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知百論疏。
四外道中。
除若提子[?*餘]三外道。
并釋迦未出時興見。
于中師雲。
僧佉劫初出世。
世師如來出世八百年前出世見也。
依此答意。
上來所列四外道。
正可當滅後柯條也(雲雲)所雲柯大條小。
古雲。
柯條謂小枝也。
即喻其外道支流也。
私雲。
歸去來辭雲顧庭柯而怡顔(雲雲)庭柯小人也。
古鄉舊知。
今是小人。
故雲庭柯。
少枝義也。
一研法二核人者。
問。
前破天竺四術。
何故不核人耶。
答。
師雲。
就天竺外道核人。
百論等中。
委細見故。
讓别釋衆品中。
今此中不更論欤(雲雲)。
震旦三玄等者。
古雲。
一說雲。
孔子·老子·莊周為三玄。
此即孔子說有。
老子說空。
莊子說中故。
一說曰。
孔子·老子·周公旦以為三玄。
一說曰孔子·老子·顔回為三玄(文本文可尋)後見淨名經者。
一卷古維摩經也。
嚴佛調譯也。
親友等者。
師雲。
此淨名非什師所翻。
古舊經也。
親友者。
寶窟曰。
書雲。
同門曰朋。
同志曰友(雲雲)期神者。
一心訓義。
[穴/俱]累者。
斷煩惱義。
出生死義也(雲雲)方者。
大乘教也。
僧肇法師。
在俗時。
家貧常以傭書為事故。
曆觀經史。
見一卷古維摩經。
得所歸極故。
舍家入道。
聞什師在涼州。
進途至涼。
見什公為師[訁*靑]業。
什公歎曰。
言肇僧肇。
玄宗肇故(雲雲)百論序(取意)三玄事。
宗鏡錄四十六雲。
周弘正釋三玄雲。
易則八卦陰陽吉兇。
此約有明玄。
老子虛融。
此約無明玄。
莊子自然。
約有無明玄。
自外支流。
祖原出此(文)三玄本說。
從來不詳。
幸今得之。
尤可秘藏也。
三玄與九部者。
私雲。
三玄震旦外教。
九部西天内教。
九部則除十二部中方廣·授[訁*巳]·無問自說。
取自[?*餘]九部。
伯陽與牟尼者。
元照釋雲。
李聃(吐藍切)即老子也。
姓李名聃字伯陽也。
同極(トハ)極理也。
杭行(ハ)行(ハ)智也。
但影略互顯。
又曰。
牟尼此翻寂默。
即釋尊名也(文)訓雲。
盂蘭新[訁*巳]雲。
釋迦牟尼梵語。
釋迦能仁。
牟尼寂默(雲雲)喟然者。
玉篇雲。
喟丘愧反。
大息也(文)元照釋雲。
喟然者。
歎息之聲也(雲雲)。
凡夫之智孟浪之言等者。
師雲。
凡夫智者。
老莊智也。
并出三惠外。
孟浪者有二義。
一謂率略之言也。
二謂漫瀾無所取舍之謂也。
俱莊子見。
而未讵至也等者。
師雲。
上未始詣者約法。
此文據人也(雲雲)。
略陳六義等者。
問。
此猶什公語欤。
如何。
答。
師雲。
宗家解釋欤。
朗鑒三世者。
師雲。
鑒三世則三明。
三明者。
一宿命。
明知過去。
二者漏盡。
明知現在。
三天眼。
明知未來。
此三明在果位。
則亦名三達也(雲雲)師雲。
外唯辨一形故。
辨正論雲。
外教中。
假令有三世事者。
此竊取内義也(雲雲)外則五情未達等者。
師雲。
五情者五根(眼耳鼻舌身)未達者。
不得天眼天耳等也。
内說六通窮微者。
六通謂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是也。
問。
如解釋。
外人都無天眼等通力(聞)如何。
答。
私雲。
今就震旦外人故。
偏雲五情不達。
若據西天外道者有異義。
槃疏雲。
若是薩婆多成實等所解。
凡夫亦得五通。
若是雪山部。
聖人得五通。
凡夫不得。
而今外道飛行自在等者。
此是其若得醫道術。
或是鬼神等依助故爾。
不名為通(雲雲)可準知。
外未即萬有而為大虛等者。
師雲。
大虛者。
老子之虛無道也。
内見彼義。
虛無當空劫。
一氣則有物初也。
此當成劫初微風也。
例如僧佉二十五谛當内十二因緣。
若爾空有既隔曆故。
不即有為空也(雲雲)。
内冥二際等者。
師雲。
二際者。
生死·槃也。
僧睿中論序雲。
道俗之不夷。
二際之不泯。
菩薩之憂也。
中論雲。
槃實際。
及與世間際。
如是二際者。
無毫厘差别(文)。
内則緣觀俱寂者。
緣者境也。
觀者智也。
俱寂者。
中論疏雲境智是因緣義。
既稱境智。
是則非智。
既稱智境。
是則非境。
非境非智。
泯然無際○。
若遊此玄門。
則戲論斯寂(文)可準之。
短羽之于鵬翼坎井于天池等者。
師雲。
短羽者。
雲蟭螟等也。
鵬翼者。
鳳凰之翼也。
坎井者。
穴井也天池者。
謂大海也(雲雲)春秋曰。
東海有蟲。
巢蚊睫。
再乳再飛。
而蚊不為驚。
命曰蟭螟(文)古雲。
問。
大鵬與鳳凰者各别鳥乎。
答。
弘法大師性靈集曰。
附鳳凰而屆天涯。
唯可一鳥(雲雲)(文)義疏第一雲。
海龍王經雲。
金翅翻為鳳凰○金翅鳥經雲。
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裡也。
閻浮提隻容一足(文)釋大身迦樓羅。
秦人疑其極等者。
師雲。
一義雲。
秦人者。
指什公。
吾者宗家也。
意什公既疑。
非吾始更言雲意也。
一義雲。
秦人者。
秦代疑内外之道人也。
意秦人疑極。
不足言之(為言)此義吾者宗家(雲雲)。
道曰杳冥者。
文選雲。
日杳杳西匿(文)字書曰。
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