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傾心如玉

首頁

傾心如玉

作者:倾心如玉

分類:言情

狀態:已完結

更新:2025-07-06 20:56

最新:第八章 联林奇珍

傾心如玉 最新章節預覽:

  海無涯悄無聲息地從她背後經過,用書輕拍一下她的頭,“少女懷春時,凝腮窗外,陷于情字沼。”   玉兒回過神來,臉上一陣酡紅,嘴上卻不饒人,“先生失意處,負手桌前,迷惑道之途。”一副落魄書生的樣子立即活靈活現出來,弄得海無涯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塗發朋一看要糟,先生要是生氣的話恐怕今天又少不了大愛的晚課多做了,就故意把話題扯開,“對了,先生,我們學對聯很長時間了,對于聯的由來還一直缺乏了解,先生能不能講解一二?”   海夫子立刻來了精神,清了一下嗓子說,“好吧,今天我們就無放下練習,回顧一下對聯的曆史。玉兒,上課要專心做好了,一會有問題的哦。”   玉兒的臉更紅了,含羞不語。   海無涯這才踱着方步,講起了聯的曆史。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挂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壘>的名字,分别書寫在兩塊桃木闆上,懸挂于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于桃木闆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寝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挂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由于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一直到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闆,出現我們今天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并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爾後,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   “照這種說法,對聯是曆史久遠了,可是對聯和律詩又有什麼區别呢?對聯是否是律詩的一個分系呢?”塗發朋搖頭贊歎着。

最新章節
正文
上一頁 下一頁
推薦內容