    是初節二谛望第二節。

    猶是世谛也。

    是第二節二谛望第三節二谛。

    即世谛也。

    第三節以配第三谛也。

     入道第八 問。

    何經論有轉反耶。

    答。

    中論曰。

    是二谛法可壞破。

    即是轉反也。

    又華嚴經曰。

    佛說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也。

    問。

    此二谛足應盡理。

    何須說三谛理耶。

    答。

    如實所說。

    若以二谛應得悟入者如此而已乎。

    或為表理而不盡故須說三谛也。

    故經雲有谛無中道第一義谛也。

    問。

    是四假義應得各配四論耶。

    答。

    智度論中論。

    是破病遲诠理急故。

    為随緣假與因緣假也。

    百論十二門論。

    是病破強诠理劣故。

    為對緣假也。

     問。

    何論文中有此文證耶。

    答。

    大論其緻廣博。

    專釋大品。

    今以論二十卷将釋大品初品也。

    若如斯妙釋大品四十卷者廣有千餘卷。

    而緣機不堪故略說百卷也。

    當知彼論破病诠理正同廣博故。

    為随緣假也。

    若中論雖破諸見欲顯實相。

    故論曰諸法雖無而有二谛也。

    故中論即見因緣假也。

    十二門論是破病義切急故。

    為就緣假也。

    若百論正對緣。

    故百論序雲破而無執言而無當也。

    中論十二門論新論不對于緣。

    而豫破見了顯于理。

    百論親對外将破即執之義。

    北于古經之趣鹑鵬之尾類鳳皇之儀。

    凡愚狹心局于聖懷。

    以螢火明配彼日光。

    願有心支意存博達。

    欲窮智海。

    化群冥。

    廣照古新使竭法藏。

    永超鹿黑之淵。

    速升無為之天。

     三論興緣 東大寺真言院密律兼三論沙門 聖守春秋六十二 建治二年二月十二日于新禅院命他人書寫畢。

    真言院住侶沙門亮然(十二夏) 貞享四年初夏十八日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