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之破三明一。
自具二義。
謂破三者背昔也。
歸一者向今也。
餘義齊爾。
玄雲。
乘以運出者(乃至)運則趣涅槃(文)此别釋乘名。
運之與出各是一義。
然運是總。
就此運中有運出生死義。
及運到涅槃義也。
此文之中。
且以運之與出各配二義。
謂以出配生死。
以運屬涅槃。
又運載義中亦有運動義。
謂約化他論之。
故統略雲。
車之運動必由于牛。
大乘化物要是慈悲(文)亦有縱任自在故名為運。
此約果德受用自在義說為運。
故法華玄第四雲。
若縱任自在明運者。
果德具有此運也(文)今此文中且約因乘故。
無慈悲運動及縱任等義也。
玄雲。
若通明乘(乃至)所成留滞也(文)此别釋乘義之文殘也。
通論五乘皆有出義。
人天出三途。
二乘出三界。
大乘出二死(此是傍義也)然此中意。
五乘善根并望佛果皆得為因。
以有所得是無所得之初門故也(此是正意也)若别言之。
大乘正是乘。
即一乘也。
十信以上所有善法皆為佛果。
其餘人天二乘則非也。
玄雲。
三一開會凡有十門(乃至)十者無三辨一也(文)以下廣釋一乘之名義。
即此下一紙餘文。
與法華遊意文同也。
又寶窟上卷明有七義。
一者對昔三故名一。
如法華雲。
為聲聞說四谛為緣覺說十二因緣。
為菩薩說六波羅蜜。
為對彼三是故明一。
二者破三明一。
三者會三歸一。
四者本來無别故言一。
以三乘人同一法身故。
五者三即是一。
悟三即是一相。
六者覆三明一。
謂常有三一之兩緣。
今為一緣覆三明一。
七者非三非一歎美為一(取意略抄)義章一乘義有四義。
一簡别名一。
二破别名一。
三會别名一。
四無别名一(具如文)七中對别與彼簡别名異義同。
七中破别與彼破别名義相當。
會三歸一即會别一也。
餘義同異可尋思之。
或同或異可類攝。
玄雲。
開三顯一者(乃至)故開五也(文)開三顯一者。
如經雲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也。
昔以三乘覆一乘。
今說三為方便故。
一乘真實乃顯。
名為開方便門。
是開三顯一也。
會三歸一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
是藥草文也。
義疏雲。
今指小果為大因故。
二乘之果是菩薩道(文)問。
法華論解種子無上雲。
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
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
前所修行善根不滅。
同故得果故(文)論疏釋雲。
今即取前後菩提心為種子無上。
文雲。
種子無上即菩提心(文)今此文中直取小果為菩薩道者。
便違論意耶。
答。
義有多途。
亦有傍正。
法華玄第七解論意雲。
此意明取菩提心善根是菩薩道耳。
二乘善根智類。
皆是菩薩道之遠緣(文)論中正取菩薩心耳。
而二乘善根是遠緣故。
雖非種子亦是菩薩道。
今會三中取為緣義也。
又一義雲。
若約時論之。
不取中間退大之時。
故論疏雲。
彰聲聞人有三時(雲雲)若論善根體。
即指小果為菩薩道。
雖取小果為菩薩。
但約後時發菩提心不論退時。
故經義疏引論已雲。
此意明。
本菩提心不滅故。
此善根即無上種子故。
今聞法華即是雲雨。
後得成佛(雲雲)意雲。
經中正意指小乘果是菩薩道。
論則舉其前後發心。
釋成小果即大因義。
問。
此二義中以何為是耶。
答。
義有傍正。
前是傍義。
後是正意也。
問。
若爾法華玄文如何。
如但雲二乘智斷是菩薩道之遠緣。
不言即是菩薩道耶。
答。
二乘智斷是遠緣者。
即會之意也。
論雲菩提心之善根者。
發菩提心時所有大乘小乘善根。
皆成菩薩無所得善。
二乘善根亦是實相之氣分故。
而言遠緣者。
且緣退時為言耳。
若還發心便成近因。
又菩薩道有二門。
謂發菩提心。
修菩薩行。
論意正取初發菩提心為種子無上。
餘并資助。
如雲雨等(見佛聞法等屬其雨欤。
閏種子故義如其雨耳)然取小行亦為種子無上體。
故義疏雲。
故此善根即無上種子(乃至)若轉悟者則會而不破(文)此善根者菩提心善根也。
言轉悟者。
轉悟大乘時。
即小乘果會而不破。
便成無所得。
是種子無上以發心為主屬。
發菩提心乃為種子也。
廢三立一者。
舍方便教置而不用。
不同破三破彼情執。
破三明一其義易知。
覆三明一者。
還約教論三一互覆。
但今以一覆三耳。
今案。
開三顯一。
廢三立一。
覆三明一。
三前明一。
三中明一。
三後辨一(已上六義見今文也)對三名一。
名一及歎美為一(寶窟出之)簡别名一(義章出之)此等并依教門以明。
開三顯一者約昔顯今。
廢三立一者止昔用今。
覆三明一者隐昔顯今。
三前明一者對末顯本。
三中明一者于末捈實。
三後辨一者望前辨後也。
所言對三名一者待權談實。
歎美為一者以理成教也。
簡别名一者與廢三立一其義大同。
亦與對三名一同也。
問。
三後辨一者。
以會彼三同歸一道。
雲與會三歸一有何異耶。
答。
三後辨一約教門論。
故雲三乘之後法華教門(雲雲)會三歸一為行。
故雲對昔三善故言會三(文)又會三者正約義論之。
三後者約時言之。
所望異故别立為二。
故雲前之五種就義論一。
後之五種約時處也(雲雲)言會三歸一者正約行。
言破三明一者破執顯實。
言絕三無三者約處顯實。
就此絕三者顯理。
無三者顯行。
舉人顯行而已。
寶窟所言無别者約理明一。
三即是一者約解明一。
非三非一歎美為一者約教明理。
皆應寄思。
言無言世界者。
言香積佛土者。
維摩經所說衆香世界也。
香積即佛名也。
玄雲。
問雲何名會三歸一耶(乃至)故名會也(文)已下盡釋名門。
總有五番問答。
此初也。
歸會是一乘大宗也。
故别問答而已。
昔開一為三。
今還合三為一。
是答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