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第一

首頁
    涅槃等見。

    即心行道外名為外道(文)(已上裡書) 玄。

    天竺異執者。

    西域記曰。

    天竺之稱異議糾紛。

    舊雲身毒。

    或曰賢豆。

    今從正音宜雲印度。

    印度之人随地稱國。

    殊方異俗遙舉總名。

    語其所美(由印土是月名。

    譬賢聖之照臨。

    故各取其美也)元照曰。

    身毒即天竺。

    或曰賢豆。

    皆音訛也。

    正雲印度。

    即彼月名。

    譬賢聖之照臨故。

     玄。

    振旦衆師者。

    經音義曰。

    或言真丹并非正音。

    應言支那。

    此雲漢國也。

    又雲。

    亦無正翻。

    但神州之總名也。

    元照釋曰。

    震旦亦雲真丹。

    此翻漢地。

    略述曰。

    震旦亦雲振旦。

    皆是梵音之訛轉也。

    正言摩诃支那。

    此雲大唐。

    有人解雲。

    梵語震旦此雲思惟。

    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計度故以為名(已上) (裡書雲) 震旦事。

     中論疏記雲。

    淡海記雲。

    震旦者彼音。

    此雲聚集。

    亦八卦之中震是東卦。

    旦者日初出處也。

    故雲震旦也。

    出辨正論第八卷(文)百論疏上雲。

    振旦者此雲漢國也(文) 别序宗要則四執盛行(文) 中論疏第一雲。

    總談外道凡有二計。

    一計邪因。

    二執無因。

    言邪因者略明三種。

    一者即一因外道。

    謂自在天等之一因能生萬類之果。

    二者宿作外道。

    謂萬法之果但由往業無有現緣。

    三者現緣外道。

    謂四大和合能生外法。

    男女交會能生衆生。

    二者無因外道。

    謂萬法自然而生不從因緣(文)問曰。

    玄義四執與疏二計開合異雲何。

    答。

    可勘此也。

    口力外道服水外道。

    七計中何計可攝耶(已上裡書) 玄。

    有外道雲大自在天能生萬物等者。

    中論疏一雲。

    問。

    雲何名從自在天生。

    答。

    如十二門論說。

    自在天變化造化萬法。

    萬法若滅還歸彼天。

    自在三品苦行。

    下品苦行生腹行蟲。

    次苦行生飛鳥。

    次苦行生人天。

    故生六道有三種苦行。

    此天面有三目。

    騎白牛手執白拂。

    又言。

    頭戴日月手執髑髅。

    并出他經。

    涅槃經明第五迦羅鸠馱計自在天生義(已上)此天面有三目等者。

    碩法師雲。

    此天在四空下四禅上。

    故是色無色界之中間。

    此天有八臂三眼。

    騎白牛持鈴執拂案行國土。

    世人事此。

    皆謂萬物從此而生。

    及憂喜苦樂。

    故自在天瞋衆生受苦。

    自在天喜衆生受樂。

    故道萬物從此天而生。

    亦此天自謂萬物從我而生也。

    元康師雲。

    此天形體長大八千由旬。

    壽命八萬劫。

    自餘形相同前說。

    大論雲。

    過淨居天有菩薩淨居天。

    名摩醯首羅。

    即此天也。

    涅槃經明第五迦羅鸠馱等者。

    彼經十九有六人惡臣。

    為阇王說外道六師事。

    迦羅鸠馱迦旃延雲。

    一切衆生悉是自在天之所化。

    自在天喜衆生安樂。

    自在天嗔衆生苦惱。

    一切衆生若罪若福。

    乃是自在之所為作。

    今取意引。

    迦羅鸠馱者是其母名。

    此是事大自在天之者。

    說大自在天能生諸法也。

     (裡書雲) 中論疏記曰。

    提婆論雲。

    摩醯首羅天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

    皆是摩醯首羅天生。

    摩醯首羅身虛空是頭。

    地是身。

    水是尿。

    山是糞。

    一切衆生是腹中蟲。

    風是命。

    火是暖。

    罪福是業。

    是八種是摩醯首羅身(文) 百論疏上雲。

    提婆論雲。

    六道衆生天地之物皆是自在天身。

    故自在天略明三身。

    一自在身。

    二那羅延身。

    三梵天身。

    自在天身總有八分。

    虛空為頭。

    日月為眼。

    大地是身。

    河海為尿。

    山丘為糞。

    風為命。

    一切火為熱氣。

    一切衆生是身内蟲(文)又雲。

    所言自在者有八種。

    一能作鄰虛細身。

    二輕微極妙心神無礙。

    三者遍滿虛空。

    四得如意禅定。

    五者得三世帝王。

    六者随用一切塵一時能用。

    七不系屬他。

    八者去住自在無礙。

    具此四德以成己身也(文) 邪心所畫事。

     涅槃經第三金剛身品雲。

    迦葉複白佛言。

    世尊。

    如來常身猶如畫石(文)涅槃疏第五雲。

    若畫水随畫則合。

    若其畫石其文常在也(文) 玄。

    七計例然者。

    于中論所說八計邪因。

    第一自在天計。

    既破此已。

    今例餘七計。

    中論第一雲。

    有人言。

    萬物從大自在天生。

    有言。

    從韋紐天生。

    有言。

    從和合生。

    有言。

    從時生。

    有言。

    從世性生。

    有言。

    從變化生。

    有言。

    從自然生。

    有言。

    從微塵生(已上)第一如上。

    第二從韋紐天生者。

    疏曰。

    韋紐天者。

    影師雲。

    前是色界之頂。

    此天是欲界之極。

    問。

    自在三品苦行生六道。

    今雲何生邪。

    答。

    劫初之時一切皆是空。

    有大水聚。

    十方風起能令波波相次風風相持。

    水上有一人。

    千頭二千手足。

    化從水生。

    名曰韋紐。

    此天臍中有一千葉蓮華。

    花中有光如萬日俱照。

    有一梵王因此花生。

    亦放光明如萬日俱照。

    梵王作念。

    此處何故空無衆生。

    作是念時光音天子命盡應生此土。

    有八天子一時化生。

    此八天子心念。

    我從梵王生。

    梵王亦念。

    我生此八子。

    從八子生天地人物。

    八子是衆生之父。

    梵王是八子父。

    韋紐是梵王之父。

    韋紐手執輪戟有大威勢。

    故雲萬物從其生也(已上)韋紐者。

    此翻為遍淨。

    亦言遍悶。

    亦言遍結。

    是欲界頂天也。

    八子是八梵天是。

    光音天子者。

    有人傳雲。

    第二禅極光淨天也。

     (裡書雲) 韋紐天事。

     中論疏記雲。

    既稱遍淨。

    複言是欲界之上。

    乃無的解。

    相傳釋之。

    義推可是第三禅。

    明此天世界初欲成下生(文)(已上裡書) 第三從和合生者。

    疏曰。

    和合生者凡有四義。

    一者其人推求諸法不應從二天生。

    所以然者。

    若萬法從二天生者。

    二天複從誰生耶。

    故現見四大和合有外物生。

    父母和合生于衆生。

    所以言此執為謬者。

    以其但見緣因不識正因。

    正因謂遠由業行。

    蓋是見近不見遠。

    是故為謬。

    二者諸法從衆因緣生。

    無有從一因生義。

    上計從二天生者。

    是從一因而生。

    故不同上說也。

    三者諸法從平等因生。

    平等因者。

    謂因能生果因複從因。

    故名平等。

    自在天等但能生他。

    故非平等因。

    四者提婆論中明。

    有一外道。

    未有天地。

    本有一男一女。

    從此男女生一切人物。

    故雲和合生(已上)一者其人推求諸法等者。

    此當現緣外道計。

    元康師雲。

    此計似正而非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