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門為斷戲論故。
一曰譬喻。
二曰随所執。
三曰語善。
四曰言失。
五曰知因。
六應時語。
七似因非因。
八随語難。
喻有二種。
一具足喻。
二少分喻。
随所執者。
名究竟義。
語善者。
謂語順于義。
言失者。
謂言乖于理。
知因者。
能知二因。
一生因。
二了因。
語應時者。
若先說界入後說五陰名不應時。
若善通達言語次第。
是則名曰應時語也。
似因者。
如怕似水。
而實非水。
若有論者嚴飾言辭以為火者。
是名似因。
随言難者。
如言新衣即便難曰。
衣非是味。
雲何名新。
如是名随言難也。
又雲。
問雲。
一切諸法皆悉無常。
聲非一切。
是故為常。
答曰。
汝言一切聲有何義非一切耶。
此說非因。
又一切法有造作者皆悉無常。
如太傳等聲亦如是。
是故無常。
是則名為不相違相(文)又雲。
若言六識無常。
猶如瓶等。
不說因緣是名因滅。
若言是身無我。
衆緣成故。
聲亦無我。
複緣而有。
是名喻滅若言四大無常。
如瓶造作。
是名言滅。
而上相違名為具足(雲雲)此論既是龍樹所造。
亦是後魏古譯也。
百論疏上卷解勒沙婆計雲。
所說之經名尼揵子。
有十萬偈。
如方便心論雲。
有五智六障四濁以為經宗(雲雲)(方便心論之初品文也)又寶窟中卷解一切論列六論雲。
謂世辨論·正音論·闡陀論·随世論·毗伽羅論·衛世師論(雲雲)法花論疏上雲。
毗伽羅論○毗伽羅此雲字。
本論未見翻譯。
河西朗師雲。
是大權菩薩之所造也(雲雲)又雲。
斯文引涅槃般若所說以歎今法花教也。
稚子但教半字之經。
長成則訓滿字毗伽羅論(雲雲)涅槃說者。
四十經第五卷如來性品之說也。
涅槃疏第九雲。
若如此回人所明。
謂此文字是蒼颉所作造。
若如經中明者。
有八十天。
八十天中自有造書天。
造書天造于文字(雲雲)(實是佛說也。
怕師師四論玄雲。
蒼颉是梵王之第三子也)涅槃疏同卷雲。
則如大品四十二字以為根本。
從四十二字文流出于諸字(雲雲)又雲。
大品明四十二字為一切字根本。
猶如此間有宮商等五百音有四十餘字以為根本(文)又解涅槃經十四音總出七師解。
第七秀法師解雲○從長短阿訖庵痾有十二字。
兩字為一音合有六音。
如長短兩阿為一音○次從迦佉以去有二十五字。
五字為一音。
如迦呿伽伽俄。
二十五字合為五音。
足前為十一也。
次從耶羅以去有九字。
三字為一音○今為三音。
足前十一合為十四音。
彼不取魯流四字為音明。
此四字直是和前音非是音也。
今謂此解為能(雲雲)百論疏上解迦毗羅仙四德中智有内外二者者。
外智者謂六種論。
一式叉論。
二毗伽羅論。
三劫波論。
四樹提論。
五闡陀論。
六尼祿多論。
知此六論名為外者(雲雲)百論疏上雲。
廣主經者。
明治化之道。
廣明國主之德。
或言。
是彗星天子所造。
或言。
鎮星天子所造○解人雲。
昔有梵王。
在世說七十二字。
以教世間名佉留書。
世間之人敬情漸薄。
梵王貪吝心起收取吞之。
唯阿漚兩字從口兩邊堕地。
世人貴之。
此為字主。
故取漚字置四違陀首。
以阿字置廣主經初。
四違陀者。
外道十八大經。
亦雲十八明處。
四皮陀為四。
複有六論。
合四皮陀為十。
複有八論為十八。
四皮陀者。
一荷力皮陀。
明解脫法。
二冶受皮陀。
明善道法。
三三摩皮陀。
明欲塵法。
謂一切婚嫁欲樂之事。
四阿闼皮陀。
明咒術算數等法。
本雲。
皮陀此間語訛故雲違陀。
六論者。
一式叉論。
釋六十四能法。
二毗伽羅論。
釋諸音聲法。
三柯刺波論。
釋諸天仙上古以來因緣名字。
四豎底(張裡反也)沙論。
釋天文地裡算數等法。
五闡陀論。
釋作首盧迦法。
佛弟子五通仙等說偈名首盧迦(強何反)六尼鹿多論。
釋立一切物名因緣。
複有八論。
一眉亡婆論。
簡擇諸法是非。
二那邪毗薩多羅論。
明諸法道理。
三伊底呵婆論。
傳記宿世事。
四僧佉論。
解二十五谛。
五課伽論。
明攝心法。
此兩論同釋解脫法。
六陀菟論。
釋用兵杖法。
七乾闼婆論。
釋音樂法。
八阿輸論。
釋醫方。
毗婆沙雲。
瞿頻陀婆羅門造梵書。
佉醫仙人造佉盧書。
大婆羅門造皮陀(文)觀經疏雲。
毗陀還是違提。
此雲明處(雲雲)安樂行品疏解離邪見緣雲。
路伽耶陀者。
舊雲是惡解義。
逆路伽耶陀者。
是惡論義。
注雲。
路伽那陀者。
如此間禮義名教儒墨之流也。
逆路伽那陀者。
如老莊玄書絕仁棄聖之例。
又雲。
路伽那翻為世間行。
正法花經雲。
贊序歌音。
逆路伽那。
此雲逆世間行。
正法花法偶習俗也(文)言醫方者。
今光明有治病品。
其疏雲。
病因緣者。
是四大五藏五根四大不調。
五藏傷損。
令諸根有病。
如肝惡眼病腎惡耳聾也。
生病緣多卧得水病。
多行多倚多悟生風病。
又多生熱病。
多淫生一切病。
則等分病也。
又水令淡飲多。
若火多令熱多。
風多吹火增。
熱吹淡增冷也。
病飲食者有六。
一過是食。
二少是食。
三過時食。
大饑方食。
四逆時食。
未饑強與。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