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論玄義鈔卷上

首頁
    。

    上依内教因果道理破。

    今據現見法斥也。

    物類等者。

    麥豆等雲也”。

     例如莊周等者。

    師雲。

    是引莊子說。

    例譬無因義也。

    莊周亦雲莊子。

    莊姓周名也。

    子男子通稱也。

    魍魉者。

    影外微陰也。

    魍魉幽陰義也。

    造化者。

    淮南子曰。

    造化謂天地也。

    又雲。

    注曰。

    造化陰陽也(雲雲)有雲。

    陰陽有造化理故。

    陰陽雲造化欤。

    問。

    雲何造化無所因乎。

    答。

    師雲。

    造化有物初故。

    問。

    道生一一生二。

    二則陰陽也。

    若爾陰陽所由一氣。

    何雲造化無所由乎。

    答。

    師雲。

    一氣圍陰陽。

    陰陽外無别體。

    所以今造化者。

    則可攝盡一氣者欤。

    淮南子雲。

    夫造化者。

    擢援物也(雲雲)。

     無因自然等者。

    師雲。

    上舉莊子自然有。

    顯無因計。

    今問答。

    令莊子計同無因。

    欲同破之故。

    有此問答也(雲雲)私雲。

    如師義者。

    問自然者。

    指莊子聞。

    而依古料簡并[?*餘]處解釋。

    自然言。

    可籠外道自然與莊子自然見。

    今此外道。

    衲衣外道也。

    若外道自然。

    一向無因一執也。

    莊子自然。

    自然有因等釋([?*餘]處釋)當段釋始終相生。

    頗[?*隹]見。

    可思之。

     若必無因而有果者。

    中論因緣品長行雲。

    無因有果者。

    布施·持戒等。

    應堕地獄。

    十惡·五逆應生天。

    以無因故(文)疏釋雲。

    若無因有果者。

    第四例感果破理實。

    應雲無惡因得惡果。

    無善因得善果。

    而今不爾者。

    持戒人。

    無地獄因應生地獄。

    五逆人。

    無生天因應生天也(文)可準知之。

    私勘之”。

     問有人言自然有因等者。

    師雲。

    是重舉莊子之義。

    救前破也(雲雲)序疏雲。

    萬化猶萬物之異名(雲雲)私雲。

    莊子之意。

    正在自然。

    故景不待于形。

    隻自然等(為言)而今釋并[?*餘]處釋。

    常出莊子之義。

    自然有果等。

    此[?*隹]思。

    有人雲。

    莊子正雖不明有因義。

    亦不遮因義欤。

    何者影由形自然也。

    (為言)故(雲雲)猶可尋之成鉾楯者。

    此有因緣。

    可知(雲雲)(私雲。

    宋人物語有之)。

     答斷見之流等者。

    師雲。

    是十四[?*隹]中不如知義也。

    計即陰之我人也。

     夫神道幽玄等者。

    古雲。

    序疏雲。

    幽玄二字。

    俱訓深耳。

    又玄謂玄闇。

    不可得見也(文)師雲。

    神道者。

    雲心法。

    非呼真如實相(雲雲)”。

     義經丘等者。

    丘謂孔丘也。

    古引史[訁*巳]曰。

    首上圩故。

    因名曰丘。

    字仲尼。

    姓孔氏(雲雲)。

     理涉旦者。

    師雲。

    旦者。

    謂周公旦。

    周文王子武王弟。

    成王叔父(雲雲)。

     經雲如雀等者。

    師雲。

    經者十地經也。

    此中雀者可喻神。

    瓶可喻依身。

    羅縠可喻命根欤。

    師傳雲。

    七女經分明說。

    未見十地經七女經一卷。

    小乘經(雲雲)。

     匡山惠遠等者。

    是判釋十地經意也。

    見偏年通論義四(二丁)遠法師作沙門不敬王者論五篇。

    其五沙門不敬王者論。

    形盡神不滅。

    第五文中雲。

    文子(文名也)稱黃帝之言曰。

     形有靡而神不化。

    乘化至變無窮(雲雲)(良本說也)又次下文。

    火之傳于薪乃至終期都盡耳釋。

    注經所引全同。

    可知之。

    注法華第一曰。

    如薪盡火滅(惠遠曰。

    火之傳于薪乃至終期都盡之。

    今釋全同)次曰。

    或以煩惱為薪。

    五蘊為火。

    煩惱除則五陰斷。

    故曰薪盡火滅。

    或以感譬于薪。

    應喻于火。

    感謝應攝故。

    曰薪盡火滅。

    雖穿鑿不一。

    而遠公之釋。

    溫故而知新也。

    可準之知。

    非釋十地經。

    尤字過時(キウト)讀。

    論語見。

     指窮之術妙等者。

    師雲。

    就指窮有二義。

    一義雲。

    前薪雲窮。

    後薪雲指。

    相讀之術法故雲術。

    歎美雲妙(為言)一義雲。

    雲以指指示前薪窮雲指窮(雲雲)後義意莊子見。

    今文段前義猶親欤(雲雲)。

     情數之感深者。

    古雲。

    謂有情因果感赴相續無際故。

    言深矣。

     不得見形等者。

    師雲。

    已下宗家釋也(此義非也。

    遠也。

    出通論)。

     問曰後學等者。

    師雲。

    一義雲。

    問雲二字。

    安下雲何名為等上。

    可意得也(為言)此意。

    今引黃帝語者。

    舉世人所信外言。

    為成因果決定旨破無果見也(雲雲)委細如上。

    又一義雲。

    上義經丘未曉等。

    所以今後學引黃帝語緻疑[?*隹]。

    故有問曰言。

    然無答者。

    讓下排震旦衆師文義故也(雲雲)下雲何上。

    異本有問曰字思之。

    所言黃帝者。

    三皇之随一也。

    一大旻(伏羲氏)二炎帝(神農氏)三黃帝(有熊氏)紹運圖見。

     六師雲無有黑業等者。

    師雲。

    六師中第一師。

    富蘭那迦葉義也。

    具有四業。

    今且出二業報(雲雲)槃經第十九出此說。

    初今所引。

    次雲無黑白業。

    無黑白業報。

    無有上業及以下業等(雲雲)如說相者。

    不明不黑不白業見。

     四邪之間最等者。

    師雲。

    四術中無因果。

    殊其過甚雲意也。

    包氏曰。

    尤過也。

    鄭玄曰。

    弊猶惡也。

    杜預曰。

    弊疵也(雲雲)又上引論語(雲雲)百論下初疏雲。

    四外道。

    一僧伽執因中有果。

    二世師執因中無果。

    三勒沙婆亦有亦無。

    四若提子(東音)非有非無也(文)又此玄四邪者。

    百論四外道異也。

    四邪廣通也(師說也)。

     答釋伽未興等者。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